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高瓊:歷史上最幸運的囚犯,從強盜變成大將

高瓊:歷史上最幸運的囚犯,從強盜變成大將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8.8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高瓊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01

五代後周,安徽亳州,蒙城。

城門下,午時三刻。

將有一個犯人被斬。

官府判的是凌遲處死,也就是一刀一刀的割肉,直至切成肉餡。

腳上戴上腳鐐,脖子上了枷板。

這個犯人只能一步一步的挪動,衙役們幾乎是拖動着他,才慢慢把他拽到了城門下的行刑之地。

這個犯人,是蒙城一帶的著名強盜,殺人放火,搶劫客商,無惡不作。

官府屢次追捕,死了好幾個捕快,才勉強抓住他。

天上,烏雲滾滾,雷聲陣陣。

城門下早就聚集了看熱鬧的人。

眼看到了開刀問斬的時間。

突然之間,一道閃電從城門上掠過,隨即瓢潑大雨傾盆而下。

蒙城,從沒有下過如此大的雨,又如此猝不及防。

人們紛紛找樹下避雨,劊子手的雙眼已經被暴雨矇住,他不得不放下了刀,去抹滿臉的雨水。

暴雨之中,披頭散髮的犯人突然仰天大喝一聲,用盡平生之力,帶着枷鎖撞向城門。

枷鎖居然被他撞斷了,然後,他又撿起石頭,快速砸斷了腳鐐,怪叫一聲,縱身而去。

從此,消失了身影。

劊子手,嚇呆了。

高瓊:歷史上最幸運的囚犯,從強盜變成大將

02

這個類似於電影橋段的鏡頭來自於《宋史·高瓊傳》,絕對是真實的現場記錄。

這個犯人名叫高瓊,高瓊父親和爺爺都是當時的政府官員,可他爲什麼會淪落到強盜?

他後來又跑到了哪裏呢?

