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戰國時蘇秦的國家級反間行動,比臥底毒品集團更刺激緊張

戰國時蘇秦的國家級反間行動,比臥底毒品集團更刺激緊張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0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小編帶來的戰國時蘇秦的國家級反間計。

最近,一部網絡劇大火!沒錯,就是張一山主演的《餘罪》。該劇講述警校學生“餘罪“從一場特殊的選拔開始,進入了生活和社會矛盾之中,且在成爲一個臥底後遭遇各種驚險事件的故事。

片中的餘罪,在販毒團伙裏臥底期間,遭遇過一次次的驚險與刺激,多次差點丟了性命。當然,自帶主角光環的他,最終還是瓦解了集團,抓捕了毒販,然後光榮歸隊。

實際上,真實的臥底故事肯定要比電視中展現出來的還要刺激,而且最後可以像餘罪一樣完成任務活着歸來的人絕對是鳳毛麟角,大多數的“臥底”都是拿自己的命在賭。比起臥底販毒集團,國與國之間的臥底更加刺激,如果是在科技技術並不發達的年代,臥底出了事也沒辦法及時聯繫到“家裏”,只能自己隨機應變,還有被懷疑叛變的風險。

戰國時蘇秦的國家級反間行動,比臥底毒品集團更刺激緊張

戰國時的蘇秦就是這樣的一個臥底。雖然他成功的做到了一個臥底應該的做的事情,基本完成了自己的任務,但結局卻是死無全屍。

在羣雄爭霸的戰國時期,一批對政治形勢嫺熟、善於辭令和權術的文化人應時而生,史書上稱他們爲“縱橫家”。他們憑着過人的智慧和口才,說動國君而封侯拜相,這就是俗稱的“說客”。而蘇秦堪稱歷代說客中的佼佼者。

蘇秦錐刺股

一番“錐刺股”之後。蘇秦帶着滿腹的學問來到燕國,終於找到了適合自己的舞臺。在這個大舞臺上,蘇秦傾其所學,立誓要闖出個模樣來。上任之初,出使齊國,蘇秦利用自己的智慧,輕描淡寫幾句話、幾個來回,最後就說服了齊王,拿着十座城池回到燕國。回到燕國之後,燕昭王一看,這是大禮啊,不費一槍一炮,憑你的本事、口才,就把十座城池拿回來了,逐漸地開始信任蘇秦,蘇秦就在燕國贏得了一席之地。蘇秦在燕國贏得了一席之地,這個期間也有人挑撥離間,說蘇秦憑什麼去了之後,就把十座城池拿回來了,背後是不是有回扣?有什麼好處?

因此,蘇秦決定要與燕昭王來一次長談。在這次長談中,燕昭王透露自己的確想伐齊之心,在與燕昭王徹夜長談以後,蘇秦越發幹勁十足,爲燕昭王鞍前馬後越發上進。燕昭王看在眼裏,記在心裏,對蘇秦更是信任有加,這讓蘇秦春風得意,一掃往日陰霾,終於揚眉吐氣了一番。至於如何伐齊,蘇秦出了這麼個主意:

“西勞於宋,南罷於楚,則齊軍可敗。”(《戰國策》)。

燕昭王豈能夠忘記齊國給予的奇恥大辱?自己父親慘遭殺害,而燕國剛立的新君被剁成了肉醬,齊國的鐵騎踏過了燕國的整片領土,人民慘遭蹂躪,亡國之恨,燕昭王時時記在心裏。往事不堪回首,現實卻也同樣的殘酷,縱觀天下,自從各國相繼進行了變法之後,形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秦國日益強大,成爲唯一的一個超級大國,楚國一日一日被蠶食,不如往日,唯有齊國堪與秦國相抗衡,這樣的實力,燕國自然不是對手。

經歷了子之之亂,又遭遇了齊國的趁火打劫,雖然在位的燕昭王勵精圖治,對內改革,選賢任能,卻也不是一日兩日就能夠使燕國迅速崛起的。每每想及此,燕昭王不無嘆息,大仇未報,便一日不得安息。

最後,蘇秦提出要“陰出使於齊”。什麼是“陰出使”呢?就是讓蘇秦到齊國去,以間諜的身份做臥底,進入到齊國的高層,影響齊國的外交決策,削弱齊國的國力,實現“弱齊強燕”。

