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商鞅重刑的原因是什麼?商鞅真的是一個殘忍的法治者嗎?

商鞅重刑的原因是什麼?商鞅真的是一個殘忍的法治者嗎?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0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商鞅重刑的原因是什麼?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歷史上,商鞅對百姓並不殘忍,甚至可以說他是愛民的。之所以我們會留下商鞅對百姓殘忍的印象,這和《史記》有關。

商鞅重刑的原因是什麼?商鞅真的是一個殘忍的法治者嗎?

首先,商鞅重刑並不是爲了壓迫百姓,而是“以刑去刑”

歷史上,大多數文人將商鞅評價爲“刻薄寡恩”之人,這主要和商鞅推行嚴苛的法律有關。在封建社會,禮治和法治同時並存。在儒家看來,禮治要重於法治,因此他們主張對百姓施行輕法。商鞅則是法家代表人物,主張對百姓施行重法。

但商鞅重刑並非是不仁愛的表現,它只是爲了嚴懲犯罪。記載商鞅變法思想的《商君書》中說:“以刑去刑,國治;以刑致刑,國亂”,也就是說用較重的刑罰可以減少犯罪,國家就能治理的好,而用較輕的刑罰則會縱容犯罪,國家就會陷入混亂。

商鞅不僅主張施行重刑,而且主張“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即“刑無等級,自卿相、將軍以至大夫、庶人,有不從王令、犯國禁、亂上制者,罪死不赦。”這也說明,商鞅重刑不止是針對普通老百姓的,而是全體秦國國民。

商鞅重刑的原因是什麼?商鞅真的是一個殘忍的法治者嗎? 第2張

太子贏駟,即後來的秦惠王

商鞅不僅是這樣想的,而且是這樣做的。公元前346年,太子贏駟觸犯了禁令,商鞅上奏秦孝公,要求對太子嚴懲。按照當時的法律,太子應該被處以黥刑。但由於贏駟是未來的國君,因此就由他的老師代他受刑。雖然太子沒有受罰,但“打狗也要看主人”,自己的老師受刑也是一種對自己的侮辱。

因此,我們能夠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商鞅施行重刑初衷是爲了減少犯罪,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護平民百姓的權益。而且商鞅施行重刑是針對全體國民的,即使是太子也因觸犯法律受到了嚴懲。

商鞅重刑的原因是什麼?商鞅真的是一個殘忍的法治者嗎? 第3張

商鞅變法

司馬遷沒有客觀評價商鞅

開頭已經提到,之所以我們會留下商鞅對百姓殘忍的印象與《史記》有關。司馬遷在《史記》中是這樣評價商鞅的:

商君,其天資刻薄人也。跡其欲幹孝公以帝王術,挾持浮說,非其質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將,不師趙良之言,亦足發明商君之少恩矣。餘嘗讀商君開塞耕戰書,與其人行事相類。卒受惡名於秦,有以也夫!

司馬遷爲商鞅定下了“天資刻薄”的總基調,這被後世文人所採納。司馬遷還將商鞅秉公執法的一些行爲看成是“少恩”的表現,比如懲治太子。司馬遷因此得出,商鞅被“車裂”而死是罪有應得。

商鞅重刑的原因是什麼?商鞅真的是一個殘忍的法治者嗎? 第4張

評價歷史人物當然不能僅看一本書,再看看《戰國策》是怎麼評價商鞅的:

期年之後,道不拾遺,民不妄取,兵革大強, 諸侯畏懼。然刻深寡恩,特以強服之耳。孝公行之八年,疾且不起,欲傳商君,辭不受。孝公已死,惠王代後,蒞政有頃,商君告歸。

《戰國策》客觀的記述了商鞅變法所取得的功績,即“道不拾遺,民不妄取,兵革大強”,“道不拾遺”顯然是一種好現象,是有利於老百姓的。而且《戰國策》還記載了秦孝公想把君主的位子傳給商鞅一事,這一方面說明秦孝公非常認可商鞅的才能,另一方面說明商鞅秉公執法惹了不少人,秦孝公很擔心他的安全。如果商鞅接了秦孝公的班,自然沒人敢動他。但商鞅感念於秦孝公的知遇之恩並沒有接受,這說明商鞅絕非司馬遷口中的“刻薄寡恩”之人。

秦孝公死後,等商鞅輔佐秦惠王穩固住王位後就選擇了辭官歸隱。商鞅辭官歸隱,顯然是意識到自己變法得罪了太多人,如果不急流勇退,日後恐怕難以善終。但由於商鞅在百姓中的聲望太高,秦惠王擔心自己的統治會受到威脅,最後還是將其除掉。

爲何司馬遷會對商鞅做出不客觀的平均,這可能和他對法家的態度以及自身經歷有關。司馬遷曾經對法家有這樣一番評價:

法家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則親親尊尊之恩絕矣。可以行一時之計,而不可長用也,故曰“嚴而少恩”。

在他看來,法家不分高低貴賤的做法,會斷絕“親親尊尊之恩”。雖然能起到一時的效果,但並不能走遠,也就是“嚴而少恩”。從這能夠看出,司馬遷是站在儒家這一邊的,他非常鄙視法家輕視禮治的做法。

商鞅重刑的原因是什麼?商鞅真的是一個殘忍的法治者嗎? 第5張

李陵

西漢雖然表面上獨尊儒術,但在司法上卻是“法家重刑”那一套。司馬遷由於爲投降匈奴的李陵辯護而遭受了宮刑,這使他更加痛恨法家。對於法家的代表人物商鞅,他自然也不會產生好感。

結語

綜上所述,商鞅雖然推行重刑,但根本目的是爲了“以刑去刑”,即通過嚴苛的刑法減少犯罪。商鞅在執法過程中對國民一視同仁,即使是太子也受到了他的嚴懲。之所以我們會留下商鞅對百姓殘忍的印象,這與《史記》有關。由於司馬遷崇尚儒家,所以對法家的做法非常鄙夷,再加上他的特殊經歷,自然會對法家代表人物商鞅做出一些不客觀的評價。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