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漢朝帝后是怎麼掌控全局的?真相是什麼

漢朝帝后是怎麼掌控全局的?真相是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1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漢朝帝后如何用手中的“三把尖刀”,掌控全局?是很多人要的問題?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解答。

《禮記》中有云:“天子死曰崩,諸侯死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祿,庶人曰死。”這一記載展現出中國古代森嚴的等級制度——甚至對於去世的委婉稱謂都有嚴格的區分。從這種區分中我們可以看出,天子去世被稱作“崩”,意思爲山塌了。這和天子自稱爲“朕”,命令爲“制”一樣,都是統治階級用以體現皇帝地位崇高的重要方式。

實際上,在中國古代的宮廷中,天子的正妻和母親——即皇后和皇太后,她們的去世也可以被稱作“崩逝”,由此可知,天子、太后、皇后是江山的共同主人,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三人的存在,形成了前朝——後宮相輔相成的等級制度:即天子在前朝統領文武百官,皇后、太后在後宮掌管妃嬪、皇子諸事。

在漢代,前朝,皇帝有文武百官,三公九卿來參政議政;後宮,皇后和太后也有協助她們管理事宜的“官僚隊伍”。我們今天就來了解一下,究竟有哪些人能夠加入皇后、太后的“官僚隊伍”,他們又能協助統治階級完成哪些事呢?

漢朝帝后是怎麼掌控全局的?真相是什麼

一、漢朝皇后宮裏的三大“主管”

01.掌管皇后、太子家的第一大主管皇后卿“詹事”

皇后,是皇帝的正妻。每逢朝代更替,皇后便成爲了宮廷內的新晉“女主人”,掌管皇帝的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諸事繁雜程度可想而知。

在古代,一個女子若想成爲優秀的皇后,必須要有極強的領導能力和裁決判斷能力,就像漢高祖的皇后呂雉那樣,不然無法遊刃有餘地處理宮中的瑣事。但是再優秀的皇后也沒有三頭六臂嘛,於是乎,“皇后卿”應運而生,也就是協助皇后處理後宮事宜的官員,他們的出現,極大的減輕了皇后的負擔。

其中,“詹事”是第一大“主管”,掌管皇后和太子的事宜,地位很高,享受着千石的俸祿。歷史有載,秦朝時期就有“詹事”一職。《百官表》雲:“詹事,秦官,掌皇后、太子家,有丞。”由於漢承秦制,這種官職便被漢朝所沿襲。

“詹事”相當於前朝的諸卿,能爲皇后出謀劃策,決議一些不太重大的事件,由此可見其權力較大。漢初竇太后的侄兒竇嬰、漢武帝的連襟陳掌都曾擔任此職。“詹事”是高級官員,是主管,不需要事事親力親爲,所以也不需要深入宮寢,無需與妃嬪避嫌,因此這個職位大多由士人擔任。

02.宦官可任,常人可任,職能相對自由,同爲皇后卿的第二大主管“中傅”

皇后宮中的主管的第二把交椅,便是“中傅”。相對於大多數由士人擔任的“詹事”,“中傅”的選拔門檻較低,宦官和普通人都可以成爲“中傅”一職的候選人。

《資治通鑑》記載:“漢諸王國有太傅,秩二千石,掌傅王以德義。”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在漢代,中傅的俸祿也是很高的,他們協助詹事打理宮中事宜,相較“宮中高管”——詹事來說,他們的任務更爲繁雜瑣碎。

雖說中傅是管理人員,不必對宮中事宜事必躬親,但依然需要常常進出後宮。我們都知道,在中國古代宮廷內,爲防止穢亂宮闈讓皇家蒙羞等事件的出現,宮中除皇室子弟外能與女眷接觸的“男性”皆爲宦官。比如秦國時期,宦官嫪毐曾受太后寵幸,一時之間權勢顯赫,甚至被封爲長信侯。

