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一心一意輔佐趙光義,寇凖在歷史上有多牛?

一心一意輔佐趙光義,寇凖在歷史上有多牛?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7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寇凖的故事,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宋太宗趙光義曾經這樣評價寇凖:朕得寇凖,猶文皇之得魏徵也。

寇凖,北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也是一位出色的文學家。他憑藉着出色的才華通過了科舉考試,被任命爲大理評事一職。他爲人剛正不阿,每次都會向皇帝諫言,毫不畏懼,頗有唐朝時期著名諫臣魏徵的風骨。也因如此,他漸漸被宋太宗所重用,在他三十二歲的時候就已經擔任參知政事一職了。

後來在宋太宗駕崩,他與當朝的另一位權臣呂端聯合起來,粉碎了皇后的陰謀詭計,最終成功的輔佐宋真宗繼承了皇位。也由於從龍之功,因此在宋真宗繼位之後,他也得到了重用,先後在工部,刑部,兵部擔任重要官職。在景德元年,他甚至被任命爲宰相。

不料世事多變,在那年冬天,契丹族率領軍隊南下侵犯宋朝,包圍了澶州等地區,引起朝堂一片震驚。寇準極力反對都城南遷,主張宋真宗御駕親征,以此來穩定民心。宋真宗最開始也聽從了他的建議,親自前往邊疆地區帶領軍隊奮起抵抗,但卻在之後放棄與契丹直接正面相接,選擇了議和的方式,最終宋遼雙方簽訂了澶淵之盟。

一心一意輔佐趙光義,寇凖在歷史上有多牛?

班師回朝之後,卻無奈由於才華出衆,深受皇帝寵幸,他被朝中的其他大臣所排擠,被迫辭去宰相之位。他便在家鄉研究文學之道,留下了許多好文章,甚至與唐朝時期的著名詩人白居易、張仁願並稱“渭南三賢”。王旦曾經這樣評價這位朝堂的肱骨之臣:凖好人懷惠,又欲人畏威,皆大臣所避。而凖乃爲己任,此其短也。

出身名門世家,後得皇帝重用

根據歷史記載,寇凖出生在一個名門望族之家,他的家族可謂是真正的歷史悠久,甚至可以追隨到周武王時期。

在周武王時期,寇凖的祖先在朝廷中擔任司寇一職,因爲屢次立下大功,因此便賜給他官職作爲姓氏。而他的父親也曾經在後晉朝堂爲官,因爲屢次立功,所以被封爲國公。在這樣的家庭中長大,寇凖從小便天資聰明,再加上他自小勤奮好學,在十四歲的時候就已經能夠獨自寫出好的文章了,在十五歲的時候便能流利的閱讀《春秋》等其他儒家經典著作了。

太平興國五年,年僅十九歲的寇凖到京城參加科舉考試,並取得了進士及第的好成績。在當時,宋太宗本就求賢若渴,親自到考場考問這些考生,那些年紀較輕的人往往都不會被錄用,因此有人讓寇凖謊報年齡,但寇凖卻拒絕了。或許是皇天不負有心人,寇凖被宋太宗任命爲大理評事一職,這也正式開始了他的爲官之路。

端拱二年,在當時,寇準已經基本在朝堂中站穩了腳跟。他經常在朝會中直接向皇帝進言,由於忠言逆耳,遂開始宋太宗根本不接受,甚至還生氣的離開了龍座,想要轉身回到內宮之中。寇凖卻絲毫不懼怕冒犯皇帝,抓住了宋太宗的衣服,勸他重新入座,聽他把話講完。事情結束之後,宋太宗不僅沒有懲罰寇凖,還更加的欣賞他,高興道:我有寇準的輔佐,就像唐太宗得到魏徵是一樣的道理。

就這樣,寇凖頗受皇帝的重用。後來朝廷發現了兩樁貪污受賄的案子,情節極其嚴重,但是由於牽扯甚廣,處於這兩個案子中心的大臣僅僅被撤職查辦,在後來甚至還被恢復官職,寇準知道後極其不滿,更加堅定自己的決心,一定要改變這種情況。

宋太宗統治時期,天下曾發生了一次時間頗長的旱災,使百姓們的生活陷入困難之中,宋太宗就召集了身邊親近的大臣,詢問他們自他當政以來的政治得失。許多大臣都怕得罪皇帝,都說這都是自然環境所導致的,只有寇凖才說大概是皇帝有處理不到位的地方吧。

