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西北最強諸侯馬超,爲何會推舉韓遂作爲反曹盟主?

西北最強諸侯馬超,爲何會推舉韓遂作爲反曹盟主?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7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馬超西北最強諸侯爲什麼要推父親仇敵爲反曹盟主你知道嗎?不知道沒關係,小編告訴你。

馬超無論是作爲戰將還是西北諸侯,都是三國時期西北地區最有勢力的人物,但是,這個武功高,名氣大,勢力強的人,卻在西北諸軍閥反叛曹操時,推舉韓遂作爲盟主。馬超和韓遂時友時敵,相互矛盾大於共同利益,西北叛亂又是馬超首先提出來的,那麼,馬超爲什麼要推舉韓遂爲盟主呢?

西北最強諸侯馬超,爲何會推舉韓遂作爲反曹盟主?

韓遂是西北資深軍閥,資歷和馬超的父親馬騰相當

韓遂早年和邊章一起參與反叛朝廷,他們打着誅討宦官的旗號入侵三輔地區,兵衆一時達到十萬,天下震動。朝廷先後派出皇甫嵩、張溫率軍討伐,中間雖然小有勝利,但都沒有辦法將其剿滅。相反,韓遂在殺了邊章後取而代之,一時擁兵十萬,聲勢浩大。朝廷派涼州刺史耿鄙率軍討伐韓遂,隴西、酒泉兩郡反叛,他們聯合韓遂。耿鄙被部下殺死,馬騰也趁機拉起隊伍反叛。這些隊伍聯合起來,共同擁戴一個叫王國的人進攻三輔地區。由於陳倉無法攻破,終於被朝廷軍隊打敗。又因爲他們相互攻擊,勢力逐漸消耗減弱。董卓執政期間,他想用西北勢力進攻山東諸侯,韓遂、馬騰等人也想依靠董卓起兵。初平三年(192年),韓遂、馬騰率衆到達長安,接受了李傕等人控制下的朝廷任命,韓遂爲鎮西將軍,馬騰爲徵西將軍。馬騰和李傕產生了矛盾,想進攻長安城,韓遂從中調解。後來兩人聯合,聯絡長安城中的內應準備進攻李傕,事情敗露後遭到了李傕的攻擊,失敗後逃回涼州。李傕派兵追擊,在韓遂同鄉範稠的通融下,李傕下詔赦免了兩人,任命馬騰爲安狄將軍,韓遂爲安羌將軍。二人結爲異姓兄弟,但因爲部曲矛盾又相互攻殺,反目成仇。馬騰攻擊韓遂,韓遂敗走,韓遂集合兵力反攻馬騰,殺了馬騰的妻子兒女。兩人連年交戰,直到司隸校尉鍾繇、涼州刺史韋端給予調解勸和。

在鍾繇的勸說下,兩人各送了一個兒子到朝廷爲人質。後來高幹在河東反叛,兩人都派出了部隊參加平叛,獲勝後,馬騰被任命爲徵南將軍,韓遂被任命爲徵西將軍。建安十三年,馬騰接受朝廷的徵調到京城任職,部隊交給了兒子馬超,從此韓遂在西北進入了和馬超打交道的時期。

西北最強諸侯馬超,爲何會推舉韓遂作爲反曹盟主? 第2張

通過以上情況可以看出,韓遂在西北不僅勢力大,而且資歷老。對於馬超來說,韓遂就是自己父輩的人,能拉上這樣一個人,無疑會增加反叛的號召力。在馬騰入朝爲人質的第二年,韓遂也派遣自己的兒子入朝爲質,馬超說服韓遂時有一句話:“今天馬超拋棄自己的父親,以將軍(韓遂)爲父親,將軍也應該拋棄自己的兒子,以馬超爲兒子。”所以不管韓、馬兩家有多少恩恩怨怨,韓遂是馬超父輩的人這一點是確定無疑的。再考慮到勢力,官職地位等等因素,這時候的馬超,還只能推舉韓遂爲首領。除非韓遂不參加他們的行動

