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爲什麼說朱棣的造反是朱允炆削藩操之過急引起的強烈反彈?

爲什麼說朱棣的造反是朱允炆削藩操之過急引起的強烈反彈?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4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小編帶來的朱允炆削藩的故事。

許多人都有一個先入爲主的觀念:朱棣後來當了皇帝,所以朱棣在叛亂前肯定做好了大量的準備,包括朝廷裏安插了好多人,那些因削藩而懷恨在心的藩王,還有在戰火年代的勳二代都非常支持朱棣,所以是做叔叔的朱棣欺負自己的侄子朱允炆。其實,現實是相反的。朱元璋在世時就削藩考察過朱允炆,朱允炆對答得很好,總體策略上是比較溫和的,老朱也很滿意,但沒想到的是,老朱剛殯天,朱允炆就急不可耐的着手削藩了,一出手就是周王、齊王、湘王,湘王剛烈舉家自盡,那麼得到消息的朱棣反沒反?沒反,朱棣雖然是個大老粗,但他不傻,一個被閹割的藩王,沒兵沒錢要叛亂就是急着求死。直到張信把朝廷準備動手的消息傳遞給朱棣,沒有任何退路了他纔開始叛亂。

爲什麼說朱棣的造反是朱允炆削藩操之過急引起的強烈反彈?

太祖五月份去世,八月就把周王廢爲庶人,次年四月,逼死湘王,廢齊王代王,對自己的親叔叔如此之狠,漢景帝都要汗顏,但朱棣反了之後,有一個藩王主動和朱棣站同一個陣營嘛?沒有,一個都沒有(寧王是被脅迫的,哪怕最後起兵了,還羞羞答答的叫朱棣寫一篇檄文,說自己是被綁到戰車上而非主動反叛的),和朱棣一母同胞的周王已經成了庶人,被軟禁一家人連吃飯都成問題(逮捕周王的過程和罪名很有意思,有空可以瞭解下)。

案板上的藩王都不看好朱棣,那遠在南京的那些和朱棣並肩作戰的“戰友們”,會在形式不明朗的情況下站朱棣那一邊?在李景隆打開南京城門投降前,朱棣都是沒有任何勝算的,和他沾親帶故的躲都來不及,生怕被朱允炆猜忌還和他暗通款曲。耿秉文的下場已經很明白了,朱允炆陣營最大的問題就是朱允炆他自己,偏聽偏信齊泰、黃子澄、方孝孺,尤其是方孝孺,都被吹成聖人在世了,那麼請問這個智囊團在靖難過程中又出過良策嘛?這還不是朱允炆的識人問題,還被理解成了“其他人不可信”?徐增壽偷偷給朱棣提供軍情,被徐輝祖發現後綁到朱允炆面前,被寄予厚望的李景隆打開南京城門時,徐輝祖都還在披甲血戰。哪怕朱棣都登基了,徐家一門兩公爵,徐輝祖還不忘幫助朱允炆復辟,最後事情敗露被終身軟禁。

爲什麼說朱棣的造反是朱允炆削藩操之過急引起的強烈反彈? 第2張

負責江防的是朱允炆姑父,駙馬梅殷,當時手握四十萬重兵作壁上觀,其他大大小小的諸侯都是觀望的態度,內戰打了四年,朱棣越打越強,萬一人家真的登基了怎麼辦?說到底都是老朱家的家事,而且就老朱對待功臣的態度還有小朱重用那幾個掉書袋的道學先生,有幾個敢賣命的,耿秉文敗了一次直接回家養老去了。朱棣好歹是在朱元璋時代,和那些名將四處征戰過得,比起朱允炆更符合勳貴滿意的統治者。後來朱棣都登記了,梅殷還躲在大營裏裝不知道,想着朱棣可能會親自去給個臺階下,結果朱棣理都不理他,直接讓姐姐也就是梅殷老婆把他喊過來的,臊眉耷眼的更丟人。

朱棣開局只有家將和王府衛兵,得到張信的祕報先下手殺了兩個指揮使,策反了他們的部隊,然後奔襲居庸關殺了宋忠又得其兵。遊說(脅迫)寧王,又得到幾千蒙古騎兵和幾衛邊軍。李景隆攻打北京,被夜襲潰敗後,朱棣又收了不少降兵,直到濟南遇挫實力都是上升的。後來的平安盛庸在優勢兵力下也沒打垮燕軍,只能說一隅藩王無論怎麼膨脹實力,在和平年代都沒法和中央政府比體量,南京也不是完全憑運氣,定國公徐增壽不還在玩無間道,還有朱允炆身邊的沐恩太監,情報戰也是成功的關鍵。

爲什麼說朱棣的造反是朱允炆削藩操之過急引起的強烈反彈? 第3張

朱允炆是朱元璋欽定的繼承人,繼位名正言順,雖然不是嫡孫,但是長孫,具有合法性。朱棣是皇四子,雖然是長子(哥哥們都已經過世了),但不是嫡子,所以反了都要打出個“靖難”清君側的口號,否則就沒有法理性,圍攻濟南的時候鐵鉉祭出朱元璋的靈牌就把他難住了,原因也在這裏。所以除了反,燕王是沒有任何染指皇位的可能。與其說藩王勢大早晚必反,還不如說朱允炆削藩操之過急引起強烈反彈,這是政策上的失誤,是朱允炆團隊反智的體現。

從整個靖難事件來看朱允炆一方存在很大問題,首先從政策來說,削藩絕對沒有錯的,因爲漢朝的七國之亂和晉朝的八王之亂就黑紙白字的記錄在史書上,只要是個有想法的帝王面對分封制一定會採取削藩這個措施。後來的朱棣在登上皇位之後,也和建文帝一樣採取削藩政策,就足可以證明朱允炆削藩的政策是沒有錯,他錯就錯在做事太魯莽,沒有制訂好完善的計劃就開始這麼做,結果逼急來燕王朱棣,造成靖難這個後果。其次在用人方面來說他啓用年輕的齊泰、黃子澄等沒有任何經驗的理論派作爲自己的智囊團,空談理論,結果耽誤了自己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