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韓信之死衆說紛紜,韓信的死和樊噲有什麼關係?

韓信之死衆說紛紜,韓信的死和樊噲有什麼關係?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2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韓信的死和樊噲有什麼關係?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韓信,漢朝大將。公元前196年,韓信在蕭何的誆騙下,進入了長樂宮,並被坐鎮長安的呂后所逮捕。最終,這位叱吒風雲的大將,就這樣慘死在一個婦人之手。正所謂“生死一知己,存亡一婦人”。

韓信之死衆說紛紜,韓信的死和樊噲有什麼關係?

對於韓信的死因,無論是《史記》還是《漢書》都認爲,韓信的死是因爲謀反。當時,韓信出征陳豨,而陳豨早在反叛前,就與韓信一起約定謀反,即陳豨背叛於河北,而韓信則響應於長安。雖然史學家言之鑿鑿,但在筆者看來,卻有頗多疑點。就讓我們結合《資治通鑑》,進入2000多年前的那場迷案。

衆所周知,在所有漢初功臣中,韓信功勞最大。韓信在蕭何的舉薦下,成爲漢軍大將。他首先定計,以“暗度陳倉”之計,平定三秦,爲劉邦穩固了後方。其後在彭城之戰中,劉邦56萬大軍被項羽全線擊潰。而韓信則在陳下之戰中,阻擋住了項羽的追兵。

隨後,韓信又率領2.5萬人,開闢了第二戰場,連續攻滅魏國、趙國、代國和燕國,並以歷下之謀,兵不血刃地攻佔了齊國。也就是說,漢家天下,大部分都是韓信打下來了。正是因爲韓信的大迂迴,才讓項羽腹背受敵,不得不承認失敗。

韓信之死衆說紛紜,韓信的死和樊噲有什麼關係? 第2張

在垓下之戰中,韓信帶兵與劉邦會師,並接過了指揮權。此戰中,韓信設下十面埋伏之計,將項羽逼至烏江,最終殺死了一代霸王。

由於功勞太大,威望太大,劉邦設下詭計,剝奪了韓信的兵權,並將他徙封爲楚王。但即便如此,劉邦對韓信還是不放心。於是,劉邦聽從陳平的建議,設下僞遊雲夢之計,並當場將韓信逮捕。

劉邦雖然是個政治家,但大體上還是個厚道人。對於自己一手栽培的韓信,他確實不忍殺害。於是他將韓信帶至洛陽,赦免了他的罪過,將他改封爲淮陰侯。相比於彭越和英布,劉邦其實已經留有了餘地。畢竟和彭越、英布這樣的盟友不同,韓信確實是自己手下,不過只是翅膀硬了點。

此後,劉邦還當着羣臣的面,誇韓信爲“人傑”,甚至說“吾不如韓信”。劉邦如此高擡韓信,就是希望韓信能理解自己,安分守己。那麼韓信是否這樣做了呢?

韓信之死衆說紛紜,韓信的死和樊噲有什麼關係? 第3張

從史書記載來看,韓信主要被軟禁於關中,劉邦並沒有虧待他。而在朝廷,韓信並非沒有事情可做,他主要和張良一起整理兵書,爲中國冰雪事業做出了很大貢獻。同時,劉邦也經常將韓信召到宮內閒聊,並留下了“韓信用兵,多多益善”的千古佳話。

不過韓信也是鬱悶的,畢竟他最大的夢想,就是當一個稱孤道寡的王爺。事實上,漢朝距離戰國時期並不久遠,統一和皇帝制度並沒有深入人心。而韓信的夢想,並非沒有合理性。然而劉邦卻因爲猜忌,強硬剝奪了韓信的夢想。韓信雖然保住了性命,但活得卻像活死人一樣。因此,韓信經常稱病,不肯上朝。

除了鬱悶以外,韓信之所以不上朝,是因爲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恥辱。根據史料記載:

“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羞與絳、灌等列。”

韓信之死衆說紛紜,韓信的死和樊噲有什麼關係? 第4張

所謂“絳”,就是周勃,“灌”則是灌嬰。在歷次戰鬥中,周勃和灌嬰都是自己的稗將。而如今,韓信卻與周勃、灌嬰平起平坐。將心比心,如果你是一個領導,而曾經被你呼來喝去的下屬,卻和你平起平坐,試問你難道不感到恥辱和憤慨嗎?要知道,中國人是最講究資歷和座次的民族。就如毛主席所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授勳時”。

而韓信這種怏怏不樂的態度,是否會直接造成他反叛呢?證據其實不足。但從後來事情發展看來,卻很可能直接造成了他的冤死。爲什麼這麼說呢?原來有一次,韓信偶爾從舞陽侯樊噲的門前經過。而樊噲則跪拜送迎,言稱臣,說:“大王乃肯臨臣!”

