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他是從曹魏後期到西晉初年的重臣,衛瓘爲何滿門遇害?

他是從曹魏後期到西晉初年的重臣,衛瓘爲何滿門遇害?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3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衛瓘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西晉帝國的覆滅源於“八王之亂”,而“八王之亂”的肇始則是有定海神針作用的帝國元老衛瓘被殺。

《三國演義》和正史《三國志》關於衛瓘的事蹟高度一致。

在征伐蜀漢的生死博弈中,衛瓘稱得上是“不死鳥”,無論陷於多麼難堪的位置、多麼危險的境地,他總能通過四兩撥千斤,扭轉局勢,轉危爲安。

衛瓘,出身儒學世家,年輕時就有“明識清允”的美譽,腦子靈、見識明。他跟後世的狄仁傑一樣,是以司法官出道的,在擔任徵蜀監軍前,他的職務是廷尉卿(最高法院院長)。

曹魏滅蜀漢戰役中,衛瓘是司馬昭安排的一隻“黃雀”,用來監視“螳螂”鍾會和“蟬”鄧艾的。

最後,“螳螂”和“蟬”都死了,衛瓘這隻實力最弱的“黃雀”成了勝利者。

鍾會,是有着“當世張良”稱號、風頭無二的政壇才俊;

鄧艾,是被稱爲“姜維剋星”,曹魏“萬金油”級戰將。

結果兩個卻雙雙死在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人手裏,這個衛瓘是有多厲害?

鍾會、鄧艾都有N次機會幹掉衛瓘。

當初,鍾會讓衛瓘去收押鄧艾,衛瓘手裏只有幾個兵,這不明擺着讓他去送死嘛?

鄧艾剛打下蜀國,部下正等着封賞,這種情勢下去捉拿鄧艾,鄧艾只要動動手指頭,衛瓘就得去領盒飯。

鍾會的算盤很精:借鄧艾的刀除掉衛瓘,藉此坐實鄧艾的謀反罪名,然後以自己優勢兵力除掉鄧艾,一石二鳥,自己獨吞勝利果實。

他是從曹魏後期到西晉初年的重臣,衛瓘爲何滿門遇害?

衛瓘卻沒有中套。他假稱有詔書收押鄧艾,“只抓首惡、其餘不問”,輕易搞定了鄧艾部下,將鄧艾輕鬆拿下。

到了鍾會策劃謀反,衛瓘無法脫身。他假裝生病嘔吐,借鍾會放鬆警惕的時機外出,作檄文號令魏軍,羣起反攻主帥鍾會。

最終,鍾會、姜維功虧一簣,被魏軍剁成肉泥。

隨後,衛瓘命令將領田續追殺鄧艾。由於田續在徵蜀過程中被鄧艾羞辱過,衛瓘告訴他:“你可以報江由城下的羞辱了。”

可憐鄧艾父子,就這麼不明不白地被殺掉了。

衛瓘爲什麼必須要殺鄧艾呢?

《晉書》給出的解釋是“瓘自以與會共陷艾,懼爲變,又欲專誅會之功”。

原來,當初衛瓘跟鍾會一起誣告鄧艾,怕鄧艾被釋放後反咬一口;除掉鍾會後,衛瓘又希望把所有的功勞算在自己頭上。

可見鍾會千算萬算,還是沒有衛瓘的算盤精啊!

朝廷評論平定蜀漢的功績,認爲鍾會、鄧艾“二將跋扈,自取滅亡”,衛瓘則收了全功,被封“使持節、都督關中諸軍事、鎮西將軍”,加官進爵。

晉朝建立後,衛瓘作爲帝國元老,成爲國家的擎天一柱。

晉武帝司馬炎準備選太子妃,衛瓘家的女兒長得又白又美,成爲首選。

但衛瓘卻不爲所動,畢竟太子司馬衷的智商擺在那裏,而晚年的衛瓘是很注重清譽和名節的,對皇帝拋來的橄欖枝假裝無視。

恰逢曾經是司馬昭另一寵臣的賈充被外調,爲了避免離開京城,他動足了歪腦筋,通過賄賂楊皇后,在武帝那邊不停地吹枕邊風,將女兒賈南風成功選爲太子妃。

賈南風又黑又醜,性情粗惡。司馬炎也嫌這個太子妃長相有點對不起觀衆,怕影響子孫後代的基因。但經不起皇后的勸說,以及考慮賈充的佐命之功,最終還是同意了。

不過,武帝親口說:“衛氏種賢而多子,美而長白;賈氏種妒而少子,醜而短黑。”

