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唐穆宗剛登基時,爲什麼要減兵省錢?

唐穆宗剛登基時,爲什麼要減兵省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4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唐穆宗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我們都知道,穆宗之父唐憲宗立志削平諸藩,在杜黃裳、裴度、李光顏、李愬等賢相良將的協助下接連討定了數次藩鎮叛亂,並於814年—819年間相繼掃滅了南部的淮西鎮、東部的淄青(平盧)鎮,將其肢解分化,使其餘各鎮懾服,中央權威遠達河朔三鎮,實現了短暫的“元和中興”。

然而,憲宗自即位初年起即開始對藩鎮用兵,至持續數年的淮西削藩戰爭開始後,及819年朝廷對淄青李師道發起的征討,中央財政逐漸難以應付龐大的軍費。與此同時,憲宗本人早已開始沉溺於享樂之中,他煉丹、修宮,渴望長生不死,最後於820年被宦官所弒。

憲宗的猝然死去,留下了一個國庫空虛、內部不穩的朝廷,一方面,前朝的弊政正阻礙着新朝的發展,而貌似臣服的河朔三鎮其實也正蠢蠢欲動。如何解決這一尷尬局面,成爲了新天子唐穆宗的當務之急。

爲了緩解財政危機,穆宗在宰相蕭俛、段文昌、崔植及杜元穎等人的支持下,開始了“休兵偃武”的“消兵”之策。

在陳述“消兵”的詳情之前,我們插入一段插曲:

初,劉總歸朝,籍其軍中素難制者送歸闕庭,(朱)克融在籍中。宰相崔植、杜元穎素不知兵,心無遠慮,謂兩河無虞,不復禍亂矣,遂奏劉總所籍大將並勒還幽州,故克融爲亂,復失河北矣。(《舊唐書·穆宗本紀》)

劉總是唐憲宗時的盧龍節度使,掌領着唐帝國東北部的幽州盧龍鎮,擁有防邊的重任,其地理位置造就了盧龍鎮相對獨立於朝廷、河朔二鎮(成德鎮、魏博鎮)的特殊地位。可以說,盧龍是對唐廷來說最爲難啃,也“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

唐穆宗剛登基時,爲什麼要減兵省錢?

話說回來,劉總在穆宗即位後,突然請求卸去本可以世襲的盧龍節度使之職,併爲朝廷擬下了近乎“完美”的分化盧龍之策:

分盧龍爲三鎮,分別授“寬簡得衆”的張弘靖(朝廷文臣)、“知河朔風俗,而盡誠於國”的薛平(忠於朝廷的強藩軍閥之子)、“(劉)總妻族之親”的盧士玫(盧龍本土利益代表者)分別管轄。

這三個人選,可謂是劉總煞費苦心的成果,足以使各方都相對滿意,也使軍心更易安穩。而爲了更加徹底地執行這一策略,確保譁變不會發生,劉總還將麾下驍勇善戰、難以控制的大將朱克融等人送至長安,請求朝廷對其加以獎賞任用,賺得盧龍軍民的好感度。

可惜的是,朝廷對於劉總的良策,基本未予施行。不但未將盧龍分爲三道,反而只派朝廷代表張弘靖改任盧龍節度使,更糟糕的是:張弘靖的自大寬縱使其本人及其所代表的朝廷大失軍心。而對於在京的朱克融等,幾乎是冷漠擱置,使得他們不但未得分毫獎賞,“興沖沖來、忿窮窮去”。

言歸正傳。與此同時,朝廷之中,皇帝、宰輔都認爲“兩河廓定,四鄙無虞”,宰相蕭俛、段文昌順水推舟,開始反覆推銷自己的“太平之策”:

1、休兵偃武;

2、暗中允許各鎮士兵,每一百人,每年可以“逃死”離開。他們稱此計爲“消兵”。

其實,“消兵”這一削減軍隊的舉措,是時勢必然,遲早都要進行的。但或許是時機不對,或許是執行者的草率(我覺得這個原因是最主要的),這個初衷合理的政策,反而使得逃散的士卒聚入山中爲盜賊,威脅地方治安。

更嚴重的是:盧龍張弘靖被士卒推翻,朱克融篡權,使得河朔諸鎮再次陷入動盪。繼而的連鎖反應是成德、魏博的相繼叛亂割據,朝廷自此“永失河北”。

正是在河朔地區重燃戰火之際,潛入山中爲盜的士卒又給了唐廷一次沉重打擊。他們被叛將朱克融、王廷湊(成德鎮)等招攬至麾下,而對面的朝廷想要從各鎮抽調軍隊,才發現“消兵”之策造成的兵力不足的惡果。爲了擴充軍隊,朝廷開始徵募一些“烏合之徒”,如此情況下,財政更加緊縮,而前方大將備受牽制,又不能發揮全力,致使屢遭失敗。

最後,朝廷只得承認河朔三鎮的再次半獨立狀態。《舊唐書·蕭俛傳》對此總結道:“(朝廷)由是復失河朔,蓋‘消兵’之失也。”此言雖不能面面俱到,但也是一針見血的確論了。

書生誤國,自古有之。可以套用一句話:“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朝廷的幾位太平書生,想的的確沒錯,但他們不懂得時機的重要性,從而導致了一次或可避免的災難再次發生,影響唐朝晚期政局頗深,這不得不令人扼腕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