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在韓信被殺前,張良爲什麼沒有救他?是不能還是不敢?

在韓信被殺前,張良爲什麼沒有救他?是不能還是不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7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同樣都是“漢初三傑”,爲何在韓信被殺前,張良沒有伸以援手呢?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韓信帶兵,多多益善”,想必這樣的話不少人聽說過。確切來說,如果劉邦沒有韓信,4年楚漢戰爭劉邦根本沒有勝算,自然也不會有後來的大漢400年江山。然而,正是這麼一位對劉邦的漢家天下有着卓越功勳的頭等功臣,在劉邦統一天下坐穩江山後,劉邦的皇后呂后,還是暗地裏設計將韓信處死。

歷史記載,當時,呂后是命令武士將韓信捆綁起來,於長樂宮鍾室殺掉。呂后爲何要以如此既見不得人,也見不得天地的方式處置韓信?因爲韓信爲劉邦平定天下曾立下十大功勞,鑑於韓信的大功,爲了使得韓信繼續忠心不二且無後顧之憂地“放下心”來繼續給劉家天下賣命,劉邦特賜韓信“五不死”,即“見天不死,見地不死,見光不死,見血不死,見鐵不死”,因此,呂后終於想到辦法,在“五不見”的環境下處死韓信。而對於處死韓信這件事,其實劉邦也是默許的。當他知道韓信被呂后處死,幾乎就和什麼事都沒有發生過一樣,也沒有追究呂后的任何責任。

在韓信被殺前,張良爲什麼沒有救他?是不能還是不敢?

只能說,對於有着“漢初三傑”、“兵家四聖”以及“兵仙”美譽的韓信來說,追其一生功過,結局可謂悲哉!

對此,有人問,劉邦的開國功臣都被處死了嗎?張良不是一直都好好的?他爲何不替韓信求個情?

在大家的印象裏,若論及張良和劉邦的關係,張良不但早年一直跟隨劉邦,而且,在劉邦奠定天下後,張良也是一直爲劉邦信任和重用,就連劉邦的皇后呂后都對張良也是蠻尊敬的。甚至,在張良去世後,不但被劉邦封了文成侯的諡號,兒子張不疑也一併沾光襲封爲侯。那麼,疑問來了,既然,張良是如此這般地爲劉邦和呂后待見,那在韓信遭遇不測之際,張良在哪兒?他怎麼連一句替韓信求情的話都沒說?何況,張良與韓信二人並無過節,爲何張良不願靠着自己和劉邦與呂后的“鐵關係”而出面救韓信一命呢?

其實,這事怨不得張良,因爲,張良有張良的難處,而且,張良也並不是不想救韓信,以張良的設身處地,以及角色本身,他是救不得韓信,也不可能去救韓信,特別是當着劉邦或者呂后的面去說情!

在劉邦創建漢家天下大業過程中,同爲“漢初三傑”的張良,他和韓信一樣,對劉邦帝位的締造都曾創下不世功勳。如果論“功高震主”的成分,如果把握不好,他們二人在劉邦的心中幾乎可以是對等的。

比如,張良開始跟隨劉邦時,就時常給劉邦講《太公兵法》策略,而且還教會劉邦許多用兵用人之道。尤其在平時的攻城略地,張良都是作爲軍師,鞍前馬後一路跟隨劉邦出謀劃策。就連當時劉邦初入咸陽,正當爲秦咸陽宮數不盡的財寶所迷惑時,也是張良勸諫劉邦不要迷戀,趕緊還軍霸上。另外,在異常兇險的《鴻門宴》應酬中,也是張良發現情況不對,然後謹慎安排,善巧周旋幫助劉邦虎口脫險。尤其是,在劉邦當年的彭城大敗後,也是張良,建議劉邦用利益拉攏韓信、英布、彭越三將,正因爲劉邦獲得了這三人的幫助,也才得以在後來的“楚漢戰爭”中如虎添翼般上演大反轉,從而反敗爲勝徹底擊敗項羽。當然,張良對劉邦大漢江山的赫赫功績遠遠不止這些。總之,張良對劉邦瞭解的事情太多,輔佐貢獻的功勞也是十分的大。

在韓信被殺前,張良爲什麼沒有救他?是不能還是不敢? 第2張

劉邦與張良,不捨左右

按照古代君臣之間的博弈,如此功勳卓著的開國功臣,顯然,張良也是在劉邦的猜忌之中。只不過,張良懂得明哲保身,他在劉邦入都關中,天下初定之時,就開始託辭身體多病,常常閉門不出。後來,隨着劉邦地位的漸次穩固,張良遵循着時退時進、可有可無的處世原則,從“帝者師”的地位退居“帝者客”,以此化解劉邦對他可能起猜忌心。特別是在大漢初期,劉邦翦滅異姓王的殘酷鬥爭中,張良幾乎不參與謀劃,在西漢皇室的明爭暗鬥中,張良也是順水推舟,始終恪守“疏不間親”的千古遺訓。

由此不難看出,在張良本身和韓信角色在劉邦眼裏無二的情況下,處於明哲保身下的張良,他是不敢,也不會幫助韓信直接在劉邦,或者呂后跟前講情的,否則,極有可能會被淪爲韓信“謀逆之嫌”的同黨,而遭到一起清算,這都是極有可能的。因此,張良沒法,也不能成爲韓信的救命稻草。

從張良和韓信關係的親疏來講,張良與韓信,遠遠不及蕭何與韓信之間的關係更“親密”,最後,蕭何都沒法救韓信,何況張良?

