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胤祥是誰?雍正最寵的弟弟,受封鐵帽子王,

胤祥是誰?雍正最寵的弟弟,受封鐵帽子王,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9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跟着小編一起探尋歷史上真實的胤祥。

大清朝二百多年曆史,只有12個鐵帽子王。

物以稀爲貴,對於愛新覺羅氏的宗室來說,被封爲鐵帽子王是至高無上的榮耀,12家鐵帽子王中,親王有十家,剩餘兩家只是郡王,爵位低了一等。而十家親王中,第一個不靠軍功受封的就是雍正的十三弟胤祥,只可惜,得到這樣的優待,子孫依然難逃衰落的命運。

鐵帽子王“貴”在何處

對於沒有繼承帝位的皇室宗親,明朝是非常優待的,親王的嫡長子可以繼承親王爵位,其餘兒子可以受封郡王,這就使得明朝後期,滿大街的親王、郡王,用國庫去奉養這麼多人無疑是一個沉重的負擔。

胤祥是誰?雍正最寵的弟弟,受封鐵帽子王,

清朝王室吸取了這個教訓,定下了爵位降等承襲的祖制,以親王爲例,他只能由一個兒子去承襲爵位,而且必須降一等,也就是隻能獲得郡王的爵位,之後的下一代繼續降級,直到降爲入八分鎮國公以後,不再改變,這樣一來,朝廷用於奉養宗親的錢一下子就能省出很多。

鐵帽子王的尊貴之處就在於世襲罔替,父親的爵位兒子完全繼承,不用降一等,要知道,爵位不同,俸祿不同,能夠被封爲鐵帽子王就能保證子孫後代衣食無憂,是對宗室最高的賞賜。

清朝最早的八位鐵帽子王全部是在大清開國時期立下顯赫戰功的宗親,比如多爾袞、豪格、代善,他們的恩祿確實是真刀實槍拼出來的,雖然沒登上帝位,對於大清江山的貢獻可是一點不小。而在開國八位鐵帽子王之後,第一個受封的人卻是康熙帝的十三子胤祥,他能獲封,完全是出自於四哥雍正帝的偏愛。

大清第一“皇弟”上位史

胤祥的親生母親是章佳氏,原來就是一名宮女,身份非常低微,在生下胤祥後也沒有受寵,只晉升爲嬪妃。按照大清後宮的規矩,除皇后以外,其他妃嬪生子都不能親自撫養,而是交給其他地位更高的妃子撫養,因此,年幼的胤祥一出生便交給了德妃烏雅氏。

十四歲時,胤祥的母親章佳氏去世,之後,胤祥更是像親生母親一般侍奉烏雅氏,而烏雅氏所生的四皇子胤禛與胤祥從小一起玩耍長大,手足情深,宛若親兄弟一般。

胤祥是誰?雍正最寵的弟弟,受封鐵帽子王, 第2張

康熙帝的兒子雖然不少,但是他對於胤祥還是非常寵愛的,胤祥22歲之前,康熙帝只要是離開京師出巡一定會帶上胤祥,胤祥非常爭氣,在騎射、書法、弓馬等方面表現優秀,有好幾次對着外國使臣,康熙帝都忍不住的誇起十三子,可見胤祥在父親眼中是前途無量的。

然而好景不長,1708年,22歲的胤祥被捲入皇太子胤礽廢儲一事中,他與皇太子、皇長子一起遭到圈禁,從此以後一蹶不振,再也沒有受到康熙帝的青睞。至於胤祥在廢儲案中到底扮演了什麼角色,做了什麼事情,史學家至今未能找到明確的回答,因爲關於此事的所有記錄在雍正帝登基後都被下令從史書中抹去了,雍正帝有意包庇胤祥,不願爲後人留下口實。

無論真相如何,胤祥的失寵都是顯而易見的,康熙帝在位時,已經成年的皇子中只有胤祥沒有受封任何爵位,哪怕是最低等的貝子,他都沒有被封。胤祥身體不適,臥牀數月,康熙帝也沒有留下慰問他的隻言片語,對於這個兒子,康熙帝已經是不聞不問徹底放棄了。

胤祥的抱負在他的四哥雍正上位後才得以施展,雍正視胤祥爲心腹,而胤祥在康熙晚年九子奪嫡中也全心全意的爲雍正籌劃安排。

胤祥是誰?雍正最寵的弟弟,受封鐵帽子王, 第3張

1722年,康熙帝駕崩,雍正在九子奪嫡中勝出,順利繼承大統,成爲清朝的第五位皇帝,爲了報答十三弟的鼎力相助,在康熙駕崩的第二天,雍正就封胤祥爲和碩怡親王。

臥薪嚐膽十餘年的胤祥終於守得花開見月明,他嘔心瀝血、毫無保留的支持雍正皇帝,凡事親力親爲,雍正對於胤祥也是信任至極,這個爲人嚴苛、不近人情的雍正帝在胤祥面前總是展示着他最寬厚最仁慈的一面。

因爲偏愛十三弟,雍正在他親王的爵位之外,加賜封一郡王爵位,這已經是前所未有的恩寵了。儘管雍正疼愛幼弟,可是胤祥的身體一直不太好,因爲公務繁忙,終於在1930年病入膏肓,最終逝世於京師,年僅44歲。

“怡親王”命運各不相同

胤祥死後,雍正悲痛萬分,好多天水米不進,不顧皇帝的身份爲其穿喪服致哀。雍正與胤祥之間的感情絕非普通兄弟可比擬,爲了補償胤祥,他將胤祥的世子弘曉冊立爲世襲親王,弘皎封爲世襲郡王,庶長子弘昌封貝子爵位,這種待遇放眼整個清朝都是罕見的。

不過,胤祥的子孫雖然獲得了爵位,但是,沒有一個人再做出過比肩胤祥的功績了。世襲親王爵位的弘曉把主要精力都放在藏書上,遠離朝堂紛爭,安穩的度過了一生。他去世後,次子永琅承襲了怡親王爵位,成爲第三代怡親王,在清朝滅亡時,怡親王的爵位共傳遞了八代,先後有九人承襲。

胤祥是誰?雍正最寵的弟弟,受封鐵帽子王, 第4張

其中,大多數人和其他王室成員一樣安享一生榮華富貴,並無突出的個人貢獻,只有第六代怡親王載垣頗受道光、咸豐兩代皇帝的重視,出任漢軍都統、御前大臣、輔政大臣等職位,只可惜在辛酉政變中,載垣被兩宮皇太后嫉恨入骨,一條白綾賜死,做了皇權鬥爭的犧牲者。

載垣死後,怡親王一支頗受打擊,直到太平天國起義被鎮壓後,清廷向諸位宗室開恩封賞,這才恢復了怡親王世襲罔替的親王待遇。後來,傳到第八代怡親王溥靜時,恰逢八國聯軍侵華,溥靜主張支持義和團運動,以武力反抗八國聯軍,結果遭到聯軍報復,被殺害在府中。

等戰事平息,爵位傳至第九代怡親王,年僅2歲的毓麒,1911年,大清氣數已盡,12歲的毓麒和其他王室成員一樣淪落爲平民,爲了維繫生活,他變賣祖產,賣字畫、賣器物,最終連祖宅都壓給了別人,49歲時默默無聞地死去。

從此,鐵帽子王的榮光消失在歷史的塵埃深處。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