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歷史上的劉邦並不是人們想象的小混混 家境生活也算是殷實

歷史上的劉邦並不是人們想象的小混混 家境生活也算是殷實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6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歷史上的劉邦是什麼樣的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劉邦原名叫劉季,公元前256年出生在楚國中陽裏,就是現在的江蘇豐縣一帶。劉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平民皇帝,他和朱元璋的出身不同。朱元璋家境貧寒,後來又趕上饑荒,不得已出家當了和尚,其實是爲了混口飯吃。而劉邦的家境也算殷實,算的上小康水平。他也不是人們想象的小混混。

歷史上的劉邦並不是人們想象的小混混 家境生活也算是殷實

劉邦劇照

第一、劉邦的祖先當過魏國大夫,父親遠近聞名!

《漢書》記載:

漢帝本系,出自唐帝。降及於周,在秦作劉。涉魏而東,遂爲豐公。豐公,蓋太上皇父。其遷日淺,墳墓在豐鮮焉。

戰國末期,秦國的實力逐漸強大,齊、楚、燕、韓、魏、趙等六國開始衰弱,魏國爲了躲避秦之禍,將首都由安邑(山西境內)搬到了壽春(現在安徽境內),但東南方確是比自己實力強的楚國。魏國爲爭取地盤,與楚國發生了戰爭,但只奪得了淮北的一部分,其中就包含豐邑。劉邦的曾祖父叫劉清,在魏國擔任過大夫,祖父叫劉仁浩,擔任過豐公(豐縣的縣令)。劉仁浩生子劉執嘉(劉邦的父親)。到了劉執嘉這一代,由於連年的戰爭,家族已經衰落,但劉執嘉有經商頭腦,而且善於社交,與鄰居關係相處非常融洽。

歷史上的劉邦並不是人們想象的小混混 家境生活也算是殷實 第2張

劉太公劇照

關於劉太公爲人豁達、睦鄰鄉里的記載見於《史記正義》:

太上皇時悽愴不樂,高祖竊因左右問故,答以平生所好皆屠販少年,酤酒賣餅,鬥雞蹴踘,以此爲歡,今皆無此,故不樂。高祖乃作新豐,徙諸故人實之。太上皇乃悅。

太公年輕時候酤酒賣餅,鬥雞蹴踘生活過的有滋有味,也算是地方上的一個小人物。

歷史上的劉邦並不是人們想象的小混混 家境生活也算是殷實 第3張

劉邦劇照

第二、劉邦行俠仗義,家境還算殷實!

遊俠之風在戰國特別盛行,所謂遊俠,就是行仗義、任節氣,個人之間的交往基於恩情和“義”,重然諾,輕生死,用現代化來講就是哥們義氣,是男子漢間的友誼。

遊俠發自於民間,往往是政府統治的補充,遊俠認爲人生的目的,不在於金錢和享受,而是爲了兄弟情誼,更有甚者,是爲了國家和民族大義。

戰國時候的遊俠,多集中在四君子門下:魏國的信陵君、齊國的孟嘗君、趙國的平原君、楚國的春申君。我們熟知的荊軻、聶政、田光、專諸等人就是遊俠。在魏國,有名的遊俠有朱亥、侯贏(兩人幫助信陵君完成了竊符救趙這件大事)和張耳。

歷史上的劉邦並不是人們想象的小混混 家境生活也算是殷實 第4張

信陵君劇照

劉邦一生特別崇拜兩個人:信陵君和張耳,簡直可以用死忠粉來形容。《史記·魏公子列傳》記載:

“高祖始微少時,數聞公子賢。及即天子位,每過大梁,常祠公子。高祖十二年,從擊黥布還,爲公子置守冢五家,世世歲以四時奉祠公子。”