世人都知道,“蕭何月下追韓信,扶漢滅楚建奇功”傳下千古佳話,也就是說,韓信是蕭何一手相中的人才,而且在韓信失望逃離劉邦軍營的時候,是蕭何冒着漆黑的月夜將韓信給追回來,然後力保舉薦給劉邦重用的,可以說,蕭何對韓信發揮用武之地成名的恩德,可謂感天動地,然而,縱然在這樣的情況下,後人又留下一句千古悲愴之言,說韓信“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因爲,韓信的處死,也是蕭何最後領受呂后之命,不但靠着和韓信之前“鐵關係”的“高信用度”將韓信給騙過去,就連如何處決韓信的方式最後也是蕭何給呂后支招的。

在韓信被殺前,張良爲什麼沒有救他?是不能還是不敢? 第3張

由此,提及韓信的悲劇,就連當初對韓信如此恩義重於山的蕭何,到了最後都不敢違抗劉邦夫婦要殺韓信的密令,不得不忍痛將自己一手栽培的傑出將才韓信“拔掉”,試想,當時的蕭何是需要頂着多大的輿論壓力和心理爭鬥才做那件事,而韓信與張良,也無非只是在軍事用兵之道上的磋商交流關係,他又如何可能會違揹着劉邦夫婦鐵了心的意願,去冒死“力諫”希冀可能扭轉韓信的命運結局呢?

從忠於大漢江山,忠於主子劉邦的角度講,劉邦將宅心仁厚,而又懦弱膽怯的劉盈立爲太子,劉邦夫婦決心滅掉韓信,實際也是爲自己的兒子劉盈將來接班翦除不可控制的威脅,畢竟韓信功高震主,封王一方,個性桀驁難馴,在劉邦打江山的過程中,就連劉邦對韓信調派都會時常受到韓信的“強行討賞”,否則不達“目的”韓信是不大好擺佈的,那麼,劉邦之後,若換作劉盈,想要韓信服服帖帖不做亂,不犯上,則更加沒有把握,於是,作爲一心忠於漢室,又爲劉邦心腹的張良,他是沒有理由替韓信在劉邦和呂后面前求情的。

在呂后設計處死韓信的過程中,可以說,張良是作爲局外人的視角,沒有做出過要救韓信的舉動,那是不是說,張良爲了自己的政治前途,真的對韓信一點“兄弟”間的情分都陌生到絲毫不存在嗎?

其實,要說曾經張良救韓信,確切來說,是幫助韓信“免難”的心張良倒是有過。那是在危機還沒到來之前,張良倒是勸過韓信需要注意和留心的地方,可惜居功自傲,思想單純的韓信,那時候根本聽不進去,認爲那些擔憂和自己無關,也沒當回事。

張良提醒韓信需要注意的地方

這就和越王勾踐時代,范蠡對文種勸諫的話,文種根本聽不進去是一樣的道理,只不過,與文種相比,韓信的個性更加張揚毫無顧忌。

韓信與張良:一番肺腑之言

在韓信被殺前,張良爲什麼沒有救他?是不能還是不敢? 第4張

正所謂,歷史,是一面鏡子,所發生故事的前前後後,都似乎是似曾相識。所謂自古君王與臣子之間,不懂君臣之道,以及進退之道,而且還自負不聽勸,遲早是要吃虧的,這在戰國時期的越王勾踐時代,發生在文種身上不足爲奇,當然,發生在漢朝劉邦時代的韓信身上,猶如鏡中反照一般,似曾相識。

縱觀中國古代歷史,君王與臣子之間的博弈之道莫不如此:功高可以,震主不可以;見好就收可以,強勢不罷休不可以;風風火火打江山可以,功成名就不退而求其次不可以。否則,皇帝的心思,昔日今朝明朝,並不是單純靠着之前的“鐵哥們”關係可以臆測前前後後的。正如歷史上的韓信,一味自恃功高,卻不在平日修煉低調內斂的功夫,當危難來臨,縱然曾經有着張良般一起出生入死打拼天下的兄弟,而且看似自始至終還深得劉邦夫婦特別器重,但他也是沒法幫到韓信免除殺身之禍的,除了暗自留在心裏的那點同情心可以有外。

張良談爲臣之道

總之,韓信的悲劇實在可惜,但無論如何,張良也是沒有辦法的!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