高瓊的爺爺叫高霸,是燕地人,當時屬於契丹的國土,高霸成爲遼國的外交官,負責與南唐的外交聯絡。

遼國和南唐,一南一北,都是後周的鄰居,也都是後周的敵人,這兩個國家,就有了共同的語言。

一次,高霸再次出使南唐,爲了儘快磨鍊和提拔兒子高乾,那次他帶上了兒子一起。

沒想到,意外發生了。

父子二人,走到後周地界的時候,遇上了殺手

高霸被殺身亡。

大遼國外交官被殺,這在當時是一件非常嚴重的事情,處理不好就是一場戰爭。

當時,無論是後周還是南唐,都惹不起遼國。

可是,三方經過多次調查,也沒有調查出什麼結果,最終成了懸案。

不了了之。

據後來的解密資料,此事爲南唐所爲,目的是爲了激化後周與遼國的矛盾,以便自己漁翁得利。

高霸死後,高乾帶着父親的使命,來到南唐交涉,並追查兇手,由於一直沒有結果,就再也沒有回北方草原,住在安徽亳州的蒙城一帶。

他後來也有了兒子,那就是高瓊。

高瓊自小性格頑劣,兇狠狡猾,驕橫霸道,那一帶的孩子們都怕他。

加上處於亂世,戰火連綿,人們流離失所,根本沒什麼仁義道德可講,那是一個崇尚暴力的時代。

到了柴榮登基之後,天下逐漸太平,社會秩序慢慢安定。

但高瓊依然是殺人放火,搶劫客商,終於被嚴懲,演出了本文開頭那驚悚的一幕。

幸好他遇上了那一場暴雨,趁着劊子手和捕快那一瞬間的忙亂,逃出生天。

這一跑就是十年。

03

這十年間,他先是隱身草莽,在江湖間混口飯吃。

之後,加入了軍隊。

十年之後,他已經是殿前都虞候王審琦手下的一名中年將領了。

殿前都虞候王審琦是後周時期掌管禁軍的副首領之一。

殿前司是國家軍隊中最精銳的部隊,是柴榮北擊遼國、北漢,南攻南唐、吳越的本錢。

這支軍隊的首領是殿前司點檢趙匡胤,而王審琦則是趙匡胤的拜把子兄弟之一,他們十個人稱爲“義社十兄弟”。

如今,高瓊則是王審琦手下最得力的將領,最勇敢,最不惜命。

因爲他的命本來就是在大雨中撿的。

趙匡胤陳橋兵變,王審琦是主要支持者之一,也是趙匡胤最親近的軍官之一。

趙匡胤當了皇帝,就讓他弟弟趙光義做開封府尹, 管理首都。

趙光義早就欣賞高瓊的勇敢,就找王審琦,把高瓊要過來,做自己的護衛官。

04

人的一生,運氣是必不可少的東西,高瓊的借調,時機非常之巧妙。

因爲沒多久,就發生了杯酒釋兵權,包括王審琦在內的這幫手握重兵的 “義社十兄弟”,統統都退休去享清福了,而高瓊的新主人,趙光義,卻漸漸走近國家軍隊的中樞。

更沒有人能想到,他將是未來的宋太宗。

做了趙光義的私人護衛之後,高瓊做事越發小心了。

當時,趙光義的貼身護衛有好幾個人,分別是戴興、王超、李斌、桑贊等人。

高瓊和他們同吃同住,朝夕相處。

這幾名護衛,都是晉王趙光義精心選拔的。

其中和高瓊關係最好的是戴興。

戴興是開封人,身長七尺,號稱美髯公,有一臉漂亮的大鬍子,在雍丘一帶以擅長打架出名。

還有一個叫王超,河北趙州人,也是一個大高個,作戰勇猛,爲人卻很平和,與高瓊十分友善。

高瓊、戴興、王超、李斌、桑贊這幾個人,此刻雖默默無聞,但他們都將是宋太宗趙光義時期的軍隊主要領導。

當然,這是後話。

此刻,還是趙匡胤當皇帝的時候。

趙匡胤喜歡喝酒,喜歡和一幫兄弟們喝酒,自然,也少不了趙光義。

一次,趙光義喝多了,趙匡胤把他送到宮殿外面,高瓊、戴興、王超、李斌、桑贊等一班護衛立刻上前,有的攙扶趙光義,有的牽馬墜蹬。

一幫彪形大漢忙前跑後,讓酒醉中的趙匡胤一愣,看了看他們,對趙光義說道:“老弟啊,你這幫人不可小覷啊。”

趙匡胤便派人送了賞賜,專門賞給高瓊這幾個護衛。

我們平時總不理解什麼叫帝王之術,趙匡胤這個做法,就叫做帝王之術,其中深意,可以慢慢咀嚼。

首先,我們知道,帝王家是沒有民間之中兄弟、父子那種親情的,趙匡胤以這種方式表示,弟弟趙光義身邊有這麼幾個厲害的扎手人物,趙匡胤還是有一點介意的。

其次,他以自己皇帝之尊,賞賜給弟弟保鏢禮物,一方面,是要弟弟知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另一方面,又要讓這些人感激不盡之餘,知道哪個纔是他們真正的主人。

05

北宋初年的軍隊,傳承於五代。

根底是李克用、李存勖的沙陀軍隊,從作戰經驗到軍隊紀律一直從李嗣源、石敬瑭、劉知遠那個時候沿襲下來,鼎盛於柴榮、趙匡胤時期。

在柴榮時期,這支軍隊已足可以統一天下,收復燕雲十六州。

柴榮早逝,趙匡胤繼承下來。

由於有了十幾年的物資積累,後勤體系的健全,以及柴榮和趙匡胤的反覆訓練,特別是柴榮和趙匡胤對水軍以及戰船、弓箭兵和弓弩等作戰器械的重視,諸兵種更加齊全,這支軍隊到了空前強悍的地步。

強悍到從南到北,縱橫天下的地步。

即使是以騎兵見長的遼國,面對這支軍隊,也進入戰略防守的態勢。

可惜的是,在趙匡胤輕鬆統一南方之後,準備北擊北漢和遼國的時候,突然發生了燭影斧聲事件,趙匡胤駕崩,趙光義登基,這支軍隊終於急轉直下,一瀉千里,從此背上了弱宋的稱號。