每次路過大梁,都要擊敗信陵君。劉邦在臨死前還下令讓五戶人家時代給信陵君守墓,並四時祭祀。

歷史上的劉邦並不是人們想象的小混混 家境生活也算是殷實 第5張

張耳劇照

張耳是劉邦崇拜的另一個明星,而且兩人經常來往。

《史記》記載:秦之滅大梁也,張耳家外黃。高祖爲布衣時,嘗數從張耳遊,客數月。漢王與我有舊故,而項羽又強,立我,我欲之楚。

劉邦曾經跟着張耳做遊俠,而且在張耳家一住就是好幾個月,兩人交往親密到啥程度,史書沒有更多的記載,但後來劉邦把自己唯一的女兒魯元公主嫁給了張耳的兒子,蕭何、張良、韓信,那麼多功臣,爲啥偏偏要把女兒許配給張耳的兒子?可見交情之深。

歷史上的劉邦並不是人們想象的小混混 家境生活也算是殷實 第6張

劉邦劇照

劉邦以一介布衣能得天下,和他的遊俠經歷非常有關係,最起碼培養了他善於忍耐、爲人大度、又審時度勢的人格魅力,這些都是當領導人必備的素質!

劉邦受信陵君和張耳影響,喜歡仗義疏財。憑良心講,劉邦在秦末起義,能有那麼多兄弟跟着他,除了有人格魅力外,也和他的行俠仗義有關。劉邦的朋友,很多地位都不高,樊噲是殺狗的、夏侯嬰是趕車的、周勃是吹喪的,如果沒有稍微殷實些的家底,這些窮苦百姓誰會跟着他玩呢?

歷史上的劉邦並不是人們想象的小混混 家境生活也算是殷實 第7張

劉邦劇照

第三、劉邦有一定文化修養,絕不是大老粗!

由於家境還算殷實,劉邦小時候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史記·韓信盧綰列傳》記載:

盧綰親與高祖太上皇相愛,及生男,高祖、盧綰同日生,裏中持羊酒賀兩家。及高祖、盧綰壯,俱學書,又相愛也。

劉邦與盧綰同年同月同日生,兩人小時候一起求學,還彼此照顧。

劉邦成年之後,遍訪各地名士,用時髦的話叫遊學。他最有名的老師就是前文所說的張耳。張耳是當時的賢人,曾經是信陵君的座上賓,幫助信陵君出謀劃策,能與這樣的人交往,證明劉邦的文化層次和思想境界不低。

歷史上的劉邦並不是人們想象的小混混 家境生活也算是殷實 第8張

劉邦劇照

劉邦在豐縣起義後,身邊聚集了很多儒生,張良、陳平、酈食其、叔孫通、陸賈等人,這些人都熟讀歷史、兵書,而且有出口成章的本領,假如劉邦寸丁不識,怎麼與這些人交流呢?

《史記》記載,漢三年,項羽圍攻滎陽,劉邦非常擔憂江山不保,便找來謀士酈食其商量對策,酈食其建議他分封六國後代,用了不少典故。劉邦瞬間明白,曰善。酈食其走後,張良又進來找劉邦談話。劉邦把酈食其的建議原封不動的告訴了張良,張良用八點來反問劉邦:

昔者湯伐桀而封其後於杞者,度能制桀之死命也。今陛下能制項籍之死命乎?

武王伐紂封其後於宋者,度能得紂之頭也。今陛下能得項籍之頭乎?

……

劉邦對這八點反問的回答都是“未能也”。回答看上去傻傻的,但假如沒有文化修養和歷史薰陶,能聽懂這些話嗎?

歷史上的劉邦並不是人們想象的小混混 家境生活也算是殷實 第9張

張良劇照

劉邦有兩首詩流傳於後世,一首是大家熟知的《大風歌》:

大風起兮雲飛揚。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這首詩是高祖還鄉後所作,躊躇滿志中有又對國家前途的擔憂。

歷史上的劉邦並不是人們想象的小混混 家境生活也算是殷實 第10張

漢初三傑:張良、蕭何、韓信

還有一首是《鴻鵠歌》:

鴻鵠高飛,一舉千里,羽翩已就,橫絕四海,橫絕四海,當可奈何,雖有矰繳,尚安所施!

這首詩是劉邦晚年所作,表達了對繼位者的憂慮,對朝廷政治鬥爭的擔憂。

兩首詩都不長,但充滿了感情色彩,而且被後世傳頌不絕,這是一個目不識丁的大老粗能幹出來的?

以上是關於劉邦家境和身世的一些探討,不足之處,請大家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