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福壽連體字至今仍很常見,康熙是因何寫下這個字的呢?

福壽連體字至今仍很常見,康熙是因何寫下這個字的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0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北京人常說:“到故宮要沾沾王氣,到長城要沾沾霸氣,到恭王府就一定要沾沾福氣!”恭親王奕訢王府的福氣就來源於康熙帝御筆親題、加蓋有“康熙御筆之寶”印璽、有着“天下第一福”之稱的福字碑,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清代康熙大帝一生酷愛書法,但卻很少題字,所以康熙御筆是歷代皇帝筆墨中流傳最少的,以致於有了“康熙一字值千金”的說法。在今天的北京城內,除公文外,經考證的康熙題字只有3個。除了存於恭王府中“福”字碑上的“天下第一福”,再就是高懸於故宮交泰殿的“無爲”二字。此處的“無爲”包含有兩重重要含義:其一,告誡君王不必過多幹涉臣子作爲,“無爲而治”;其二,交泰殿是朝堂與後宮的分界線,告誡後宮不要干涉朝政,到此“無爲”。儘管如此重要,這塊匾額之上也並未加蓋“康熙御筆之寶”的印璽,由此更可見那御璽加頂之“福”的珍稀。

福壽連體字至今仍很常見,康熙是因何寫下這個字的呢?

康熙大帝八歲登基,九歲喪母,由祖母孝莊皇太后一手撫養長大,祖孫二人的感情自然非同一般。而幾位輔政大臣之間相互猜忌,唯有太皇太后是小皇帝最大、最可靠的支持者。在祖母的幫助下,康熙帝擒鰲拜、平三藩,開創出了一番盛世景象。然而,就在他意氣風發的時候,孝莊皇太后卻重病纏身,太醫們也束手無策。據說,康熙帝查知上古有“承帝事”請福續壽之說,意思是真命天子是萬福萬壽之人,可以向天父爲自己“請福續壽”,遂決定爲祖請福。在沐浴齋戒三日之後,康熙帝化孝心於筆鋒,一氣呵成了震爍古今的“福壽”聯體字,並加蓋了“康熙御筆之寶”印璽,取意“鴻運當頭、福星高照,鎮天下所有妖邪”。也許是康熙帝的孝心真的感動了上蒼,自得到了這“福”字後,孝莊皇太后的身體竟奇蹟般康復了。有感於皇帝的一番苦心和孝心,也爲了永久保存這世上獨一無二的“福”字,孝莊皇太后命人將其刻石碑上,日夜撫摸,祈求多福。而她最終以75歲的高齡離世,民間俱稱這是康熙“請福續壽”帶來的福緣。

福壽連體字至今仍很常見,康熙是因何寫下這個字的呢? 第2張

康熙大帝所書的這個“福”字,不同於民間常用的飽滿方正,字形窄而狹長,爲瘦(音諧“壽”),民間稱之“長瘦福”,即長壽之福。俗語說“有福必有壽,有壽必有福”。但是,由於“福”、“壽”二字字形差異太大,自古以來還沒有哪個書法家可以把“福”“壽”二字合爲一字書寫。而此福字右半部正好是王羲之《蘭亭序》中“壽”字的寫法,成爲了現存歷代墨寶中惟一的將“福”“壽”寫在同一個字裏的福字,被民間稱之爲“福中有壽,福壽雙全”。由於其上加蓋了“康熙御筆之寶”的印璽,因此也成爲了中國乃至世界惟一一枚不可倒掛的“福”字。

更讓人叫絕的是,此福與民間稱作“衣祿全、一口田”的福字截然不同,其間包括了數個漢字。右上角的筆畫像個“多”字,下邊爲“田”,而左偏旁極似“子”和“才”字,右偏旁像個“壽”字,故整個“福”字又可分解爲“多子、多才、多田、多壽、多福”,巧妙的構成了福字的含義,極富藝術性,且意味深長,是古往今來、獨一無二的“五福”合一之“福”字。由於其中的“田”部尚未封口,因此是鴻福無邊、無邊之福。孝莊太后稱其爲“福之本源”,民間則稱其爲“五福之本、萬福之源”。

康熙大帝一生政績卓著:裁撤三藩、收復臺灣、與俄國精確邊界、兩次親征準噶爾,開疆拓土,正合“多田”之兆;一生有子數十,恰應“多子”之端;與孫乾隆帝各執政逾一甲子,均以高壽善終,正是“多壽”之人;康乾盛世長達一百多年,國富民強,爲“多才(財)”、國泰民安則是萬民“多福”。這“多子多才多田多福多壽”的福字,不僅讓受福之人得福頗厚,更令康熙這請“福”送“福”之人受益終生,因此民間稱此福爲“請福聚福、送福得福”。

正因如此,這塊福字碑一直被視爲皇家至寶,珍藏在紫禁城之中。然而,福字碑傳至乾隆時期卻神祕失蹤了!乾隆一生最爲歎服的人就是祖父康熙,對“康熙御福”的失蹤自然無法釋懷。若干年後,當嘉慶向乾隆詢問“康熙御福”之事時,乾隆沉默良久後只說了八個字:“布衣之相,福澤萬民”。關於此碑的去向,從此成爲了一個巨大的謎團。

1960年代,文物工作人員在恭王府後花園滴翠峯的祕雲洞內,意外發現了一塊福字碑。後經多方考證,驗明這正是乾隆年間神祕失蹤的“康熙御福”石碑。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