賈南風和衛氏女兒一比,不僅僅外形的巨大落差,連道德素養差距都這麼大。

無奈衛瓘對做國丈不感興趣,讓女兒嫁給太子也非所願。

但賈南風卻把這句評語給記住了,天生強烈的嫉妒心讓她抓狂,恨不得有朝一日把衛氏一族撕個粉碎。

衛瓘這人年紀越大越是清高,對於功名利祿不怎麼在意,同時對國家興亡倒是挺有責任感的。

他深感把這麼大個國家交給一個智商不到及格線的太子司馬衷,可能會引起大亂子。

有一次,司馬炎在陵雲臺宴會百官,衛瓘假裝喝醉,跪在龍椅前多次欲言又止。

司馬炎問他有什麼話說,衛瓘撫摸着龍椅說道:“這個位子,可惜了啊!”

司馬炎當然明白他所指,只好說,“你喝醉了!”

事實證明,衛瓘確實喝的有點多,不顧場合說漏了嘴。

因爲旁邊的太子妃賈南風聞聽此言,已經起了殺心。

司馬炎駕崩後,傻太子登基,賈南風成了皇后。

國丈楊駿短暫掌權,這個人沒啥能力,卻貪戀權力,賈南風授意二愣子楚王司馬瑋,只帶了幾百個殿中衛士就幹翻了楊駿。

可憐的楊皇后一族,當初竭力扶持賈南風爲太子妃,結果遇到了“農夫與蛇”的現實版。

這樣一來,除了惠帝和皇后賈南風接管了一部分權力,汝南王司馬亮和衛瓘成了帝國兩大權臣。

衛瓘不僅有千人衛隊,還有“劍履上殿,入朝不趨”的特殊待遇。

與司馬亮二人共輔朝政。

他是從曹魏後期到西晉初年的重臣,衛瓘爲何滿門遇害? 第2張

朝廷由兩位大佬把控,看上去挺穩的,不過暗流卻在涌動。他們都不知道自己已經成爲賈南風下一個要拔掉的眼中釘。

司馬亮和衛瓘二人深知,司馬瑋做事過於衝動,殺楊駿的做法等同於政變,過於莽撞和血腥,不是按照正規程序走的,如果再來一下誰也受不了啊。

於是,司馬亮和衛瓘考慮通過委婉的方式解除諸侯王的威脅,提出所有諸侯王要回到封地去。其中當務之急的是要讓毛頭小子司馬瑋趕緊滾出京城,別再給元老們添亂了。

這引起了司馬瑋的極大不滿。

司馬瑋以誅殺本朝“王莽”——楊駿的大功臣自居,自以爲保衛了司馬氏江山,沒想到封賞沒輪到,還要被趕出京城。20出頭的小夥子,正是愛顯擺的年紀,讓他離開繁花似錦的京都,去往鳥不拉屎的窮鄉僻壤,他覺得滿腹委屈,正待爆發。

賈南風看出了這是一次剷除衛瓘的機會。

因爲皇帝是傻子嘛!她製作了一封詔書,派人交給司馬瑋,假稱司馬亮、衛瓘準備做“伊尹、霍光之事”,暗示他們想搞政變廢掉皇帝,請司馬瑋把他們兩個老傢伙抓起來。

司馬瑋性格輕浮,不過他還是不太相信自己的眼睛,當今兩大元老,不是說拿下就拿下的。他盤算了一番後,想穩妥一點,等到第二天上奏覈實。

這時皇后賈南風的使者又來了,催他連夜行動,否則夜長夢多。司馬瑋覺得有皇帝皇后撐腰,可以冒險試試,畢竟這青紙詔書是真的。

司馬瑋幹壞事的腦子倒是很靈光,一如當年在蜀漢的衛瓘。

他又製作了兩份假詔書,一封下達給京城駐軍,告訴他們只是免掉司馬亮和衛瓘的官職,其他人等不問;一封下給衛瓘的衛隊,勸誡他們不可輕舉妄動。

在這樣的佈置下,他兵分兩路連夜收捕衛瓘和司馬亮。

衛瓘和司馬亮當然做夢也沒想到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不過,兩位畢竟是帝國元老,都保持了相當的鎮定,認爲自己身正不怕影子歪,等第二天一早就能說明情況,自然化險爲夷。

