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唐玄宗饒了安祿山幾次?“安史之亂”是唐玄宗一手造成!

唐玄宗饒了安祿山幾次?“安史之亂”是唐玄宗一手造成!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唐玄宗饒了安祿山幾次?“安史之亂”是唐玄宗一手造成!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其實安史之亂的爆發是有一定預見性的,但唐玄宗並沒有當一回事。安祿山作爲安史之亂的禍首之一,他早年就曾犯下多次罪狀,但每次都逃過一劫,這才讓他有了反叛的機會。唐玄宗當了大半輩子的好皇帝,卻在最後時刻掉鏈子,也讓大唐盛世就此停滯,此後逐漸走向衰落。如果玄宗能夠早點處置安祿山,將藩鎮割據的源頭給掐死,或許唐朝各方面還會繼續上升,開創另一個盛世。

唐玄宗饒了安祿山幾次?“安史之亂”是唐玄宗一手造成!

1、偷羊未懲處,反認了養父

安祿山,體態巨肥,“營州柳城胡人也,本無姓氏,名軋犖山”,有名無姓,父親早亡,母親改嫁。如此一來,家中親人的關係也複雜起來,就兄弟而言,有同母異父,還有異母異父,大概是在這樣的家庭中過的不怎麼舒坦,“年十餘歲,以與其兄及延偃相攜而出,感愧之,約與思順等併爲兄弟, 冒姓爲安”。

十來歲,放在現在,可能還是什麼都不懂的毛孩子,但是安祿山已經和幾個小夥伴歃血爲盟,結爲弟兄,並且開始外出闖蕩了,果然是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幫孩子,在浪蕩社會的幾年中,因經常與各部族的人打交道,“解六蕃語”,熟稔六種部族的語言。有了這種語言優勢,安祿山這幫小夥伴找到了自己的職業------爲互市牙郎。

所謂“牙狼”,其實就是“掮客”,類似“倒爺”。

唐朝的官話是河洛音,和現在的閩南語差不多,雖爲官話,卻不是全國普及,各地有各地的方言。所以語言不通是常事,這給人們的交流帶來了一定的困難,比如契丹人、奚族人來到范陽做生意,若是彼此語言不通,這生意就沒法做了。安祿山等人,就是依靠語言優勢,幫人促成生意,從中收取佣金。

可能是會“蕃語”的人太多了,賺錢速度太慢,他便幹起了盜竊勾當。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後來一次偷羊事件,鬧到了幽州節度使張守珪那裏。

本來,張守珪是準備將他們亂棍打死的,安祿山求生心切,喊道,“大夫不欲滅兩蕃耶?何爲打殺祿山”?張守珪看着強壯的安祿山,細想一下,覺得似乎有理,就讓安祿山和他的發小史思明“同捉生”。

安祿山的壯實,加上史思明的騙術,這哥兒倆每次出擊都能“行必克獲”,非但保住了自己的命,還被“拔爲偏將”,走上了仕途。張守珪覺得安祿山驍勇善戰,就收爲養子,安祿山的人生仕途發生了重大轉變。

唐玄宗饒了安祿山幾次?“安史之亂”是唐玄宗一手造成! 第2張

2、領兵伐契丹,兵敗當斬,卻是升遷

走上仕途的安祿山深知,在猛人如林的大唐,若是自己沒點本事,就算是有張守珪這個養父護着,自己也不能走多遠。

在仕途升遷的前期,安祿山在戰場上非常拼命,屢立戰功,因此,累遷平盧兵馬使、平盧節度使、范陽節度使。

此時的安祿山,已經由當年的街頭小混混,變成了手握二十萬重兵的大唐權臣,對於目前的地位,他仍然不滿足。若要唐玄宗給予更大的恩賞,他必須立更大的功,這次,他把目光投向了契丹。