蘇秦在入齊使得齊宣王無償送還燕國十座城邑以後,於公元前289年再一次踏上了出使齊國的道路。此時齊國的國君是齊湣王,他對蘇秦的印象不錯,蘇秦一入齊國便得到了優待。

做臥底,不容易,特別是帶着這種大國任務來的。他在做間諜這一生當中、主要從事外事活動當中,和這幾個人物打交道,應當說每一道關都是生死關。

第一道關是誰?就是齊湣王。長期爲燕國來到齊國做臥底、做間諜,天天要面對齊湣王,每一天不是面對生死考驗,每天不是拿一個生死牌,天天在是是非非關口當中、真真假假的關口當中,來回這麼遊走,可以講齊湣王就是最大的boss。

戰國時蘇秦的國家級反間行動,比臥底毒品集團更刺激緊張 第2張

第二道關口是誰呢?第二道關口面對兩個魔王、兩個魔鬼。蘇秦在齊國和兩個人接觸比較多,而這兩個人又非常危險,一個是孟嘗君,一個是李兌。孟嘗君是什麼人?孟嘗君在自己一憤怒的時候,可以毀掉整個縣城的人,殺人不眨眼,勢大力沉的人,報復心很重的人。李兌是什麼人?李兌敢於把自己的趙武靈王圍困宮中三個月,餓死他。他天天面對是這麼兩個人,黑白雙煞、絕命判官,左面是孟嘗君,右面是李兌,天天在他們兩個之間穿梭。這個情景是非常可怕的,簡直細思極恐。蘇秦就在這個過程當中,遊走於黑白雙煞之間。這個生死觀必須得過,這不是一般人的心理能夠抵抗得住的。這是面對的第二道關。

第三道關:那就是他效忠的君王燕昭王。他是爲了燕昭王來到齊國臥底的,但不管怎麼講他還隸屬於燕昭王,他們倆之間的關係仍然是君臣關係。老話講的好,伴君如伴虎,加上蘇秦這個人能力比較強,有些人也嫉妒他,經常在燕昭王面前說他的壞話,這使得蘇秦和燕昭王的關係就處於比較友好、同時又緊張之間。如何協調、平衡這些關係,蘇秦壓力非常大,也是面臨一個死神的考驗。可以講,蘇秦作爲一個非常偉大的間諜,就面臨這三道生死關。

他再次來到齊國時,朝堂上的局勢已經產生了變化。齊湣王上任不久便罷免了孟嘗君,作爲戰國四公子之首,孟嘗君的名氣那不是一般的大,況且手下聚集了一批生死門客,這些人中的多數大都是在落難之時被孟嘗君收留,孟嘗君好吃好喝的將他們待爲上賓,這是雪中送炭的恩情,他們必然是對孟嘗君忠心耿耿的,可謂是生死之士。

孟嘗君的行俠仗義爲他贏得了名聲的同時,更爲他帶來了實惠,好幾次能夠死裏逃生全賴於門客的相助,這樣一來,孟嘗君之名更是盡人皆知了。一個臣子,名氣大到超過了主子,這樣的臣子又有哪幾個君主能夠容忍?所謂功高蓋主,就這一點,孟嘗君就不能在齊國待下去了,更何況孟嘗君把持齊國朝政大權,使君權弱化,更是被齊湣王所不容的。所以,孟嘗君已無立足之地。

戰國時蘇秦的國家級反間行動,比臥底毒品集團更刺激緊張 第3張

孟嘗君把持大權時,一向主張與趙國交好,他這一走,他的政敵便登臺唱起了主角,齊同與趙國的關係走向滑坡,這正中蘇秦所願,事情已經開始朝着他預期的目標發展。

這日,蘇秦見齊湣王心情舒暢,便將蓄謀已久的計謀說了出來,兼併其他諸侯國無論對於哪個諸侯國來說都是樂此不疲的事情,在諸國中有些實力的齊國更是如此。齊湣王好大喜功,攻打宋國的提議自然是樂於接受的,但是,又必須有個合情合理的理由,這讓齊湣王陷入困境之中。宋國素來謹慎,不惹事端,總要找出個攻打它的理由來。

