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揭祕北宋六大開國名將,最後分別什麼結局?

揭祕北宋六大開國名將,最後分別什麼結局?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2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翊戴就是擁立的意思,翊戴六功臣就是擁立趙匡胤陳橋兵變的六位有功之臣,也是北宋的六大開國名將。他們本來都是後周的禁軍將領,卻都選擇擁立趙匡胤,今天我們來看看翊戴六大功臣是哪六大名將,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揭祕北宋六大開國名將,最後分別什麼結局?

一、 石守信(928年—984年),字守信 ,開封浚儀(今河南開封市)人,北宋開國名將。

石守信在後漢時期,就在郭威帳下。郭威建立後周之後,升任禁軍親衛都虞侯。顯德元年(954年),石守信跟隨後周世宗柴榮征討北漢中有功,升任鐵騎左右都校。顯德三年(956年),石守信又跟隨後周世宗徵南唐,任先鋒,攻克揚州。顯德五年(958年)三月,南唐割淮南求和後,石守信以功升爲殿前司禁軍的指揮官。

顯德六年(959年)三月,後周攻打契丹,成爲後周的主要將領之一。同年六月,趙匡胤任殿前都點檢時,石守信任殿前都指揮使。此年,柴榮駕崩,其子柴宗訓即位,石守信仍任殿前都指揮使。石守信長期與趙匡胤同在殿前司共事,是趙匡胤的部屬、親信。他作爲趙匡胤的副手,與趙匡胤的關係最爲密切。顯德七年(960年)正月初,趙匡胤謊報軍情,率軍北上,石守信是留京的最高長官,是趙匡胤安排的內應。趙匡胤於當晚兵變,石守信策應趙匡胤兵回京。

宋朝建立後,石守信是六位翊戴功臣之首,升任侍衛馬步軍副都指揮使,兼任歸德軍節度使。建隆元年(960年)四月,昭義軍節度使李筠起兵反宋,趙匡胤派石守信爲主帥,與高懷德率前軍進討,並先後於長平(今山西長子南)、澤州(今晉城)南,擊敗李筠軍。趙匡胤之後親往督戰,攻下澤州,李筠自焚死,石守信以功加封同平章事。同年九月,淮南節度使李重進在揚州起兵,趙匡胤又派石守信爲爲南征主帥。十一月,石守信率軍攻佔揚州,李重進自焚死。

建隆二年(961年)七月,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石守信深知趙匡胤的心意,自己上表請求解除兵權。石守信此後專任天平軍節度使的虛職。宋太宗即位後,石守信出任天平軍節度使十七年,斂財數萬。太平興國二年(977年),石守信任河南尹。石守信崇奉佛教,在洛陽建造寺廟,壓迫工人十分厲害,不給工錢,很多工人受苦。

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宋太宗滅北漢後,又移軍進攻遼國幽都府,用石守信督前軍。高梁河(今北京西直門外)之戰,太宗親自督戰,但宋軍大敗,太宗狼狽逃回。同年八月,宋太宗將戰敗的責任推給諸將,石守信以“督前軍失律”的罪名,被貶爲崇信軍節度使兼中書令。但不久,朝廷又進封石守信爲衛國公。太平興國九年(984年)六月,石守信逝世,終年五十七歲,追封武威郡王,賜諡“武烈”。

二、高懷德(926年—982年),字藏用,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後周名將高行周之子,趙匡胤妹夫,北宋名將、開國功臣。

高懷德自幼跟隨其父高行周行軍作戰。後晉開運初年(944年),遼國軍隊侵犯邊境,朝廷以高行周爲將。當時高懷德二十歲,向父親請求從軍北征,得到父親的應許。晉軍到達戚城時遭遇遼軍,被重重包圍。高懷德左右射箭,縱橫馳突,敵軍紛紛後退,他護衛着父親突圍而出,十分英勇。高懷德以戰功升任信州刺史。之後遼國再度南侵,高懷德駐守睢陽。當時後晉國內叛軍四起,高懷德堅守城池,遏制遼軍的進攻步伐。高行周率兵回援,遼軍退去。

後漢時,高懷德爲忠州刺史。後周時,高懷德跟隨後周太祖郭威征討慕容彥超。高行周死後,高懷德擔任鐵騎都指揮使。北漢皇帝劉崇前來進犯,後周世宗柴榮率軍征討,以高懷德爲先鋒。高懷德攻克高平,以戰功升任鐵騎右廂都指揮使,兼任果州團練使。之後高懷德跟隨後周世宗征討南唐,高懷德與南唐軍決戰於廬州城下,斬首七百餘級。南唐將領劉仁贍據守壽春,以此來對抗後周軍隊。高懷德率領帳下親信幾十騎兵攻破南唐軍營壘。高懷德以寡敵衆,擒獲南唐軍副將而回,並探清南唐軍的虛實。

之後柴榮北征,高懷德攻克瓦橋關,降服姚內斌。後周恭帝柴宗訓繼位後,升任高懷德爲北面行營馬軍都指揮使。顯德七年(960年),高懷德跟隨殿前都點檢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北宋,是爲宋太祖。宋太祖繼位後,任命高懷德爲殿前副都點檢,鎮守滑州。娶宋太祖之妹燕國長公主爲妻。之後李筠在上黨反叛,宋太祖要御駕親征,先命令高懷德率領所部與石守信聯合進攻,宋軍在澤州南攻破李筠軍隊。反叛平定後,他以戰功升任忠武軍節度、檢校太尉。後跟隨宋太祖平定揚州。

