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李光弼是什麼出身?他是怎麼“誘騙”史思明上千良駒的?

李光弼是什麼出身?他是怎麼“誘騙”史思明上千良駒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4.0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家好,這裏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李光弼的故事,歡迎關注哦。

《孫子兵法·勢篇》有言稱:“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河。”意思是,凡是擅長作戰的人,都會以正兵禦敵,以奇兵制勝。善於用奇兵的人,其方法變化莫測,如江水一般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尤其在敵衆我寡的時候,更能考驗一個將領的智謀。以奇制勝、以少勝多,這正是唐將李光弼用兵打仗的特點之一。

李光弼出身契丹族,是安史之亂的平叛功臣,和大將郭子儀並駕齊驅。論出身,他和安祿山、史思明一樣算是異族“同鄉”,但他們的爲人處世卻有着天壤之別,前者爲人正義、足智多謀;後二者陰險狡詐、手段卑劣。對於史思明來講,李光弼是他最大的剋星,只要有李光弼在,史思明就沒有贏過一次勝仗。

李光弼是什麼出身?他是怎麼“誘騙”史思明上千良駒的?

1、常山之戰,李光弼出奇制勝

安史之亂爆發後,唐玄宗任命李光弼爲河東節度副使討伐河北叛軍。李光弼將目光鎖定到了戰略重地常山郡。李光弼先是守城不出,後親率數千騎兵突襲制勝。隨後,他又和郭子儀合兵,在嘉山大破史思明的部隊,斬首4萬敵軍,河北十餘郡紛紛歸降。可惜因爲玄宗的剛愎自用潼關失守,李光弼不得不撤軍與唐肅宗匯合,此前取得的戰績也化爲烏有。

2、太原之戰,李光弼玩兒起了“地道戰”

至德元年(756年),李光弼奉命率軍5千駐守太原,史思明派10萬大軍猛攻太原。5千與10萬,如此懸殊的兵力下,太原卻猶如堡壘一樣堅不可摧。李光弼是怎麼做到的呢?

一開始,守軍聽聞叛軍有10萬,也都嚇得魂飛魄散,不知如何是好。李光弼分析認爲只能以守爲攻,於是他命士兵鑄造了很多磚塊,只要有城牆被破壞,就第一時間賭上。太原城周圍40公里,史思明篤定肯定有地方會有破綻,沒想到李光弼治軍嚴整,沒有任何士兵出現披露,讓他趁虛而入。

李光弼是什麼出身?他是怎麼“誘騙”史思明上千良駒的? 第2張

但光死守也不是辦法,李光弼還採取了另一個高招,這就是挖地道,讓敵軍不知不覺就被“拖進”地底下。史思明的部隊見到唐軍變成了神出鬼沒的“土行孫”,嚇得陣腳大亂。這場戰爭持續了大半年,最後叛軍被折磨得疲憊不堪,最終被李光弼的敢死隊偷襲斬首7萬。太原一戰大勝,此戰體現了李光弼優秀的軍事才幹。

3、河陽之戰,李光弼施展“美馬計”

李光弼的作戰思維從來不受侷限,不管是陽招陰招,他都照單全收。在河陽之戰中,李光弼採用了“美馬計”,氣得史思明直跳腳。

早在玄宗時期,安祿山便作爲養馬官負責飼養唐朝的戰馬。戰馬在古代軍事上的作用不用多說,猶如今天的飛機大炮一樣,是用兵打仗的重要戰略裝備。安祿山藉着養馬的名義,私吞唐朝精銳馬匹,到了安史之亂時,唐軍戰馬的素質和安史叛軍馬匹的素質簡直不是一個級別。

乾元二年(759年)八月,李光弼與史思明在河陽交戰,史思明就命士兵挑出了一千多匹良駒,讓他們每天牽着這些戰馬到黃河南岸的沙洲洗澡,以此炫耀燕軍鐵騎的戰鬥力。爲了顯示自己的“軍事實力”,史思明還特意交代一定要挑選膘肥體壯的公馬。

李光弼是什麼出身?他是怎麼“誘騙”史思明上千良駒的? 第3張

唐軍官兵看到史思明“炫富”,都恨得牙癢癢,但看着人家的公馬也確實是羨慕嫉妒恨。但突然有一天,史思明的公馬全被李光弼的一計沒收了。李光弼讓士兵在河對岸挑選了數百匹剛生下小馬駒的母馬,母馬思念幼子開始鳴叫,可公馬一聽就都受不了了,紛紛“私奔”到河對岸跟着母馬走了,氣得史思明大罵不已。

河陽之戰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開展了,被騙走戰馬的史思明同樣被李光弼打得大敗,而且其主要力量均被消滅於此戰,李光弼率部衆斬首1萬餘級,生擒8千餘人,獲馬2千匹,軍資、武器數以億計,解除了京師長安的危機。

李光弼以少勝多的戰爭實例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的光輝一筆,但與其功績相比,更讓人欽佩的是,李光弼不畏強權、時刻準備爲國捐軀的精神。李光弼在作戰時,始終把一把匕首藏於靴中,時刻準備與敵人拼殺到最後一刻。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