馬超必須要拉上韓遂,不給他盟主之位不足以打動他

西北的叛亂是馬超等人發起的,但他們又不能不把韓遂拉到自己的反叛隊伍當中,這是由西北的形勢決定的。其一是西北軍閥雖多,他們卻必須要抱團取暖,有一點缺一不成宴席的感覺。西北軍閥都是得到朝廷任命的,頗有點兒不友即敵的意味。如果大股勢力不參加,很有可能會被朝廷徵召,這時候他們從背後襲擊一下,實在是一件要命的事情。這就是他們要反必須一起反的原因之一;其二是西北最大的問題是缺糧,後勤供應問題突出,後方不牢靠,這仗是沒有辦法打的;其三就是馬超的威望還不足以彈壓西北。在這種情況下,不給韓遂一個盟主之位,恐怕是說服不了韓遂入夥的。這就是一開始馬超就把韓遂推舉爲盟主的原因,實在是,不給韓遂一個首領地位,是打不動韓遂的。韓遂的部下是不同意韓遂反叛的,但馬超一句拿他當父親的話讓他覺得中聽,一個盟主之位讓他覺得受用,所以纔不聽部下的勸諫執意造反。也是韓遂利令智昏,以爲曹操還沒有能力短時間內將他們迅速剿滅,只要戰事曠日持久,曹操就得給他們更高的地盤官位,那樣一來,得利最大的當然是他這個盟主了。這不是憑空推論,在此前是有過多次這樣的先例的。

西北最強諸侯馬超,爲何會推舉韓遂作爲反曹盟主? 第3張

他們的目標是自保,馬超不擔心韓遂得大利

既然是這樣的認識,那馬超這個事變的發起者爲什麼要把這個好處拱手讓人呢?說到底,這也是馬超的算計,西北軍閥永遠不可能像一支軍隊那樣,他們在危機面前抱團取暖可以,在利益面前不可能共享。早在官渡之戰前,曹操和袁紹分道揚鑣之時,曹操的謀士荀彧就說過:“關中將帥的人數能用十來數,誰也不能統一號令他們,其中只有韓遂、馬超兩支最強。他們一見山東諸侯正在紛爭,必定各自擁衆自保。現今若暫時用恩德去安撫他們,派遣使臣和他們聯和,雖不能與他們長期共處,但在明公(曹操)安定山東諸侯之前,卻足以讓他們按兵不動。”荀彧說這話雖然過去了十幾年,但西北軍閥的性質和相互之間的關係並沒有多少改變。

叛亂後,曹操親率大軍來到潼關,但他卻遲遲不進軍。這除了在軍事上的示弱,還在於曹操看得很明白,這些叛軍不建立營壘,而只請求“割地”!割地怎麼個割法?也就是承認他們各自的勢力範圍。也就是說,當他們目的達到以後,最終還是各管各的。說到底他們就是一羣烏合之衆,這就是曹操反間計能夠輕易得手的原因。

關中叛亂開始的時候,每有一部率兵到來,曹操就會很高興。部下將領有人不理解,詢問其中的緣故,曹操說:“關中地區遼闊深遠,如果叛賊各自憑險據守,征討他們,沒有一年兩年是不能平定的。如今都來集合,他們人數雖多,彼此互相不服從,全軍沒有統一的主帥,可以一舉將其殲滅,這比一一征討容易多了。”所以馬超也清楚,擁護韓遂爲首領,不過是一時的需要罷了,不關乎最終的利益關係。

西北最強諸侯馬超,爲何會推舉韓遂作爲反曹盟主? 第4張

可惜,馬超不是一個合格的政治家,他看不清楚當時的大勢所趨,那就是西北人民不支持的戰亂,無論是弘農還是涼州,有一個鼓勵農桑的官員,都會得到人民的擁護。軍事上,馬超也不是曹操的對手,儘管他可以一時沾一點先機,但最終還是會敗下陣來。總起來說,馬超擁護韓遂當盟主不過時權宜之計,並不是內在真心所致,所以他們在戰場上不能一心一意,在行動上也不能步調一致。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