宋太宗趙光義繼位後,高懷德加封檢校太師。太平興國四年(979年),高懷德跟隨宋太宗消滅北漢,移鎮曹州,受封冀國公。太平興國七年(982年),高懷德去世,追封渤海郡王,諡號“武穆”。

揭祕北宋六大開國名將,最後分別什麼結局? 第2張

三、張令鐸(911—970),原名鐸,後周賜名令鐸,棣州厭次(今山東陽信)人。

張令鐸後唐時從軍,後漢時期,張令鐸跟隨樞密使郭威率軍討伐白守貞之亂。後周廣順初年,升至控鶴左廂都指揮使。顯德三年(956),後周世宗攻南唐,張令鐸跟隨出征,改爲虎捷左廂都指揮使;次年,世宗再次親征淮南時,張令鐸負責京城治安。顯德六年,世宗親征遼國,張令鐸負責鎮守河北。顯德六年,柴宗訓即位後,張令鐸升任侍衛步軍都指揮使。

顯德七年(960年),張令鐸跟隨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宋朝。在宋太祖這次爲開國功臣們加官進爵中,略次於高懷德。建隆二年七月,宋太祖杯酒釋兵權,張令鐸被罷去侍衛親軍馬步軍都虞侯軍職,出爲鎮寧軍節度使。開寶三年(970年)入朝,張令鐸病逝,終年60歲。

四、王審琦(925年—974年),字仲寶,北宋初年名將。

後漢時期,王審琦隸屬在郭威帳下,王審琦深得郭威信任。之後跟從郭威平定李守貞叛亂。北周建立後,擔任鐵騎指揮使。後來跟從後周世宗柴榮征伐北漢劉崇,拼力死戰立下功勞,升任鐵騎都虞候。王審琦箭術高超,深得柴榮重視。

周世宗親征南唐時,舒州久攻未下,命王審琦及司超以精騎攻城,一晚上便攻克城池,擒獲舒州刺史,獲得裝備數十萬。幾天後,舒城再次反叛,王審琦以輕騎趕到舒州城,平定叛亂,升任爲散員都指揮使。之後王審琦在紫金山大破南唐軍,此戰中王審琦率先登城,身中流矢,轉任控鶴右廂都校。周世宗圍攻濠州時,王審琦率領敢死隊數千人攻拔敵人的水營,濠城於是投降。攻楚州時,王審琦料定楚州守軍一定逃遁,設下埋伏等待敵人。不久,城中敵兵果然潰逃,斬敵數千人,俘獲五千餘人。南唐平定後,王審琦任鐵騎右廂都校。

後周恭帝柴宗訓即位後,升任殿前都虞候。宋太祖趙匡胤成爲皇帝之後,因有“翊戴之勳”,擢升爲殿前都指揮使、兼任泰寧軍節度使。跟從宋太祖征討 李筠時,任御營前洞屋都部署,身先士卒,被飛石擊傷。李重進叛亂後,輔助石守信討伐李重進。建隆二年(961年),宋太祖杯酒釋兵權,王審琦被迫交出兵權,但任忠正軍節度使。在地方做官八年,爲政寬簡。

開寶二年(969年),跟從宋太祖征討太原。開寶三年(970年),王審琦改任忠武軍節度使,留居京師。開寶六年(973年),與高懷德一同被加爲同平章事。開寶七年(974年),王審琦去世,終年五十歲。追封爲琅琊郡王。之後加封秦王,諡號“正懿”。

五、張光翰(?—967年),遼州榆社縣(今山西省榆社縣)人。北宋初期將領,陳橋兵變六功臣之一。

張光翰在後週末年,出任虎捷左廂都指揮使,屬於禁軍。之後參與陳橋兵變,是六功臣之一。 在參與陳橋之變的翊戴功臣中,張光翰與宋太祖的關係比較疏遠。宋朝建立,張光翰的職務被宋太祖親信韓重贇所接替,張光翰被罷免軍職。之後出任永清軍(貝州)節度使。乾德五年(967)正月,時任永清軍節度使的張光翰去世。

六、趙彥徽(?—968年),真定安喜(今河北省 定州 市)人。北宋時期將領,陳橋兵變六功臣之一。

陳橋兵變時期,趙彥徽是翊戴六功臣之一。宋太祖在建立宋朝還不到五個月的時間,就立即罷免張光翰、趙彥徽二人的軍職,而以自己的親信韓重贇與親信羅彥瓌接替,趙匡胤對張光翰、趙彥徽並不放心,因而急忙解除他們的兵權。趙彥徽在罷軍職之後,即改爲建雄軍(今山西臨汾)節度使。乾德元年(963)十二月,宋太祖派遣趙彥徽攻打北漢的遼州、石州。趙彥徽在鎮守晉州期間斂財數萬金,宋太祖雖知其事,但沒有懲戒。開寶元年(968)五月,趙彥徽病死。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