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張洎是什麼人?趙光義爲什麼會讓他成爲宋朝宰相

張洎是什麼人?趙光義爲什麼會讓他成爲宋朝宰相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2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張洎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一個國家的滅亡除了君王的昏庸無能外,朝中大臣奸佞叢生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在南唐的滅國原因上,李煜固然要負有重大的責任,也不能忽略朝中大臣對國家的影響。南唐宰相張洎便是最典型的例子,他既是李煜恩寵第一的近臣,也是南唐滅亡的禍首之一。按理說這些賣主求榮之輩,在國家滅亡後都沒有好日子過。而張洎卻有些例外,他受到宋太宗趙光義器重,被認爲是"江東士人之冠"。於是這位來自南唐貳臣竟然在宋朝平步青雲,升到了參知政事的高位,與寇準並列,成爲宋朝宰相之一。

張洎是什麼人?趙光義爲什麼會讓他成爲宋朝宰相

張洎是南唐士人中才學非常出衆的一位,尤其是詩詞方面非常出色,受到李璟和李煜父子的器重,被任命爲南唐宰相。史書中用"參預機密,恩寵第一"來形容,可見他在南唐的地位僅在皇帝之下。然而他卻並不是爲南唐鞠躬盡瘁的忠臣,而是典型的賣主求榮的奸臣。史書上對他在南唐的歷史記錄不多,但從別的南唐人物傳記中可以看出,這人是典型的奸佞。他在南唐滅亡的過程中起到了負面的作用,是加速了國家的滅亡的罪魁禍首之一。而南唐後主李煜對張洎毫無防備,直到國家滅亡,他都毫無察覺。

宋朝大軍南下攻打南唐時,張洎與陳喬共同掌握軍務,阻止軍隊抵抗宋軍。面對滅國的危機,張洎不思同心協力共抗外敵,而是意圖借宋軍之手排除異己,打擊政敵。當時張洎所在的南唐本地集團與武將集團爭權,張洎便派武將集團的代表皇甫繼勳領兵十萬保衛金陵。

張洎是什麼人?趙光義爲什麼會讓他成爲宋朝宰相 第2張

而這皇甫繼勳並非什麼名將,而只是靠着父親皇甫暉之名上位的軍二代。這個人沒什麼本事,因爲老一輩的將領先後去世,這才趕鴨子上架。他既不會打仗,又懦弱貪婪,除了搜刮民脂民膏,就是把"降宋"掛在嘴邊。據說他聽說南唐遭遇敗績,反而喜形於色。若有人向他提議反攻宋朝,卻遭到鞭打和囚禁。

然而就是這麼一位懦弱無能的將領,竟然被張洎扶上了統帥的高位,指揮整個防守金陵的大軍。很多人認爲張洎這麼安排是看在皇甫繼勳的父親皇甫暉的面子上,因爲皇甫暉是李璟時期幫着南唐奪取淮南之地的名將。皇甫繼勳作爲軍二代,多少也算是有點本事的。其實這種看法是相當錯誤的,張洎啓用皇甫繼勳就是爲了打擊南唐的武將集團。因爲自從韓熙載死後,外來文人便在政治上失勢。南唐朝中能與本地派對抗的就是武將集團,而這些人掌握這國家的軍隊。張洎就是借用宋朝的手,讓皇甫繼勳遭遇失敗,纔有合理理由掌控軍隊。

爲此他不但攔截了所有皇甫繼勳戰敗的情報,讓李煜失去的對前線的信息通路。他幫着皇甫繼勳找各種理由不與李煜見面,使李煜對南唐的戰局一無所知。而名將盧絳等人發往金陵的文書也被張洎攔截,不但使李煜無法得知局部勝利的信息,還藉機挑撥盧絳和皇甫繼勳的關係,使得軍隊內部矛盾叢生,互相猜忌。

如此一來,李煜對戰局的變化一無所知,還以爲戰事一切順利,曹彬的大軍很快會退卻。當宋軍磨刀霍霍準備攻城時,李煜還被矇騙得舉行了南唐最後一次科舉考試,簡直是荒唐可笑。而在戰爭中有不小功勞的盧絳卻得不到獎勵,反而受到排擠和打擊,被調到潤州,遠離金陵戰場。