衛瓘的左右和兒子勸說道:“作爲臺閣大臣,這是本朝從未有過之事”,勸他先抵抗一陣,不可輕易就範。

衛瓘府邸中有龐大的衛隊,都是忠心耿耿的部下,對付來收捕的兵衆綽綽有餘,雙方劍拔弩張,一觸即發。

這時,衛瓘卻同意束手就擒。

使者拿着青紙詔書,不可能僞造。同時,衛瓘認爲自己這樣德高望重的老臣,不可能被隨便處置,再怎麼說,只要天一亮對質朝堂就能真相大白。

可巧不巧的是,來收捕衛氏一家的人中,居然有一個仇家,名叫榮晦。

他原本是衛瓘的帳下都督,因爲工作失誤,被衛瓘斥責遣送,丟了飯碗。

這次榮晦卻陰差陽錯成爲收捕衛氏一族的小頭目,他心狠手辣,擔心夜長夢多,當天晚上就三下五除二,自作主張把衛瓘和9個子孫全部處決。

衛瓘只有兩個孫子衛璪、衛玠(就是那位天下第一美男子)因爲體弱多病,住在醫生家裏,倖免於難。

衛瓘剛被殺掉,司馬瑋就預感到已經闖了大禍!皇帝詔書可沒有明白指示自己殺帝國元老,這分明是宮裏頭有人要借自己的刀殺人!

此時部下勸他,這一定是賈南風的計謀!這個娘兒們陰毒無比,什麼事都乾的出來,現在應該當機立斷殺到宮中,把賈南風處理掉,這樣我們纔會安全!

司馬瑋猶豫了一下,否決了這個建議。

憑藉他那簡單的腦回路,實在經不起更多的折騰了。

這天夜裏,宮裏的賈南風也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時刻等待着外面的消息

用司馬瑋,是一步險棋,成功概率極低!

如果司馬瑋沒有除掉衛瓘,她就犧牲司馬瑋;如果司馬瑋得手,她還是要嫁禍司馬瑋!

等到得知司馬瑋已經殺掉衛瓘,賈南風連夜找來張華商議如何應對。

這個張華在當時智謀無雙,可惜出身寒門,加上曾爲司馬攸說話,被武帝司馬炎冷遇外放。武帝死後,他卻得到了賈南風的格外眷顧,居然拋棄了節操,認真爲她謀劃起來。

張華認爲司馬瑋擅自誅殺元老大臣,如果不處理,此人必將反噬!

張華建議,派使者和衛隊持代表皇帝的黃幡,當場宣佈解除司馬瑋的兵權,並將司馬瑋收捕!

局勢一切如張華所料,當聽皇帝的使者說,殺衛瓘、司馬亮乃是司馬瑋矯詔擅殺,本來滿腹狐疑的司馬瑋部下一下子跑的乾乾淨淨,只留下司馬瑋一個光桿司令。

作爲替罪羊的楚王司馬瑋很快被推上刑場,人頭落地,時年21歲。

被砍頭前,他還拿出青紙詔書痛哭流涕,說自己是被冤枉的。

圍觀的羣衆大多很同情他,這個年輕楚王平時宅心仁厚,扶弱濟貧,做過不少善事,將來也不排除能成爲帝國偉器。可惜爲賈南風所利用,做下罪惡滔天之事,死得稀裏糊塗。

至於那個殺掉衛瓘滿門男丁的榮晦,則被皇帝下詔處以滅族。

不管怎麼說,人死不可復生。有九條命的衛瓘,就這樣被賈南風用借刀殺人的計謀除掉了。

話說回來,老謀深算的衛瓘爲何輕易被殺掉呢?

一是衛瓘不知道賈南風要殺他,來收捕他的時候,他並不知道賈南風蓄謀已久,既然不知道敵人的存在,又談何防範呢?

二是西晉法律剛剛修訂過,體系完備,刑罰適中,衛瓘又是法官出身,他無法想象作爲帝國元老,未經審判會被隨便殺掉。

三是天下承平日久,衛瓘雖然經歷過腥風血雨的戰爭歲月,但年深日久之後,對於刀光劍影不免生疏,更無法想象一個強盛太平的國家很快會淪爲一個人間地獄的國度。

四是沒想到竟會遭遇仇家,雖然榮晦只是個小人物,估計衛瓘自己都忘記了,但正巧在這個節骨眼上,衛瓘嚐到了當年鄧艾一樣的苦果,被自己折辱過的小人物狠狠地報復了一下。

從這一點來說,衛瓘的結局帶有一定的戲劇性。

作爲極力倡導廢除“九品中正制”、恢復“鄉舉裏選”制度的帝國元老,對於衛瓘之死,筆者還是感到十分的惋惜。

他本來是可以改寫中國歷史的,成爲把中國歷史引向光明的關鍵人物,結果卻稀裏糊塗做了冤魂。

更令他始料未及的是,作爲維持西晉帝國穩定的一極,他的被殺開啓了晉末殘酷的自相殘殺,也緩緩拉開了華夏大地三百年大亂的序幕。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