由於“中傅”進出後宮相對自由,需要與宮中妃嬪宮女等女眷避嫌,所以這個職位大多由宦官擔任。不過,在漢初時期中傅一職由常人擔任居多,隨着王朝的發展才逐漸由宦官代替。

03.由皇太后宮的掌馬官延期而來的“中太僕”

漢朝帝后是怎麼掌控全局的?真相是什麼 第2張

西漢時期,皇后卿中的另一個重要職位,名爲“中太僕”,他們與“詹事”的地位相當,主要掌管宮中的輿馬。

《百官表》雲: “中太僕掌皇太后輿馬,不常置也。”由此我們可以推斷出,中太僕一職是從皇太后宮中的掌馬官發展而來的,在西漢時期稱爲“中太僕”改稱“中宮僕”,成爲皇后近侍“大長秋”的下屬官員。

中太僕負責皇后宮中的“輿馬”,主要是指車輛的配備和馬匹的畜牧,以及皇家的出行的安排。中太僕也是一個俸祿千石的官職,畢竟嘛,能爲“當家女主人”分憂的人,酬勞怎麼會低?

在瞭解了新晉六宮之主——皇后宮中的三大主要“管家”後,我們可想而知,作爲叱吒風雲的“退役女主人”——太后宮中必然也有幾位舉足輕重的“代理人”。

二、漢代太后宮裏隨官號的“三卿”管事人

01.職能與皇后宮相同,但有“宮號”的執事大總管“長信詹事”

太后,皇帝的母親。要知道,太后雖然是“退役女主人”不用執掌妃嬪和六宮事宜,但作爲天子的母親,宮廷上下最尊貴的女人,太后的責任重大而又年邁,因此怎麼能缺少了“管家”的協助呢?

漢代太后的宮內設“長信詹事”一職,是太后宮內的第一大總管。結合着“皇后卿”對比來看,“長信詹事”的職能與皇后宮中的“詹事”相同,位在正卿之上,權力較大,俸祿千石。

相傳,“長信詹事”的稱謂隨着太后的“宮號”而改變,太后居住在長信宮則稱爲“長信少府”,要是太后住在長樂宮,那麼他們就叫“長樂少府”。《漢書》:“長信詹事掌皇太后宮,景帝中六年更名長信少府,平帝元始四年更名長樂少府。”此記載便佐證了我們關於其“宮名”的推斷,這是“長信詹事”相較與“詹事”的特別之處所在。

漢朝帝后是怎麼掌控全局的?真相是什麼 第3張

02.隸屬詹事下的長信屬官,從出行、傳詔到飲食等方面面面俱到

(1)長信將行:長信詹事的下屬官員,他們爲皇太后而服務,在地位上與皇后宮中的第一管家“詹事”相似,俸祿較高。顧名思義,官名中的“行”字——有出行之意,因此我們推測,“長信將行”一職可能與皇后宮中的“中太僕”職能相似,都是負責車輛、馬匹和出行的官員。

(2)長信謁令者、長信謁者:都是隸屬長信詹事下的官員,其中,據推測,長信謁者是長信謁者令的屬員,俸祿不低。從官名看,“謁”有“說明”、“陳述”的意思,因此我們可以推斷,長信謁者和長信謁者令都是皇太后宮中負責傳達命令的官員,是皇太后在宮廷中的“眼”和“耳”。

(3)長信私官、長信詹事私官長:有學者曾推測,由於漢代的後宮事務的繁雜,漢王朝的初期,皇太后宮內可能會有“令”“長”共存的現象。換句話說,就是一個宮中有兩位同一級別的“管事人”,就如同一個班級裏有兩位班主任或者兩位班長的情況,不過尚未有充分的史料來證明。相傳,“長信私官”和“長信詹事私官長”就是漢代後宮中共存的兩個“同一級別管事人”,他們負責掌管宮中的飲食,與“食官”的職能相似。《漢舊儀》中記載:“中官私官上食,用白銀釦器,如祠廟器雲”,由此可以佐證我們對於“私官”負責飲食的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