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大清悍將董福祥:揭祕其傳奇的一生及結局

大清悍將董福祥:揭祕其傳奇的一生及結局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9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家好,這裏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董福祥的故事,歡迎關注哦。

處於十九世紀的清末將領董福祥,他是從一個農民起義首領蛻變成清朝武將大員的,他的一生經過固原家居、倡集團練,抗擊清軍、投降左宗棠,竭力鎮壓回民起義、披荊斬棘,收復祖國領地、駐防京畿,抗擊八國聯軍五個階段。

固原家居

董福祥,字星五,寧夏固原人。生於清道光乙亥年(1839年),根據《固原縣誌·卷九》記載:曾祖董萬隨,祖父董煥章,父親董世猷;董福祥兄弟三人,他排行老二。董福祥年少的時候,家境中落,“讀書未竟”,其志倜儻。

董福祥生長的環境連年混戰,田園荒蕪,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再加上陝甘農民起義已經成爲不可阻擋的洪流,身在西北的董福祥,利用父親董福猷與“哥老會”的關係組織團練。同治七年(1868年)董福祥自封爲陝甘自衛總團大元帥,手下號稱30萬人馬。

倡集團練,抗擊清軍

同治六年(1867年),清政府的幾任督辦陝甘軍務的大吏,面對西北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都束手無策,清政府派左宗棠入陝甘督軍,左宗棠認爲進兵圍剿的對象有三:一是西捻軍;二是回民軍;三是董福祥領導的十萬多土寇。

同治七年(1868年),西捻軍在山東遭到鎮壓,甘肅的形式:董福祥踞於東北,以鎮靖堡爲大本營;東南的董志原以白彥虎爲大本營;北面的金積堡控制寧、靈之地;西面河州、狄道由回民控制;左宗棠決定先吃掉盤踞在東北的董福祥,在剿平寧、靈回民軍。

同治八年(1869年)湘軍將領劉松山擔任陝西清軍總指揮,劉松山來到綏德以後,便採取圍殲董福祥,結果董福祥損兵折將,損失慘重,僅一天丟掉堡壘百餘,被斬首級六千級,生擒三千餘,於是董福祥投降清軍劉松山部,被編爲“董字三營”。

大清悍將董福祥:揭祕其傳奇的一生及結局

投降左宗棠,竭力鎮壓回民起義

《中國伊斯蘭教派與門宦制度史略》記載:“同治年間甘肅回民反清鬥爭,雖然教派不同,各起一方,始終以哲合忍耶教主馬化龍爲中心。”當時馬化龍坐鎮金積堡,聯絡並支援各地回民反清鬥爭,使得回民起義隊伍不斷壯大。

左宗棠就派劉松仁督軍北路,明爲奪取定邊和花馬池,實際上想攻取金積堡,劉松山向靈州進發,董福祥既爲嚮導,又是先鋒。同治九年(1871年),劉松山在急圍金積堡馬五寨的同時,又前往招撫,謀圖剿撫兼用。

董福祥勸劉松山,劉松山不聽,結果劉松山中炮而死,《甘寧青史略》記載:劉松山臨終前曾囑後事於董福祥“悔不聽爾之眼,致賊中吾要害。吾死矣,三湘子弟隨吾深入不毛,猶子錦棠于軍事尚有經驗,可輔則輔之,不然可自爲之。福祥垂涕而泣曰:“不敢有二心”。劉松山死後,“福祥痛不獨生,激勵將士,誓以破賊。”

同治十一年(1872年)董福祥從劉錦棠至碾伯、趨峽口,與陝回禹得彥、雀三大戰,破之。”到了十月清軍奪踞高寨,回民節節失利,死亡十分慘重。在戰鬥中董福祥屢挫禹得彥、白彥虎等回民,“以鮮血染紅頂子”這句名言便出自董福祥之口。

大清悍將董福祥:揭祕其傳奇的一生及結局 第2張

披荊斬棘,收復祖國領地

光緒元年(1875年)四月,董福祥隨左宗棠進兵新疆,這次西征,收復了被阿古柏侵佔的領地,打破了沙俄妄圖南下的美夢,披荊斬棘,威震西域。爲祖國立下汗馬功勞。新疆收復以後,他有戍守邊陲,寒暑更替十數年,爲保衛新疆、鞏固邊防做出了貢獻。

駐防京畿,抗擊八國聯軍

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河湟地區爆發了回民起義。河、狄的閔伏羌、馬永琳;西寧的韓文秀、劉四伏等各自擁衆響應。他們趁清軍東調抗日,甘肅暫且空虛之際反清,甘肅巡撫陶模、陝甘總督楊昌浚束手無策,合奏朝廷讓董福祥率軍西援,董福祥到軍以後,將起義軍掃除。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庚子事件爆發,董福祥被慈禧太后祝守永安門,由於日本使館書記生杉山去探望總理衙門,不料被董福祥的人給殺了。慈禧太后就派榮祿、啓秀到日本使館道歉,慈禧太后想懲罰董福祥。

李鴻章認爲如果懲罰董福祥有可能引起甘軍譁變,慈禧太后只好作罷,6月20日清朝讓榮祿攻打使館區,榮祿借病讓擁有土炮的董福祥圍攻使館。攻打了五十多天,始終沒有拿下使館區。8月14日八國聯軍攻打北京,董福祥在廣渠門與英國軍隊作戰。

廣渠門被攻佔後,董福祥撤退到東便門、朝陽門、正陽門繼續抵抗,8月15日慈禧太后帶着光緒皇帝西逃,10月26日抵達西安。後來清政府和八國聯軍議和,八國聯軍想讓清政府處死董福祥,在慈禧的百般迴護下,董福祥最終被革職永不錄用。

董福祥對於革職非常不滿意,想自己招募軍隊赴山西戰鬥,慈禧太后害怕破壞和談,讓光緒帝賜手書“他日聞鼙鼓思將帥,舍爾其誰屬哉。”董福祥纔回鄉隱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董福祥在金積堡去世,享年70歲。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