這支軍隊由強轉弱的分水嶺,就是高粱河之戰。

高瓊:歷史上最幸運的囚犯,從強盜變成大將 第2張

06

趙光義曾經是哥哥最重要的幕僚,在登基之後,自然繼續按原來柴榮、趙匡胤的計劃,進行下一步,收復北漢,收復燕雲。

經過三年的準備,公元979年,宋太宗北伐開始,以潘美爲主將,征伐太原,郭進率部在北石嶺一帶阻擊遼軍。

趙光義親率一部在鎮州,牽制幽州的遼軍主力。

高瓊,被提拔爲御龍直指揮使,負責弓箭兵、弩兵兩支軍隊,是精兵中的精兵,地位類似於如今的火箭軍。

其實,他的身份,從根本上說,還是趙光義的護衛,只是這次是率領軍隊護衛。

郭進,也是北宋初期的名將,趙光義任命他阻擊契丹人,可見其實力之一斑。

契丹人接到北漢的求救信件,就立即派遣南府宰相耶律沙爲都統,冀王敵烈爲監軍,率兵援救北漢。

三月十六日,耶律沙來到白馬嶺,與郭進阻援部隊相遇,兩軍隔大澗對峙。

耶律沙搶先渡澗進攻宋軍。

郭進的作戰經驗非常豐富,他並不着急,一直等到契丹人渡河進程到一半的時候,才突然出擊,

契丹人大亂,郭進率軍勇闖敵陣,陣斬契丹人大將敵烈等5人,契丹人大敗而逃。

可惜契丹的北院大王耶律斜軫率軍救援,郭進才率軍回撤。

從此,契丹人再也沒敢援救北漢。

沒有了契丹人的援助,趙光義、潘美等人順手甕中捉鱉,北漢很快投降。

經此一役,趙光義信心大漲,他決定暫不封賞士兵,直接進擊契丹人的遼國,收復燕雲十六州。

第一場硬仗就是幽州。

遼國這邊,幽州的守將是遼國的一代名將,大名鼎鼎的韓德讓。

北宋這邊,趙光義以潘美爲主將,調度定國軍節度使國宋偓、河陽節度使崔彥進、彰信節度使劉遇、定武軍節度使孟玄哲四面分兵攻城。

趙光義,則率領高瓊等部駐紮在寶珠寺。

而此時,遼國的南院大王和北院大王都已經相繼到達。

遼北院大王耶律奚底與統軍使蕭討古等軍在幽州的城北屯紮。

遼南院大王耶律斜軫則駐紮在得勝口。

剛開始的時候,雙方都僅僅進行一些試探性的進攻。

直到6月26日,趙光義親督衆將進兵,發起攻擊。

遼軍被擊敗,後撤了幾十裏地。

6月30日,遼景宗耶律賢再次派出南府宰相耶律沙以及名將耶律休哥統帥契丹精銳部隊救援幽州。

7月6日,這是趙光義終生難忘的一個日子。

這一天,契丹援軍耶律沙、耶律休哥大軍來到幽州。

趙光義眼看只要這些援軍不絕,幽州城就不會輕易投降,便發動大軍,進攻耶律沙部隊。

雙方交戰的這個地方,便在是高梁河。

幾個月前,耶律沙剛剛敗給郭進,這一次還是有些膽怯,只是他不知道,此時郭進已經被趙光義的心腹田欽祚給害死了。

雙方激戰直到傍晚,耶律沙還是再次潰敗,但是,轉機出現在耶律休哥身上。

就在耶律沙敗退的時候,耶律休哥突然從側面出現,猛擊宋軍側翼。

由於天色已晚,耶律休哥的士兵都是手舉火把,高聲喊叫,宋軍忽然看到出現這麼多伏兵,軍心搖動,開始潰敗。

剛剛還在逃跑的耶律沙也翻身回擊,宋軍開始後撤。

混亂中,趙光義的屁股上被連續射了兩支箭弩,看到契丹人排山倒海的呼喝和攻擊,趙光義魂飛天外,倉皇逃跑。

聽到耶律沙和耶律休哥大喊,要抓住大宋皇帝,契丹士兵也紛紛朝他跑來...

趙光義立即吩咐,讓高瓊披上黃袍,讓皇帝的儀仗和旗幟也跟隨着高瓊,自己則脫下黃袍,拼命逃了。

高瓊領着皇帝的儀仗隊和旗幟,吸引着契丹人,朝另一個方向撤退。

高瓊的部隊是弓箭兵和弩兵,一陣弓箭和排弩射過去,契丹人根本無法靠近。

所以,撤退得很從容。

敗退的這些將領也隨着軍旗過來,卻發現軍旗下是高瓊,沒有皇帝,皇帝在哪裏?