蘇秦早有準備,他搬出宋國君主來說事。原來,宋國的國君荒淫無度又暴虐不堪,雖身居高位,卻不謀其政,致使天下共憤。齊國若是在這個時候攻打宋國,不但不會揹負不義之罪,還會爲天下除害,這樣一來,齊國不但贏得了美名,還獲得了實際的利益,齊國稱霸中原也就指日可待了。

蘇秦攛掇齊湣王攻打宋國是爲了保全燕國。從地理分佈上來看,燕國在北部,宋國在南部,促使齊國的兵力攻向宋國,整個兵力的主力全部南下,這就使燕國整個國家安全。邊境這一塊來看都得到安全,這是把整個戰火由北方引到南方,保全燕國的很重要一個謀略。

公元前288年,在蘇秦的策劃和鼓動下,齊國就開始進攻宋國。此時,跟宋國關係不錯的秦國很不高興。於是秦國就向齊國發難,齊國國君齊湣王因此非常緊張。

蘇秦已經料到齊湣王的顧慮,心中早就有了應對之策。這盤棋正朝着蘇秦預料的方向一步一步前進,每一步他都已經想到,一個小小的宋國不足爲懼,齊湣王害怕的是秦國,針對此,蘇秦再獻上一計。

蘇秦的計謀是聯合各個諸侯國共同抗秦,這正是公孫衍合縱政策的延續,蘇秦一生事業的巔峯也因爲合縱而成就。拿不定主意的齊湣王一步一步被蘇秦牽着鼻子走,蘇秦的每一個計謀讓人無不叫絕,當蘇秦提出聯合各個諸侯國共抗秦國的計劃時,齊湣王連忙拍手稱好,削弱秦國正是齊國好幾代人所求,若能夠由齊湣王親手完成,那歷史上必然有他濃重的一筆,想及此,齊湣王怎能不興奮?

最終,蘇秦憑藉着發揮自己傑出的外交才能和智慧,終於使這幾個國家聯合在一起。這就是歷史當中著名的“五國攻秦”。公元前287年,齊、趙、魏、韓、燕五國組成的聯軍開始攻秦,但是,五國同牀異夢、各有打算,進至河南滎陽、成皋之時,即相互觀望、不肯首攻。此時,秦國爲了破壞五國聯盟,主動與魏國、趙國和好,五國聯軍尚未交戰,即告瓦解,五國攻秦計劃宣告破產。

其實,這纔是蘇秦的真正目的,讓秦國與齊國的矛盾上升了不少,雙方矛盾衝突進一步劇烈化。

然而,遊走各國之間的縱橫家也有失足的時候,畢竟臥底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的。

戰國時蘇秦的國家級反間行動,比臥底毒品集團更刺激緊張 第4張

五國謀秦,是讓秦國和齊國發生對決,但反過來說,間接地壯大了齊國的實力,所以必須改變這個局面。他想盡辦法,想這五國內部,促使有一些國家,特別是三晉國家能夠再來對抗齊國。蘇秦就鎖定一個人——孟嘗君。孟嘗君原來就與齊國有過節,就想找機會報復齊國,蘇秦把這個計劃一談之後,孟嘗君也心領神會。

蘇秦於是給齊湣王出主意,揹着趙國,祕密同秦國和好,藉此促使趙國反水。但這件事被趙國李兌提前知道了,於是蘇秦一踏入趙國,就成了階下囚。李兌是一個膽大妄爲之人,他連趙武靈王都敢殺,更何況是蘇秦呢?所以蘇秦此時面對着巨大的生死考驗,好在李兌只是限制了蘇秦的行動自由,卻沒有限制他與外界通信。於是,蘇秦連忙向他最信任的燕昭王發出了兩封求救信。

頭封信,蘇秦向燕昭王表明自己身處險境,希望可以救他,捎帶着還說了些表明忠心的話。但燕昭王礙於趙國的關係,不希望因此燕趙之間出現不愉快,就淡淡的說了句忍着。

蘇秦收到這個信之後很受傷,又寫了第二封。這第二封信,就透露了兩個信息。一個信息是這個時間齊國和趙國正在進行祕密交易,這什麼祕密交易呢?這個期間齊國派了一個人,這個人叫公玉丹。這個人是代表齊國來的,他許諾趙國給他蒙邑,也就是河南商丘附近,藉此表明我齊國和趙國關係還是比較好的。