一心一意輔佐趙光義,寇凖在歷史上有多牛? 第2張

果不其然,宋太宗聽到之後十分生氣,卻在不久之後將寇準召入宮中,詢問他何出此言。寇凖就對皇帝說:之前朝中大臣觸犯法律,貪污受罪,卻因爲是朝中權臣的親戚而免除死罪,最後竟然還官復原職,難道這不是不公平嗎?宋太宗聽完覺得有理,便嚴厲的批評了當事人,甚至還將他降職,秉公處理了這件事。並通過這件事認識到了寇準可以重用,便任命寇準擔任同知院事一職,開始直接參與處理軍國大事。

在這之後,寇凖便真正的開始輔佐在皇帝身邊。但這其中還有一個小故事,寇凖曾經因爲對待政治有不同的意見與當時的知院張遜產生了嚴重的分歧。有一天寇凖與好友一起外出,在路上碰到一個瘋子,朝着寇凖的馬大喊萬歲。

張遜知道之後便極力攛掇其他朝中的大臣將這件事情告給了宋太宗,皇權自然是不容置疑的。宋太宗知道後十分生氣,但是他十分清楚這只是空穴來風,寇凖其人忠誠可用,不過皇權至上是絕對的,因此他不僅罷免了寇凖的官職,還貶斥了張遜。被貶去青州擔任知府的寇凖還沒有什麼表示,宋太宗就已經不適應沒有寇凖在身邊的日子了,到第二年他便被重新召回了京城,擔任參知政事。

勸帝立儲,堅決擁護真宗統治

在當時國家還面臨着一個重大的問題,那便是宋太宗在位已久卻一直沒有立下皇儲。對於儲君,宋太宗也是極爲煩惱,因爲他本人是繼承了兄長的皇位,所以面臨着兩個選擇。一是立自己的兒子,另一個便是立兄長的兒子,他遲遲沒有做下決定,甚至朝中有大臣向他請求立太子還被貶到了嶺南地區,從那之後朝廷中就很少有大臣在敢議論這件事。寇凖從青州重新回到京城之後,便去朝見宋太宗,恰好當時宋太宗正處於生病期間,寇凖看過病情之後,便與他進行交談。

由於寇凖無故被貶,宋太宗覺得愧對寇準,便藉此機會向他詢問應該立誰爲皇太子。但是在寇凖看來,這是宋太宗自己的私事,自己不好直接參與,於是他就說:“儲君是爲天下人所選擇的,皇帝既不能和後宮嬪妃商量,也不能和朝中大臣謀劃,應該看百姓的反應來選擇太子。”這也使宋太宗最終下定決心立襄王爲太子,實際上這襄王就是寇凖所支持的儲君,他只不過是順水推舟,將襄王趙恆推上了皇太子之位。

按照祖宗規矩,一旦立下儲君,就要前往祖廟行祭拜之禮。等到宋太宗與太子禮成回來之時,京城裏面的人們都擁出在道路的兩旁看這位新出爐的皇太子,甚至還有人大呼少年天子。宋太宗聽到之後十分不高興,便詢問寇凖:現在人們這樣擁護太子,那將我放在什麼樣的位置呢?寇凖急忙解釋道:太子是皇帝陛下所選擇的,這是國家的福氣

宋太宗恍然大悟,一解心中的不滿,在這之後更加倚重寇凖。在宋太宗臨駕崩之時,朝堂政局發生動盪,太子趙恆最開始並沒有守護在太宗身旁,因此寇準與另一重臣呂端十分害怕,便連夜命人召集太子入宮。在這兩位大臣的輔佐之下,最終粉碎了皇后一黨的陰謀,使太子趙恆最終成功地登上了王位,歷史上將他稱爲宋真宗。宋真宗繼位之後,寇凖擔任工部侍郎一職。

實際上,宋真宗頗爲看重寇凖,想讓他擔任宰相,只是害怕他身性正直不能勝任,便將他放到工部尚書的位置上來歷練他。

極力主戰,無奈簽定澶淵之盟

宋真宗統治初期,北方的契丹族便率領軍隊大舉進攻宋朝邊境。鹹平二年,遼軍在高陽關大敗宋朝軍隊,並且俘虜了宋朝的將領,大肆掠奪當地財富之後才歸。四年之後,遼朝的軍隊再次捲土重來,宋朝的軍隊再次不敵,將領甚至還直接向敵方投降,這兩次戰爭使宋朝損失慘重,也極大地震驚了北宋朝廷。