高瓊也不知道,只知道皇帝中箭逃跑。

羣龍無首,幽州城中的遼軍守軍也發起了攻擊,宋軍只得四散奔逃。

諸將連夜南退,大家爭道奔走,潰不成軍。

遼軍則繼續追擊,一直追到涿州城下,獲得兵器、符印、糧草、貨幣不可勝計。

經此一戰,從柴榮到趙匡胤,歷經多年訓練的、未嘗敗績的北宋軍隊,就慫了。

大家還記得高平之戰吧,柴榮在兵敗如山倒的劣勢下,率領趙匡胤勇敢地衝向敵陣...

那之後,後周軍隊脫胎換骨,成爲一支無敵之師。

而趙光義,應了那句老話——主將無能,累死三軍。

在評書《楊家將》裏面,開頭沒多久就是血戰金沙灘,楊家的老大楊大郎因爲和宋太宗相似,代替宋太宗做了替死鬼,其實,就是取材於高瓊的這一段經歷。

次日,也就是7月7日黎明,東方的天空剛剛升起紅色朝陽。

屁股中箭的趙光義趴在驢車上,帶着幾個孤零零的手下,逃跑到了涿州城下,一看沒人,就沒進城,繞過城繼續逃跑。

看樣子確實是嚇得不輕。

高瓊很快追上了趙光義,還帶來了一個消息,幾乎把趙光義嚇死——武將們率領士兵都在涿州城呢,而且,由於找不到皇帝,已經開始準備儀式,讓新皇登基。

這個即將登基的新皇帝就是趙匡胤的兒子,趙德昭。

這如同晴天霹靂。

趙光義假裝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只是命令殿前都虞侯崔翰前去涿州城,通知大家按秩序撤兵。

只留下崔翰與定武節度使孟玄哲屯兵定州,河陽節度使崔彥進守住關南。

其餘人都跟他回家去了。

07

高梁河戰敗的最初那段時間,是趙光義權力最脆弱的時候,脆弱到隨時會被趙匡胤長子趙德昭和三弟趙廷美代替。

他必須做點什麼。

沒幾天,趙匡胤的大兒子趙德昭就被逼自殺了。

然後,那一班護衛隊,高瓊、戴興、王超、李斌、桑贊等人,開始紛紛走向前臺,擔任軍中要職。

高瓊,被任命爲天武軍都指揮使,也就是步兵首領。

兩年之後,再次任命爲神衛左廂都指揮使,也就是京都開封的衛戍部隊的首領。

李斌和王超都被任命爲爲御龍直副指揮使,禁衛軍的首領。

戴興則是御龍弓箭直指揮使,升爲都虞候。

甚至,連戴興的親戚都獲得了榮升。

有一天,趙光義問戴興:“你家都有什麼人啊?都是做什麼的啊?”

戴興說:“臣的父親叫戴延正,哥哥叫戴進,都是農民,在家種田。”

結果,第二天,趙光義就任命戴興父親戴延正爲衛將軍,沒多久封爲天武軍使。

高瓊:歷史上最幸運的囚犯,從強盜變成大將 第3張

08

七年之後,也就是雍熙三年(即公元986年),趙光義開始了雍熙北伐,意圖再次收復燕雲十六州,以此一雪前恥。

除了安排曹彬、潘美、楊業,田重進等人擔任主要統帥之外,他還從外地召回了高瓊,任命他爲馬步軍都軍頭,兼任薊州刺史、樓船戰棹都指揮使,率船千艘趕赴雄州,自滄州出海,北攻平州(今盧龍縣),連克秦皇島、錦州等地,後又築易州城。

只是,滄州這邊並不是主要戰事發生地,高瓊也就沒有遇上什麼強敵。也沒有什麼大的戰鬥。

......