天寶十一年,安祿山從范陽、河東、平盧徵集六萬人馬,以奚族騎兵兩千爲先鋒,撲向契丹。大軍已經離平盧千餘里了,但安祿山繼續前進,星夜兼程三百里,“至契丹牙帳,契丹大駭”。部將何思德建議圍而不打,差點被安祿山殺掉,於是改爲硬攻。

適逢大雨,“弓駑筋膠皆弛”,唐軍兵器無法施展,關鍵時刻,奚族又反叛,與契丹兵合一處,夾擊唐軍,安祿山大敗,六萬士兵,損失殆盡,在二十幾個親兵的護衛下狼狽逃回師州。

此一役,折損六萬兵馬,大唐天威何在?按理說,安祿山能否活命都難說了,至少仕途是完了。

事情就是這麼出乎意料,雖損兵折將,安祿山卻是毫髮無損,沒有受到處罰,因爲,這個時候的安祿山有了新的依靠------楊貴妃,一個年齡比他還要小16歲的養母。

唐玄宗饒了安祿山幾次?“安史之亂”是唐玄宗一手造成! 第3張

3、屯糧圈馬,玄宗召見,成功逃離長安

貴妃以錦繡爲大襁褓,裹祿山,使宮人以彩輿舁之

安祿山、楊貴妃兩人皆以肥著稱於世,或許是相近相親的緣故,楊貴妃很是喜歡逗他玩兒,親自給這個義子“三朝洗兒”,還像模像樣的弄了個巨大的肚兜,安祿山這三百三十斤的肥體,想必是耗用了很多錦繡。

安祿山和楊貴妃打得火熱,但是和她的族兄楊國忠卻勢同水火。

楊國忠在歷史上沒留下什麼好名聲,對整個唐王朝也沒什麼建樹,但他屢次諫言安祿山必反,在這個事上他說對了。

天寶十三年(754年),安祿山在范陽以北構築雄武城,對外宣稱是防禦北部邊患,在裏面積存了大量的兵器、糧草,謀反之心開始暴露了。

能坐上盛唐的宰相位子,想必還是要會個三拳兩腳的。對於安祿山的動向,楊國忠自是瞭如指掌,於是向唐玄宗密報------安祿山將要謀反。

關於安祿山謀反的奏報,楊國忠說的太多了,唐玄宗或許心裏還自鳴得意,要的就是將相失和,這樣江山才能永固。可這次,楊國忠把他囤積兵器糧草的事情說了出來。

這種情況下,唐玄宗召見安祿山。

唐玄宗饒了安祿山幾次?“安史之亂”是唐玄宗一手造成! 第4張

安祿山的養母-----楊貴妃將楊國忠奏報及唐玄宗召見的目的泄露給了他,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安祿山放心大膽的赴長安“表忠”去了。“陛下擢臣不次,被楊國忠欲得殺臣”,一番哭訴後,不但讓唐玄宗更加相信自己的一片“赤誠”,還捎帶腳兒的賺了兩個官職----閒廄使、隴右羣牧。安祿山從中挑選出上等馬匹,進一步擴充了自己的實力。

出了長安後,安祿山日行三四百里,極速返回范陽。

人言反者,玄宗必大怒,縛送與之。

安祿山回去後,唐玄宗下令,再有人說他謀反,就將他送到安祿山處任憑發落。這是唐玄宗最後一次見到安祿山,在某種程度上講,也是最後一次避免安史之亂髮生的機會,但唐玄宗沒抓住。等到來年,唐玄宗想賜婚安祿山的兒子安慶宗,被安祿山拒絕了,幾個月後,安史之亂爆發,旗幟上繡着“奉恩命以兵討逆賊楊國忠”。

小結

三次罪行,一次比一次嚴重,皆被安祿山成功躲過,隨着他實力的增強,其破壞力也越來越大,終於對開元盛世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

這個腹垂過膝的義子,於國,毀滅的是大唐盛世;於私,奪走了楊貴妃的性命。馬嵬驛下,唐玄宗抱着冰冷的楊貴妃,老淚縱橫,或許他在想,爲何當初沒聽楊國忠的話?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