景德元年,邊境告急的文書接連傳到了京城中,說是遼國的軍隊準備再次大規模的入侵了。正是在這一年,宋真宗任用寇準擔任宰相一職。同年九月,遼國的皇帝和他的母親蕭太后一起率領大軍御駕親征,浩浩蕩蕩地向南方推進。聽聞這個消息,宋朝的普通士兵和百姓們紛紛開始慌亂起來,一時之間,民心不穩。

北宋統治階級更是感到恐懼不安,當時的參知政事是江南人,因此極力主張皇帝遷都金陵,而其他大臣也紛紛主張遷都,他們都想用躲避遼國的方法來應對遼國的入侵。而宋真宗本來就是一個性格軟弱之人,他幾乎要同意了這些大臣的意見,但是好在寇凖極力抗拒,最終宋真宗只能作罷。

宋真宗詢問寇凖有什麼建議,寇凖便說:“現在陛下如此的英明神武,朝中的大臣們都十分團結,如果您親自帶領軍隊出征,那麼敵人就會害怕的逃跑,從而打擊敵人的士氣。從現在的形勢來看,我們有必勝的把握,那爲什麼又要捨棄祖宗基業,到那些偏遠的地方去呢?”就這樣,寇凖最終阻止了宋真宗想要遷都的心,甚至爲了消除那些主張遷都大臣的影響,他還將那些人調到前線去抵禦遼兵。

寇準還派了探子前往前線查看具體情況,並根據具體情況制定了一套抵禦敵軍入侵的方略。在他看來,目前敵人在深州的東方,而宋朝的軍隊則是駐守在定州一帶,應該調遣部分士兵前往深州。除此之外,他還特別強調爲了鼓舞士氣,激勵士兵們取得更大的勝利,宋真宗必須以皇帝之尊渡過黃河御駕親征。

他一方面與朝中的頑固勢力做鬥爭,另一方面積極的準備戰爭需要的物資。甚至還派人到河北地區將那些身體強壯的農民組織起來,並對他們加強訓練,逐漸建立的一支較爲有實力的民兵隊伍,規定只要民兵中有殺敵立功的人,一定會給予大大的獎勵。爲了能夠使軍隊軍心穩定下來,他還派人帶了錢財去慰問駐紮在河北一帶的軍隊,將幾十萬的銀兩交給了和河北轉運使,主要用來購買軍糧,充當軍事物資。

一心一意輔佐趙光義,寇凖在歷史上有多牛? 第3張

從遼國進攻宋朝以來,各地區的士兵和百姓們都奮起抵抗,雖然遼國軍隊衆多,但是無奈孤軍深入,糧草供應不足。在最開始接連取得幾場戰爭的勝利之後不久,遼國的軍隊就在戰場上節節失利,尤其是宋真宗親自駕臨戰場之後,遼國的軍隊更是不敵宋朝,他的主將甚至還被宋朝軍隊所射殺,從而動搖了契丹的軍心。

遼國皇帝在意識到情況之後,便決定放棄在戰場上與宋朝決一死戰,轉而通過議和的方式,企圖在談判桌上獲得更多的好處。寇凖極力反對議和主張,趁此機會帶兵出擊,收復失地,但是由於宋真宗爲人懦弱,最後竟選擇了議和的方式。寇凖阻止未果不說,他們還羣而攻之,說寇凖傭兵自重。就這樣,在這些人的污衊之下,他被迫放棄了主戰的主張。沒有了寇凖等主戰派的阻撓,宋朝與遼國最終簽訂了恥辱的合約,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澶淵之盟。

孫承恩曾經這樣評價寇凖:立朝侃侃,直道靡顧。致身鼎鉉,秉節清素。手扶輪轂,不震不凌。社稷之功,莫能與京。寇凖爲人正直,爲官清廉,是朝廷不可多得的棟樑之材。

作爲一名政治家,他提出的主張基本上都被皇帝所採納,他更是得到了皇帝的信任,就連立儲這種關乎國家命運的大事都會詢問他。好在他也沒有讓皇帝失望,他始終堅守本心,兢兢業業地輔佐皇帝,力圖打造一個盛世局面。無奈在他晚年被奸人所陷害,被貶出京,轉而研究文學之道,成爲了一名頗有文學成就的文學家。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