這就意味着齊國和趙國的關係將有一個變化,如果它倆關係一好,那燕國很有可能造成重大損失,我蘇秦現在還在趙國,將想盡所有的辦法阻止公玉丹把這塊土地能夠獻給趙國,破壞兩國關係,唯獨我蘇秦能做到。燕昭王權衡利弊關係,認爲蘇秦的作用還是很大的,現在不能死,所以燕昭王以燕國的名義立即向趙國派了兩個人,就釋放蘇秦問題雙方開始談判。

齊國方面此時也開始派人交涉,加上燕國的壓力,李兌怕在這樣下去,兩個國家都得罪了,只能釋放蘇秦。

這次的遭遇讓蘇秦驚得一身冷汗,做臥底,確實要隨時準備犧牲,而且這種威脅不僅僅是來自臥底的國家。

在實施“五國攻秦”的過程中,齊國曾經兩次攻打宋國,但都鎩羽而歸。現在,蘇秦給齊湣王開出了一劑藥方,就是秦國跟魏國打,齊國跟宋國打。在蘇秦看來,如果這樣發展下去必然會損耗齊國、秦國的實力,這樣就會對燕國有利。可是,一個突發事件改變了這一切,並導致蘇秦第二次入獄。

原本的想法是好的,秦國跟魏國打,齊國不干涉,同時齊國跟宋國打,秦國也不干預。但是後來魏國認輸了,主動跟秦國修好,那秦國就得管一管宋國了。於是蘇秦就來到魏國,企圖說服魏王不要跟秦國和好。但蘇秦背後這些計謀被魏國識破了,於是蘇秦第二次被抓。

戰國時蘇秦的國家級反間行動,比臥底毒品集團更刺激緊張 第5張

這個時候,他兄弟蘇歷出來救他了。蘇歷也是一個縱橫家,蘇歷跟魏王說,如果你繼續扣留蘇秦,就是告訴秦國你跟齊國的關係不好,這個時候秦國可能跟齊國就好起來,那就會過來滅你魏國了。被這麼一說,蘇秦最終被放了。

齊湣王在位時期,齊圍日益強大,南征北戰也越來越驕橫。自蘇秦成功離問了齊與秦的關係,齊湣王開始走上了獨自稱霸的道路,他先後率齊軍南敗楚相唐昧於重丘,在向西進攻三晉勢力,打擊其於觀津。接着,公元前287年,齊國合縱楚、三晉攻秦,在與秦國交手的同時,齊和趙、魏也在激烈地爭奪宋圍。爲了奪取宋國的控制權,齊國不惜與趙、魏大肆開戰,也因此悄然地消耗了國力。

公元前286年在奪宋之戰中。不甘失敗的趙國再次向齊國挑戰。不過,趙王儼然高估了自己當下的實力,被齊國又一次挫敗。此後,齊湣王第三次伐宋,此次孤立無援的宋國終於被齊國所吞併了,而齊國也因此失去了三晉和楚國的支持。蘇秦的幾次離間終於達到了目的。

自齊國打敗宋國之後,將自己的國土擴展至千里之外,一時間各路諸侯都對齊國表示臣服,秦、燕、三晉這些與齊相鄰的大國則是又眼紅,又覺可氣。齊湣王的行爲也愈加囂張,驕矜自滿,對內欺民而失民心,對外又多方得罪諸侯,齊國的政治局面迅速下滑,國勢岌岌可危。

公元前284年,燕昭王見齊國勢孤,蘇秦的目的達到,立刻任命樂毅爲上將軍,徵全國之軍力,聯合三晉和秦國,對齊國發動戰爭,一雪前恥。

因燕國與齊國北面接壤,五國聯軍從燕國出發,直插齊國北地。當時的齊湣王尚未得知蘇秦是間諜,以爲燕國跟自己的關係不錯,根本無須顧慮,還沉浸在驕奢淫逸的暖鄉當中,哪知道家門背後早已經被自己信任的人點着了一把大火。

