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淮南王劉長造反被寬恕,爲何說皇帝假仁義?

淮南王劉長造反被寬恕,爲何說皇帝假仁義?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7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西漢淮南王劉長,是漢高祖劉邦的少子,歷史資料記載他力大無窮,但爲人囂張跋扈,甚至在自己的封地內,無視漢朝法律,而隨意設立條令,甚至爲了替母報仇,攜帶凶器在光天化日之下,刺殺了朝廷命官審食其;最後這位跋扈的皇子,在公元前174年因爲勾結匈奴,意圖謀反被大臣議爲死罪,但漢文帝寬宥免了劉長的死罪,廢黜他的王位之後,將其裝在囚車中,發配到四川以示懲罰,最後劉長因爲難受侮辱,在途中絕食而亡;其實關於劉長謀反一案,其中有很多不合理之處,而民間歌謠也是諷刺文帝虛情假意。

公元前174年“劉長謀反”案事發,史料記載劉長勾結外人,內外呼應意圖謀反,而且人證物證俱全,定成謀反案似乎毋容置疑;但是深究其中細節,則發現這是一件“荒唐案”;首先審案記錄上說,劉長夥同70名屬下,與柴奇一部起兵作反,而總兵力堪堪四十乘輂車,這兵力要謀反,簡直是癡人說夢;而且當時劉長也不在軍中坐鎮,而是在自己的封地中快樂逍遙,在接到欽差的傳召之後,又乖乖地到長安接受審查,難道劉長毫無智商嗎?

淮南王劉長造反被寬恕,爲何說皇帝假仁義?

隨後丞相張蒼帶着審理此案的官員,上奏文帝稱劉長目無王法,建議在鬧市將其處死;而文帝爲此連下兩道詔書,要求對劉長從輕發落,最後劉長被廢黜王位,裝在囚車中發配到四川;文帝聽聞劉長在途中絕食而死後,揹負了很大的道德壓力,他表示一定要嚴查到底,不能讓自己背上屠殺兄弟的惡名,結果凡是不打開劉長囚車封條,不給劉長提供食物的官吏,都被公開處以極刑;值得一提的是,在劉長死後多年,西漢民間還流傳着一首歌謠《淮南王歌》,表達了對劉長的同情,與對文帝不容兄弟的無情諷刺;那麼歌謠爲何要諷刺文帝呢?主要因爲三種原因。

第一用囚車押送劉長,並加上封條鎖閉;在劉長被流放到四川的途中,一直被裝在囚車不能下車,而且沿途官員也沒有接到,任何能打開封條的指令;這讓很多“人精”官員,不僅猜測皇帝到底是什麼意思,是想讓劉長安然到達四川,還是希望他死於途中?文帝用囚車裝劉長,這一模糊態度,當時讓地方官員百思不得其解。

淮南王劉長造反被寬恕,爲何說皇帝假仁義? 第2張

第二,劉長謀反案充滿疑竇;劉長本來就是個跋扈之人,他乾的一些不法之事,都有確鑿的證據,如果文帝因此廢黜劉長,是完全可行的事;但是劉長最後的罪名,乃是謀反的大罪,這不免讓人產生疑問;再加上劉長謀反案中,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但參與審理的官員,卻一再要求將劉長定成謀反罪處死,這不禁讓人懷疑他們,是否在秉承文帝的旨意。

第三,《鄭伯克段於鄢》的手法;熟悉“鄭伯克段”的網友,能發現文帝前期對待劉長的方式,與鄭莊公對待弟弟共叔段的方式十分相似;二位都是對待弟弟“仁至義盡”,而弟弟則是得寸進尺貪得無厭,最後二位君王“迫於”輿論壓力,制裁了弟弟;鄭莊公因爲此事,歷來被後人諷刺質疑,說他心機頗深,是個“僞君子”;而文帝對待劉長的跋扈,也是如鄭伯一樣的寬宥,在這一點上,恐怕不只是巧合。

因此文帝對待劉長的本意到底是什麼?在這一點是可謂是難以言明,只能智者見智了;此外劉長死後,劉邦的親生兒子,就只剩下文帝一人了,所謂利高者疑,文帝的嫌疑是洗不清了,所以纔有了歌謠中,對文帝的各種諷刺。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