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戰國名將李牧戍守邊關數年,爲何不敢正面迎戰匈奴?

戰國名將李牧戍守邊關數年,爲何不敢正面迎戰匈奴?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0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戰國名將李牧的故事,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李牧是趙國最後的長城,可惜這座長城不是被敵人從外部摧毀的,而是被自己人從內部推倒的。這不能不說是趙國的悲劇,當然對比一下廉頗的結局,就知道當時的趙國已經沒有明君,在這樣的情況下,秦國的離間計一旦實施,就沒有失敗的時候,說起來廉頗和李牧的死都和一個名叫郭開的小人物有關係。

戰國名將李牧戍守邊關數年,爲何不敢正面迎戰匈奴?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來說,這個貪婪成性的郭開加速了趙國的滅亡,當然這都是後話了。這裏還是講一講李牧和他破匈奴的那一戰。

李牧很長時間內並沒有參與諸侯間的戰爭,只因他從一開始就鎮守在趙國北部邊境,即代地地雁門郡,在這個地方領兵防範匈奴的入侵。李牧爲了能更好地守住趙國的邊境,因此要求有一定的自主決定權,相當於半獨立了。

他可以自主設置官吏,而當地的租稅也會歸於李牧的幕府,全部用作軍費。在這樣的情況下,李牧可以最大程度地按照自己的規劃來守衛邊境。

跟着他的士兵可以算得上是吃香的喝辣的,每天都會宰殺幾頭牛作爲伙食,吃飽了就練習騎射,當然他派人嚴密看管烽火臺,偵察兵也是很多,只要有任何風吹草動,他都要第一時間知道。但是令人奇怪的是,他又下了這樣一道命令:“匈奴即入盜,急入收保,有敢捕虜者斬。”

戰國名將李牧戍守邊關數年,爲何不敢正面迎戰匈奴? 第2張

這命令的意思很簡單,就是發現敵情之後,迅速上報,然後大家火速退進營壘中,只守不攻,如果有士兵違抗命令,則處斬。

最開始還真有違抗命令的,而李牧也真的直接處死,所以時間一長,即便士兵們都很不解,但是沒有人違抗命令,就是見到匈奴人來就趕緊退守,絕不進攻。這讓匈奴人也很納悶,難道這個趙國邊境的長官是個膽小的?

雖然有這樣的猜測,但是匈奴人也不敢貿然進攻,所以幾年下來,匈奴人數次想要入侵,但李牧就是不肯正面交鋒。匈奴人多數時候就只能啥也得不到的退回去。但時間長了,趙國的將士們也開始有怨言了,覺得自己遇到了一個膽小的將領,真是丟趙國的臉啊。

然後就有人將邊境的情況告訴了趙孝成王,趙孝成王責令李牧迎戰匈奴,但是李牧按兵不動,該吃吃,該下令退還是下令退,趙孝成王一氣之下將李牧調離了邊境,換上了別的將領。新將領到了之後,每次匈奴來犯,就出兵迎戰,但大部分時候都以失敗告終,如此幾次,趙國這邊損失很大,而邊境百姓也不堪其擾。

戰國名將李牧戍守邊關數年,爲何不敢正面迎戰匈奴? 第3張

趙孝成王一看,這還不如李牧在的時候,至少李牧在那裏,趙國這邊基本沒啥損失。所以他又下令讓李牧回到雁門郡,但是李牧託病不去,他可不願意去了之後再被召回來,如此反覆,誰願意做鎮守呢?而且這樣只會破壞了攻打匈奴的計劃。

在趙孝成王的再三要求下,李牧也提了自己的要求,就是“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自己在邊境要有決定權,趙孝成王這個時候自然不會再說什麼,答應了李牧,然後李牧重新回到了雁門郡。

回去之後的李牧還是那老一套,如此又是幾年,匈奴人也越來越覺得李牧就是一個膽小不敢開戰的主,而趙國這邊的士兵在閒了很久之後,早就憋着一肚子對於匈奴人的火氣,他們急於將這種火氣發泄到匈奴人身上。

所謂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李牧也覺得攻打匈奴的時機馬上就要到了,所以他開始爲即將到來的大戰作部署,首先就是訓練士兵。

戰國名將李牧戍守邊關數年,爲何不敢正面迎戰匈奴? 第4張

“乃具選車得千三百乘,選騎得萬三千匹,百金之士五萬人,彀者十萬人,悉勒習戰。”

這邊訓練士兵,另一邊,李牧讓境內的百姓都散出去放牧,似乎完全不在意匈奴人的到來,而匈奴人看到漫山遍野的牲畜和百姓,決定試探性進攻。匈奴人先挑選了一支小部隊去進攻,這一次李牧出兵了,但是很快就假裝敗給了匈奴,“狼狽”逃回營壘,而匈奴人截獲了數千人揚長而去。

這一次的戰爭,讓匈奴人真正確定了李牧確實是一個膽小的沒啥本事的將領,所以匈奴首領決定大規模進攻雁門郡,殊不知李牧早就在雁門郡爲匈奴人設下了天羅地網,出其不意將匈奴人包圍,“大破殺匈奴十餘萬騎”。

戰國名將李牧戍守邊關數年,爲何不敢正面迎戰匈奴? 第5張

李牧乘勝追擊,“滅襜襤,破東胡,降林胡,單于奔走。”此後趙國的邊境安靜了十幾年。這一戰是戰爭史上的一個典型案例,李牧軍中大部分都是步兵,而匈奴則全部都是兇悍的騎兵,在看似實力懸殊的兩軍交戰,李牧卻能取得勝利。

當然這種勝利絕不是偶然,而是李牧數年前就開始謀劃的一場勝利,他用數年的時間來增強趙軍的實力,更讓匈奴人成爲驕兵,所謂驕兵必敗,不是沒有道理的。李牧看似數年不敢進攻匈奴,實際上是在麻痹匈奴,讓匈奴人相信他李牧就是一個根本不值得關注的對手,再加上李牧善於出奇兵,取得勝利就是早晚的事情了。

這一戰之後,因爲趙國國內缺少良將,所以李牧被調回,開始對秦作戰,但最終還是中了秦國的反間計,郭開在趙王面前說李牧有謀反之心,以至於在大戰前,趙國換將,殺了李牧,廢棄了李牧的副手,而趙國的滅亡也緊跟其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