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宋太祖趙匡胤強調不殺士大夫,背後什麼原因?

宋太祖趙匡胤強調不殺士大夫,背後什麼原因?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9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宋太祖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宋太祖誓詞三行:一爲“柴氏(周世宗)子孫有罪不得加刑,縱犯謀逆,止於獄中賜盡,不得市曹行戮,亦不得連坐支屬”;一爲“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人”;一爲“子孫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這段著名的宋太祖誓詞在正史中無記載,出自陸游所撰寫的《避暑漫抄》中,是真是假無從辨別,不過,宋朝歷代皇帝的行爲和這段誓詞要達成的目標非常接近,就姑且當是真吧,至於宋太祖爲什麼強調不讓後世皇帝殺害士大夫,小編以爲有兩點原因。

宋太祖趙匡胤強調不殺士大夫,背後什麼原因?

第一:皇族需要一個龐大的、且不會造反的羣體當盟友,皇族是沒有辦法單獨治理天下的,必須要有一個合適的羣體來幫助皇族,宋以前是皇帝和門閥共治天下,到宋朝時,門閥已經消失,皇帝需要重新找一個羣體做幫手,五代以來的經驗告訴趙匡胤,武將集團太危險,於是他選擇了士大夫。

這個士大夫羣體是以寒門出身爲主的讀書人,趙匡胤防範武將,但也不希望回到隋唐時皇族與門閥共治天下的局面。士大夫在民間有很高的聲望,讀書人在古代向來受人愛戴和欽佩,他們的一言一行都能影響到無數百姓,得到士大夫的擁護就相當於收穫了民心。

讀書人明理,明什麼理?他們講究忠、孝、節、義,這是古代士大夫刻在骨子裏的精神,因此,士大夫或許會爭權,但絕對不會造反,而且古語有云“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以士大夫羣體爲執政主體,趙匡胤不用擔心他創建的皇朝從內部生亂。

宋時的士大夫集團是團結的,但也是鬆散的,他們不像隋唐時的門閥和世家,幾個門閥互相一聯姻,聯合起來就是一股能威脅到皇權的集團,宋時的宗族力量已經大大減小,來自五湖四海的士大夫無法聚合成造反的力量,皇族可以放心使用。

第二:給後代君王的權力以制衡,防止出現無道昏君,皇權需要一定的限制,士大夫們明白,皇帝趙匡胤也明白,否則出現一個無人壓制的荒淫無道的皇帝,大宋就有可能陷入絕境,趙匡胤本人能剋制自己的慾望,但他並不能保證後代子孫都能像自己一樣,爲此,他樹立起士大夫這個羣體來制衡後代皇帝。

終宋一朝,士大夫集團基本上達到了趙匡胤的要求,萬衆一心的對皇權進行制衡,宋朝的皇帝遠沒有其他朝代的皇帝過得舒心,就是因爲他們的日常被士大夫們牢牢的盯着,稍微有一點出軌行爲,士大夫們就會一擁而上的幫助皇帝糾正錯誤。

整個兩宋期間,只有北宋末期的宋徽宗因受不了士大夫集團的監督,而使用了宦官這個羣體來抗衡士大夫,用宦官幫助他掌政,掌軍,北宋著名的奸臣“六賊”中就有三人是宦官,結果宋徽宗玩脫了,導致了北宋的滅亡和自己悲慘的結局。

宋太祖趙匡胤強調不殺士大夫,背後什麼原因? 第2張

總結:宋太祖趙匡胤在給後代子孫的遺囑中,強調不得殺害士大夫,首先是爲了鞏固皇權,爲了皇族不勢孤力薄,於是拉攏士大夫集團,即所謂的“天子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士大夫們全是精英分子,完全能夠成爲皇族在政治上的盟友。其次則是利用士大夫集團來遏制後代子孫的荒唐想法和行爲,希望後代子孫能成爲好皇帝。

趙匡胤的想法很好,有了整個士大夫集團的支持,兩宋三百多年也幾乎沒有什麼內亂,雖然兩宋的結局都很悲慘,但宋朝的皇帝們在士大夫集團的擁護下,也創建了一個文治最輝煌的封建王朝時期,宋太祖遺言或許真,或許假,都已經不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