張洎是什麼人?趙光義爲什麼會讓他成爲宋朝宰相 第3張

本來戰爭形勢就對南唐不利,身爲宰相的張洎的還排除異己瞎折騰,南唐滅國危機就在眼前了。等到事情被拖延得一發不可收拾,李煜再上城牆一看,金陵已經被宋軍圍得水泄不通,頓時晴天霹靂,如夢方醒。而此時張洎卻又把戰敗的責任推到皇甫繼勳身上,讓李煜處死皇甫繼勳來平息軍中怒氣。從張洎這一系列的操作可以看出,他根本沒有把國家的存亡放在心上,一心就是要通過政治鬥爭奪取權力。爲此他不惜讓皇甫繼勳戰敗,讓他有理由染指軍權。而這樣的奸佞小人居然在南唐宰相位上呆了數十年,可見李煜父子的昏庸。

李煜派張洎出城搬救兵,希望利用金陵的城池堅固,招南唐其它地方的軍隊救援。而張洎一出城就成了宋軍的俘虜,還把身上攜帶的搬取救兵的密信交了出來。宋史上說是被宋軍搜出來的,可看字裏行間的寫法明明是張洎主動投誠。因爲當時帶的密信封在蠟丸之中,如果形勢不對,他完全可以把蠟丸吞下,或者扔掉。那種蠟丸也就比小拇指的指甲蓋略大,怎麼處理都不會被宋軍發現。除了主動投誠,宋軍要繳獲這種密信非常困難。結合到張洎之前反覆勸李煜投降的行爲,可見他早就打着賣主求榮的主意了。

可能是賣主賣得好,南唐滅國後張洎的反而受到宋朝的重用,在趙匡胤和趙光義兩朝,張洎成爲南唐舊臣的領袖,是貳臣中最受其中的文臣。趙匡胤授予他太子中允的官職,入舍人院。趙光義即位後張洎更是平步青雲,先後當過知州、禮部侍郎、太僕少卿。後來他被拜爲諫議大夫、判大理寺、史館修撰、中書舍人、翰林院學士,參知政事,與寇準同列。以貳臣的身份做到了宰相的位置,張洎在南唐舊臣中也算出類拔萃了。這種情況不但在當時非常不合理,就是在後世極爲罕見的情況,讓很多歷史愛好者感到疑惑。

張洎是什麼人?趙光義爲什麼會讓他成爲宋朝宰相 第4張

張洎爲官的特點就是欺上瞞下,貪戀權位,嫉賢妒能。他善於各種權謀詭計,利用權勢坑害同僚,以獲取最大的政治利益。在他眼裏李煜這樣的皇帝只是他操弄權勢的工具,隨時都能出賣的對象。按理說這種奸佞在新朝也是不能得志的,畢竟趙匡胤和趙光義也要防範身邊出現這種奸臣,小心自己也被出賣。從張洎投降宋朝後在南唐舊臣中排除異己,嫉賢妒能的表現看,他的行事風格顯然沒有任何改變。他在宋朝打壓過李煜的掌書記潘慎修,與南唐名臣徐鉉絕交,甚至上奏本誹謗過寇準,這都是他在南唐時常用的權謀手段。

基於上述的考慮,張洎繼續成爲宋朝宰相,不能用簡單的橘生淮南之說來解釋,而是有着更深層次的原因。他在南唐和宋朝同時爲宰相,同時延續小人和姦佞的作風,顯然與國家利益無關。他既不是終於國家的,更不是終於哪個皇帝,而是更看重自己的現實利益,而且非常短時。這種小人行徑的文臣只能成爲君王政治鬥爭的工具,而不能成爲治理國家的人才,更不會是君王信任的夥伴。趙光義任用張洎爲宰相,肯定不是希望他能治國。畢竟他早就被打上了賣國賊的標籤,這樣的人官位再高都是受到鄙視的。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