戰國時蘇秦的國家級反間行動,比臥底毒品集團更刺激緊張 第6張

樂毅出其不意,攻其無備,令齊國頓時亂了陣腳。齊國在北方的駐兵非常少,遇到五國聯軍簡直不堪一擊,齊國北部各城接連失守。齊湣王見勢不妙,立刻任命觸子爲將,率領全國軍隊主力渡過濟水,向西進發以拒五國敵兵。齊國此時傾20萬兵力與五國20多萬兵馬在濟水之西展開決戰,在這裏發生了著名的濟西之戰。

由於齊湣王連年發動對外戰爭,齊國的兵馬其實已經疲憊不堪,全軍士氣低落,迎戰勢頭正旺的五國聯軍已經不利。但齊湣王卻不管這些,爲了迫使將士死戰,竟以“挖其祖墳、退敗則死”對將士們相威脅,使得軍營中人心惶惶,將士離心,全軍鬥志消沉。這樣的兵馬與樂毅交手,無疑是要敗的。不出所料,齊軍與五國聯軍剛剛交手便敗下陣來,觸子不敵而逃亡,一時間不知去向,副將達子只好收拾殘兵,退到了都城臨淄,屯兵於秦周以免臨淄被奪。達子沒想到樂毅會窮追一路,雙方激烈交戰,達子戰死,臨淄的第一道門被打開。

隨後,樂毅便率燕國兵馬,一舉進攻齊都臨淄,不久臨淄即淪陷了。燕昭王聽聞樂毅大勝的消息,欣喜若狂,立刻親臨濟上犒賞燕軍,封樂毅爲昌國君。而另一邊逃亡莒地的齊湣王恨燕王和樂毅入骨,偷偷向楚國求助。公元前284年,這一年成了齊國災難性的一年,也成了齊湣王客死他鄉的一年。楚國以助齊國奪回政權的名義佔領了淮北等大片土地,楚將淖齒則偷偷潛入莒,與齊湣王密謀合作,齊湣王不疑有他,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淖齒殺了。

此時的蘇秦呢?很遺憾,他沒有等到燕昭王來接他回去。公元前284年,在齊國的國都臨淄城的一個集市當中,人員涌動,很多人紛紛來到這個集市當中。他們要觀看一個非常殘酷的死亡儀式,這個死亡儀式就是車裂,而被車裂的就是蘇秦。

關於蘇秦死的原因,主要有這麼幾種觀點:

一個觀念就是《呂氏春秋》的說法。“齊大夫與蘇秦爭寵,使人刺秦,殺之”(《呂氏春秋》)當時齊國有很多大臣,和蘇秦在齊王面前互相爭寵,有人嫉妒他,派人就把蘇秦殺掉了。這是一種說法;

第二種說法是《史記》的說法,《史記》也強調蘇秦在齊王面前很得寵,齊王很信任他,於是有人也開始嫉妒他,也是派人就把蘇秦殺掉了。但是殺的過程當中,蘇秦沒有被刺死,而是身負重傷見到了齊湣王。但是殺人者已經逃逸了。蘇秦告訴齊湣王,眼看我是救不活了,我肯定死掉。但是殺我的人沒有抓到,所以你乾脆第二天把我在一個集市當中,五馬分屍。而且昭告天下,我蘇秦中爲什麼死呢?我是燕國派到齊國來的一個臥底,最後被你齊王發現了。你這麼一做的話,殺我那個人自然而然就會暴露出來。然後你把他抓住,替我報仇。

1973年,漢朝馬王堆重大考古發現時,有人專門搞了一個研究成果,叫《戰國縱橫家書》。有很多作者,對蘇秦的整個經歷、包括死亡情況。重新進行研究和考證,最後得出一個結論:這個結論和《史記》的說法、和《呂氏春秋》的說法,都不盡相同。他們認爲蘇秦之死,其實就是間諜罪暴露了。齊湣王發現了他是燕國的臥底,大怒。於是齊湣王把蘇秦在集市當中五馬分屍、車裂。

其實不管是因何而死,蘇秦終究還是沒有等到他光榮迴歸燕國的那天,而是死無全屍,對於大多數的臥底來說,也都時刻面臨着死亡的考驗,即便是在臨近完成任務的最後關頭,依然存在這種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