雍熙北伐,宋軍再次大敗,從此再也無力主動攻擊遼國。

一代將星曹彬、潘美自此星光黯淡,楊業則戰死。

宋初的一批名將,也都晚節不保,各自背鍋。

尤其是潘美,更是淪落成了大反派。

而高瓊、戴興、王超、李斌、桑贊等人,成爲了帝國的第二代將領,各自前往前線。

高瓊的升遷甚快,到了端拱二年,也就是989年,他已經是侍衛步軍都指揮使、領歸義軍節度使。

並且爲了實際掌控軍隊,趙光義將之派出到山西,爲幷州馬步軍都部署。

當時在山西的,是名將潘美,而高瓊因爲是節度使和馬步軍都部署兩層官職,其位置已經在潘美之上了。

只是高瓊爲了表示謙虛,自願降低在潘美之下。

由此可見趙匡胤時期的名將淪落速度之迅速。

待到趙光義駕崩,宋真宗繼位,此時,開國元勳大都退隱或者去世。

高瓊因爲長期統領軍隊並在戰爭的一線與遼國作戰,逐漸成爲宋真宗依靠的軍隊主要領導。

公元999年,遼國蕭太后率領韓德讓耶律休哥等文武大臣再次進攻北宋。

這一次,北宋方面的守將是鎮州、定州、高陽關三路行營都部署的傅潛,這個傅潛曾經是一名猛將,可是對於遼軍,他有些膽怯,也可能是想等待時機。

總之,契丹人一路南下,傅潛既不出戰,也不協防友軍,這讓宋真宗又驚又怒,趕緊派出自己的守護神,高瓊。

高瓊單騎進入高陽關,宣佈罷免傅潛,直接押解進京,自己接管一切事物。

然後,統領諸軍,擊敗了遼國軍隊。

當時功勞最大的是遂城守將楊延昭,是他死死擋住了遼國的進攻。

高瓊才得以率領其他部隊從側面擊潰遼軍。

楊家將的威名自此開始顯露。

戰事結束之後,高瓊回到了開封,宋真宗給他加封爲檢校太尉、忠武軍節度使,調京師任殿前都指揮使。

10

公元1004年,遼軍再次南下,這時候,高瓊的那一幫老朋友,王超、桑贊等人經過歷年的征戰,都已經各大軍區的統帥。

遼軍一路勢如破竹,接連攻破北宋許多城市,兵鋒直指開封。

宋真宗立即從各地調集精兵強將前去抵禦。

首先把李繼隆從開封家中請出,前往對遼作戰前線。

然後,將西夏防線的王超、戴興,桑贊也分別派到幽州、澶州一帶去阻擋遼軍。

遼軍的鋒銳部隊是蕭撻凜和蕭觀音奴二人,率軍首先攻克祁州。

蕭太后、韓匡嗣等人率軍與之會合,合力進攻冀州(今屬河北)、貝州(今河北清河)。

不久,就進軍至澶州,也就是現在的河南濮陽附近,距離開封已經只剩百十公里了。

首都開封的大殿上,羣臣還在爭論,有的主張遷都四川,有的主張遷都江南。

宰相寇準主張宋真宗御駕親征,但是受到了以王欽若爲首的一大批重臣的反對。

一大堆唾沫向寇準砸來,寇準抵擋不住,只得退下。

當他走出大殿的時候,正好遇上了高瓊。

曾經的強盜、殺人犯高瓊,如今已經是德高望重的軍中主帥,資格老,威望高。

真宗皇帝對待他,就像對待自己的父輩。

寇準想,如果高瓊同意自己的意見,宋真宗也得不得不聽從。

於是,寇準連忙拉住了高瓊,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結果,高瓊當即完全贊同:“我們大宋的皇帝,哪有不上前線打仗的,走,跟我回去找他們評理。”

一進殿堂,高瓊就舉起棒子大喝:“哪位說要遷都逃跑呢?先看我這個棒子答應不答應。”

剛纔差點用唾沫淹死寇準的這幫大臣,當即噤若寒蟬。

王欽若更是渾身發抖,默不作聲。

高瓊小步趨到真宗臺階前說:“宰相作爲文臣,一力主戰,乃我大宋之幸。此時,如果陛下能採納宰相的良策,親征前線,老臣將拼死保護陛下,可保無虞,而大敵可退。”

這個父親曾經的保鏢,如今也是自己的保護神。

聽到這一番話,真宗心中的慌亂消除了許多,終於做出決定。

這一年的11月,宋真宗率軍出征。

當時掌管天象和預測的司天監,給出了預示:日抱珥,黃氣充塞,宜不戰而卻。

到了韋城縣,大軍駐紮休息。

天氣寒冷,左右趕緊把準備好的棉衣拿出來,讓真宗穿上。

真宗說:“大家都這麼苦寒,唯獨我穿上棉衣,豈不是感受不到大家的處境,我還是不穿了吧。”