然而,韓信並沒有給樊噲面子,只是冷笑一聲:

“生乃與噲等爲伍!”

韓信之死衆說紛紜,韓信的死和樊噲有什麼關係? 第5張

意思是,我還有與樊噲爲伍的一天。有人認爲,韓信之所以不理樊噲,是因爲狂傲。而在筆者看來,韓信確實有傲的成分。然而筆者同時也認爲,韓信也有“懼”的成分。

要知道,此時的韓信早就不是大王了,也不是樊噲的上司。樊噲這樣給韓信戴高帽,實在太過了,甚至感覺是在害韓信。如果韓信接受了樊噲的拜禮,劉邦又會怎麼看韓信呢?因此,韓信不接受樊噲的重禮,是可以理解的。

那麼,樊噲爲何要對韓信如此恭敬呢?有學者認爲,樊噲之所以跪拜韓信,是因爲崇拜他的軍功。而在筆者看來,樊噲跪拜韓信,或許另有所圖。

衆所周知,樊噲幾乎是劉邦帳下的頭號鬥將,多次拯救劉邦的危難。與此同時,樊噲還是劉邦的連襟,他是呂后妹妹——呂須的丈夫。這也就是說,樊噲是呂氏外戚的一分子。樊噲巴結韓信並不是爲了自己,而是爲了呂氏。

韓信之死衆說紛紜,韓信的死和樊噲有什麼關係? 第6張

那麼樊噲爲何要爲呂氏結好於韓信呢?這是因爲當時的呂后,正處於焦頭爛額之中。原來,劉邦移情於戚夫人,一直想廢掉太子劉盈,立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爲太子。因此,呂后一直在試圖聯繫其他勢力幫助自己,而作爲漢初三傑之一的韓信,也是她爭取的對象之一。

樊噲之所以稱韓信爲大王,會不會是在暗示他,如果韓信能幫呂后穩住皇后之位,就會將大王的王冠還給他呢?在筆者看來,這是很有可能的。

然而按照韓信當時的處境,肯定不會幫呂后。畢竟他自己都朝不保夕,還能幫呂后?因此韓信纔會對樊噲理都不理。實際,韓信就是爲了避嫌。

如果樊噲的企圖屬實,那麼呂后之所以殺害韓信的原因似乎也可以理解了。畢竟呂后是個順我者,逆我者亡的人。韓信忤逆呂后,又怎麼會有好下場呢?與韓信不同,蕭何、張良就很識擡舉,最終先後投入呂后懷抱。

韓信之死衆說紛紜,韓信的死和樊噲有什麼關係? 第7張

那麼韓信是否真的和陳豨一起造反呢?根據史書記載,陳豨在出鎮河北前,曾與韓信有過密謀。即陳豨造反於河北,劉邦必然出擊,而韓信則起事於關中,殺死呂后和太子。而陳豨造反後,韓信果然在府內糾集死士,準備造反。

然而在筆者看來,這些指控很可能只是呂后的一面之詞。要知道,韓信領有齊國、楚國時,尚且不造反。如今被囚於長安,反而還要造反。與呂后的禁軍相比,韓信那點家奴夠看嗎?作爲一個統帥過百萬大軍的元帥,韓信不至於這麼愚蠢。

與此同時,呂后和蕭何所定下誅殺韓信的計謀,也過於草率。蕭何僅僅只是給韓信寫信:“皇帝已經得勝還朝,陳豨已然被殺,羣臣都要入宮慶賀”。而韓信則不假思索地進入長樂宮,最終被擒。試問一個即將造反的叛將,怎麼會對可能的危險絲毫沒有防範?試問韓信有那麼蠢嗎?

因此筆者推測,韓信很可能是被冤枉的。其死因根本就是韓信不願依附於呂后,而呂后則借刀殺人。當然,從客觀上來說,韓信的死確實對劉邦有利。劉邦不捨得殺韓信,呂后卻捨得。因此劉邦聽說韓信死後,表現出“且喜且憐”的情緒。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