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諸葛亮爲什麼不阻攔劉備伐吳?原因是什麼

諸葛亮爲什麼不阻攔劉備伐吳?原因是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6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諸葛亮爲什麼不阻攔劉備伐吳,小編爲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關羽大意失荊州之後被吳國擒獲,最終一代傳說戛然隕落。老兄弟命喪他鄉,年過花甲的劉備悲痛欲絕,憤然提“百萬雄師”伐吳,結果被火燒連營,連蜀國連最後一點家底兒也被折騰完了。蜀國在三國中的綜合實力也由老二淪爲老三。

那麼運籌帷幄的諸葛亮當初爲啥不竭力阻止劉備伐吳呢?

諸葛亮爲什麼不阻攔劉備伐吳?原因是什麼

原因有兩個:

第一,蜀國中“復仇”之聲高漲,諸葛亮人微言輕。

首先發聲最強烈的就是張飛,作爲“桃園三傑”的老三,張飛對二哥尤爲敬重。兄弟們多年來一起並肩作戰出生入死的感情,非常人所能理解。

諸葛亮爲什麼不阻攔劉備伐吳?原因是什麼 第2張

而且那時候張飛也已經快六十了,人越老越是容易動情。張飛的反應就很容易理解:恨不能星夜飛往前線,踏平江東。

劉備的心情跟張飛差不多,雖然是一國之主,難免也有感情用事的時候。更何況張飛復仇的呼聲那麼強烈,劉備如果稍有不贊同的意思,恐怕會讓張飛等一幫老將心寒。說好的“生死與共”,你當了皇帝,就不把當年兄弟的誓言當回事兒了?

跟張飛等相比,當時的諸葛亮地位其實並不高。劉備夷陵之戰前,諸葛亮的主要職責就是守護大後方,供給糧草。而且說實在話,諸葛亮參加劉備的隊伍時,“桃園三傑”已經在戰場上並肩打拼了二十多年。關於給兄弟報仇這件事,諸葛亮實在是“人微言輕”。

第二個原因:在當時的情況來看,伐吳大概率是能贏的。

荊州之戰的失利,受損失最大的自然是蜀漢,但是卻沒有讓蜀漢元氣大傷。因爲荊州戰區一向都是蜀漢的“獨立戰區”,荊州戰力的失敗對蜀漢大本營的戰力沒有一點影響。相反,荊州之戰中消耗掉的吳國的戰力,卻是他們的家底兒。

諸葛亮爲什麼不阻攔劉備伐吳?原因是什麼 第3張

最要命的是,荊州之戰後,吳國統帥中最強的呂蒙沒多久就病死了。走的那麼突然,當然沒機會培養接班人了。都說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繼呂蒙之後,吳國面臨的是“無帥可用”的尷尬局面。只能臨時選帥迎戰,顯得很是被動。

所以說在當時的情況下,劉備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伐吳是正確的選擇,而且是再難遇到的絕佳機會:吳國戰力重創,統帥沒有合適的人選。

相比較而言,劉備伐吳絕對不是一時頭腦發熱,而是經過認真的分析之後做出的決定。諸葛亮作爲“高層”自然不會不知道這個情況。

至於後來不世英才陸遜橫空出現,一把火燒出了個奇蹟,只能說是“天意難違”。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