就這樣又行進了兩天,終於到達澶州。

此時,前線傳來捷報,契丹大將蕭撻凜被宋軍弩箭射死。

大家都很振奮。

寇準和高瓊要求繼續往前走,一直到前線,和作戰的士兵在一起。

許多大臣都有些害怕,畢竟,一旦契丹人攻擊過來,他們可不認得誰是尚書省,誰是中書省,他們只管殺戮。

他們也知道宋真宗膽怯,便趁機進言,還是到此爲止吧,別往前繼續走了。

就連擡着鑾駕的車伕也不想往前走。

只有高瓊和寇準堅持。

他倆一直陪在宋真宗旁邊,以免有人搗亂,特別是高瓊,拿着大棒在後面督促,誰敢慢一步,他就在後面打屁股。

宋軍行至一條大河,能隱隱看到河對面,契丹人的騎兵,成千上萬,佈滿荒野,黑壓壓一片。

大家都知道,一旦過河,再想退後,就難了。

此時宋真宗的勇氣也已經耗盡,要求停車,不往前走了。

高瓊連忙上去勸阻:“陛下若不渡河臨幸北城,北城的百姓如喪考妣。”

這句話屬於用詞不當,畢竟,高瓊不認字,經常亂拽詞。

旁邊有個大臣叫馮拯,一見高瓊出糗,終於逮住機會了,高聲喊道:“太尉無理,你這語法有錯誤啊。”

意思是說,老將軍,你太不講理啦。

大家都恨寇準拉出來這個又臭又硬的老傢伙,讓大家一起擔驚受怕。

高瓊說:“你看到前面這些契丹軍隊了嗎?我是不認字,但是,現在不是糾正我語法錯誤的時候。你既然說我語法不對,那你就寫一首詩,讓契丹人滾蛋!”

馮拯無語,其他人也都不再做聲了。

大軍過了河.

士兵們看到皇帝來了,都歡欣鼓舞,聲震九天。

此時的蕭太后和韓匡嗣,仔細分析了局勢,沒法再繼續堅持了,畢竟孤軍深入,本犯兵家大忌,加上主將蕭撻凜被宋軍擊斃,士氣低落,軍心渙散。

前進則受阻,背後又有宋軍環伺,腹背受敵,不如講和。

於是,便讓一個宋朝的降將王繼忠攜帶議和的信件,來到宋軍大營,要求講和。

經過幾番周折,澶淵之盟達成,宋、遼自此進入上百年的和平。

澶淵之戰,是高瓊晚年比較重要的一次出場,從那以後,他就逐漸淡出了軍隊。

默默消失於歷史的煙雲中,如果不是一個女子的興起,他也和戴興、王超、李斌、桑贊、王繼忠、傅潛等人一樣,很快就不被人所記起。

後來,他身體越來越差,兩年後病危。

宋真宗很想去看看他的病情,以感恩大宋曾經的保護神。

但是卻被王欽若阻止了,這個曾經被高瓊大罵的宰相,故意說:“天子問疾,是用來寵待勳臣的。現在高瓊沒有破敵的功勞,不應前往。”

那年冬天,即1006年冬天,高瓊病逝於開封。

享年七十二歲,獲贈侍中。

宋真宗爲了表示哀悼,輟朝兩日。

故事到此,本應結束。

然而,歷史的轉折性,卻經常讓人驚歎異常。

30年之後,高瓊長子高繼勳的孫女出生了,高繼勳給這個孫女取名爲高滔滔。

再過30年,高滔滔被封爲皇后。

元豐八年(1085年)高滔滔的兒子,宋神宗趙頊死後,立年幼的趙煦爲帝,是爲哲宗,高滔滔以太皇太后身份臨朝稱制,權傾天下。

她罷免了王安石變法的一幫改革派,起復了保守派司馬光等一幫守舊人士,恢復舊法。

司馬光這些人感激涕零之餘,不免爲高滔滔先祖——高瓊,大加宣揚。

以至於在民間的演義和傳說裏面,北宋的故事,除了《楊家將》《呼家將》之外,還有《高家將》。

在民間的《高家將》的演義裏面,高瓊名叫高君寶,娶了個妻子更是武功高強、大名鼎鼎,名叫劉金定。

敷衍出了好多戲劇曲目《殺四門》,《下南唐》,《雙鎖山》等等。

不僅如此,高家將的身影還出現在《楊家將》裏面,甚至一直延續到南宋的《岳家將》。

在岳家將裏面,排名第一的是大將高寵,用的就是高家槍法,只是槍調鐵滑車,最終被鐵滑車壓死,讓我們的童年無限惋惜。

試問下:

還有哪個死囚犯,有高瓊走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