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假如沒有劉邦的出現 項羽能不能建立像漢朝一樣的統一王朝

假如沒有劉邦的出現 項羽能不能建立像漢朝一樣的統一王朝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8.4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項羽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公元前202年,歷時四年的楚漢爭霸以劉邦的勝利而宣告結束。對中國歷史上影響最爲深遠,中國歷史上跨度時間最長的封建王朝——大漢王朝誕生。然而,就在幾年前,漢王劉邦的實力還遠不及項羽。否則也不會在已經有了“先入關中者爲王”的約定後,還得在項羽面前低三下四。可是,僅僅四年的時間裏,劉邦就能夠逆轉天下格局,不僅擊敗了項羽,還建立了大漢王朝,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奇蹟。奇蹟的發生是需要主觀、客觀兩個方面因素共同促成的。劉邦的成功固然與他的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但同時項羽的步步出錯也給劉邦提供了勝利的機會。分析就像題目中所說,如果沒有劉邦,項羽是否能建立像漢朝一樣的統一的王朝呢?對於這個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唐代著名詩人杜牧就曾說過,“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由此可見杜牧是非常推崇項羽的。

假如沒有劉邦的出現 項羽能不能建立像漢朝一樣的統一王朝

只不過,筆者的觀點與杜牧不同。筆者認爲項羽的失敗是其格局、個性等綜合因素所造成的,即便再給他機會,即便沒有劉邦,他依然會以失敗而告終。項羽的格局是逆歷史潮流而行秦始皇以其天縱之才,橫空出世統一六國,創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他的成功是歷史的必然,而並非偶然。春秋戰國的混亂讓天下百姓對戰爭極其厭惡。而之所以會形成這多年的戰亂,恰恰是因爲周王朝不是一個統一的王朝。周王朝建立之後,陷於當時人的歷史侷限性,依然選擇了分封諸侯。這樣一來,就造成了一個大的國家被分裂爲多個小國。如果中央統治集團對各諸侯國有約束力,那各國之間的戰亂還會少一些。

可一旦中央王朝喪失了這種約束,各個諸侯國就會爲了自身的利益而對其他國家發動戰爭。至於說度量衡的混亂,各國之間朝秦暮楚的邦交,各個國家之間的百姓想要交流所耗費的心力,對百姓的不利影響也並不小於戰爭。所以,到了戰國初期,各國的有識之士就都有了建立統一王朝的思想。只有建立統一的王朝纔是符合歷史發展的。項羽作爲反秦第一主力,他在反秦過程中所起到的作用自不必說。可是他在反秦成功之後再一次的分封諸侯就充分地表現出他格局上的不足。立沛公爲漢王,王巴、蜀、漢中,都南鄭。項王乃立章邯爲雍王,王咸陽以西,都廢丘。……項王自立爲西楚霸王,王九郡,都彭城。

假如沒有劉邦的出現 項羽能不能建立像漢朝一樣的統一王朝 第2張

反秦之後的項羽,沒有做天下之主的戰略目標。在得到楚懷王的同意後,他分封了十八家諸侯,自封爲西楚霸王。就像他自己所說的“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項羽的想法只是富貴還鄉,做一個霸主。他要的是恢復周王朝舊制,要的是重新恢復楚國。范文瀾先生在《中國通史》中很明確地指出過,項羽這種“復古”做法是他失敗的根源。項羽的能力不足以統一天下對項羽的軍事能力我並不否認,衝鋒陷陣,戰場殺敵項羽是一把好手。作爲“兵形勢”的開創者,他應該在軍事上佔有一席之地。但建立國家,統一天下所依靠的不僅僅是軍事才能。更何況,項羽的軍事能力雖強,但並非無有可比肩者。

齊國的田橫讓項羽焦頭爛額,盜匪出身的彭越也曾讓項羽應接不暇,更別提還有英布、韓信等傑出的軍事人才(即便是沒有劉邦,英布、韓信不能也一併消失吧)我們從後期項羽與劉邦的交鋒中,我們可以很明顯的感覺到項羽綜合能力上的欠缺。單他對滎陽、敖倉重要性的理解程度就足以表現出他管理上的目光短淺。滎陽、敖倉作爲糧草重地,它承擔着後勤補給的重要職能。然而項羽對這兩處的保護力度卻遠遠不夠。這也就是他爲什麼經常打仗虎頭蛇尾的原因之一。我們再說說他的政治手腕。想要統一天下,政治手腕是必不可少的。爲了反秦大業,項羽等人立楚國王室後裔熊心爲楚懷王。

而隨着反秦大業的成功,楚懷王也搖身一變成爲了“義帝”。所謂義帝,也就是名義上的皇帝。但這個名義上的皇帝,他也是某種意義上的天下共主。大家都知道他沒權力,沒實力,是個被架空的狀態,可大家還依然要擺出尊敬他的樣子。項羽完全可以利用好這一政治資源,狹天子以令諸侯。以義帝的名義去征討那些對自己有潛在威脅的諸侯,知道功成,再殺也不遲。可項羽並沒有這麼做,他因爲私憤殺掉了義帝,引火燒身,招致了衆多諸侯的討伐。單此兩點,就可以看出項羽的管理能力與政治手腕都無法統一天下。項羽並不具備統一天下的個性可以說,項羽是有一定的人格魅力的。

假如沒有劉邦的出現 項羽能不能建立像漢朝一樣的統一王朝 第3張

能在歷史上留名,也能在後世有那麼多粉絲,他的人格魅力是該肯定的。但項羽的人格魅力遠遠無法彌補他個性上的缺陷。自大、殘忍、多疑等衆多弱點都是導致其後來失敗的個人因素。他的自大自不必說,在他眼中從來沒有把任何人當作對手。鴻門宴上他之所以放過劉邦,還是因爲他認爲劉邦不足以威脅到他。殘忍,項羽的殘忍是有目共睹的。就連偏愛項羽的太史公都從來沒有隱瞞過他的這一性格缺陷。坑殺秦國的降兵,烹殺直言進諫的韓生,火燒阿房宮對三秦百姓展開報復,這都是項羽所爲。如此殘忍之人,他沒有資格去做統一天下之人。如果說劉邦的“狠”是爲了滿足政治鬥爭的需要,那麼項羽的“狠”就完全是爲了滿足個人的好惡。

多疑好猜忌,這一點在項羽的身上也有所體現。項羽集團中,如果說有一個人能夠稱之爲頂級謀士的話,這個人就是范增。范增其人,是劉邦唯一忌憚的人。即便是統一天下之後,劉邦對范增依然有很高的評價: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爲我擒也。爲了解決掉范增這一隱患,劉邦與陳平定下反間計。讓項羽逐漸疏遠范增,最終使得范增離開項羽。項羽性格上的缺陷讓他失去的不只是范增。陳平、周殷、英布、韓信他們都曾是項羽的人,可後來紛紛離開了項羽。這與項羽的性格有着分不開的關係。結語作爲一個戰場殺敵的將軍,項羽是絕對夠資格的。但讓項羽建立一個統一王朝,他成功的可能性幾乎爲零。

從根上說,項羽就不想建立一個統一王朝。他心心念唸的是恢復周王朝的分封制。即便最後他真的征服了各個諸侯,他所建立的也不是統一王朝。另一方面,項羽的能力與個性也不足以支撐他完成統一天下的大業。缺乏管理能力和政治手腕是項羽無法改進的短板。而自大、殘忍、猜忌這些負面性格會爲他招致更多的敵人。或許沒有劉邦的話,項羽可以以軍事威壓讓諸侯短期內臣服。但最終他還是會招致反叛,等待他的依舊是失敗。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