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歷史上四大戰神是誰?活得風光,死得憋屈!

歷史上四大戰神是誰?活得風光,死得憋屈!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0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歷史上四大戰神是誰?活得風光,死得憋屈!下面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在我國封建社會裏出現很多的英雄人物,他們在戰場呲碴風雲,讓敵人聞風喪膽,被大衆成爲戰神,對於身經百戰的他們來說,最好的歸宿就是戰死沙場,或者打敗敵人安享晚年。今天我們來介紹下面這四位戰神,他們的死法卻是相當不符合他們的身份。

歷史上四大戰神是誰?活得風光,死得憋屈!

四大戰神之一 薛仁貴——被自己的兒子誤射而死

薛仁貴,龍門(今山西河津)人,是個酷哥,自幼貧寒,習文練武,有臂力,善騎射長成務農武藝高強,善騎射。唐貞觀末年時要遠征高麗,644年,薛仁貴參加了張士貴(又是讓小說冤枉的好人)的部隊,張士貴部行至安地時,郎將劉君印爲當地武裝所圍,薛仁貴聞訊後,單槍匹馬前往營救,擊斬敵將,系其頭於馬鞍,降伏餘衆,救君印回營,第一次出手就勇冠三軍。645年4月,唐軍前鋒進抵高麗,不斷擊敗高麗守軍,6月,至安市,高麗莫離支遣將高延壽率軍20萬依山駐紮,抗拒唐軍。唐太宗視察地形後,命諸將率軍分頭進擊。

這時,薛仁貴自恃驍勇強悍,想立奇功,穿上與衆不同的白衣白甲,手持方天戟,腰挎兩張弓(裝酷)大呼陷陣,高麗將士紛紛倒伏,殺開一條血路。唐軍隨之繼進,高麗軍被打得大敗。這一戰看的李世民也非常高興,回師時道:“不喜得遼東,喜得虎將”。高宗在位時薛仁貴屢次擊敗高麗,契丹人。661年,以前的回紇首領婆閏死,繼位的比粟轉而與唐爲敵,薛仁貴率兵趕赴天山,回紇九姓擁衆十餘萬相拒,並令驍勇騎士數十人前來挑戰,先選數十驍騎挑戰,他張弓連發三箭,射殺三人將,其餘人懾於神威全都請降。

薛仁貴乘勢揮軍掩殺,九姓回紇大敗,所降全部坑殺。接着,薛仁貴又越過磧北追擊敗衆,擒其首領兄弟三人,軍中遂有歌:“將軍三箭定天山,壯士長歌入漢關。”後薛仁貴因敗給吐蕃人以及在任時因違法而被數次免職,最終又被朝廷起用,682年,突厥阿史那元珍反唐,他率兵出擊,在雲州遇敵。敵方問:“唐將爲誰?” 曰:“薛仁貴。”突厥人驚問:“ 我們聽說薛將軍流放象州已死,怎麼可能復活了?”仁貴摘下頭盔,突厥人大驚,下馬羅拜後逃跑。仁貴追擊,斬首萬餘級,俘2萬餘人。

薛仁貴作戰勇猛,並且善用奇兵,屢敗北方各族,還曾任安東都護數年管理朝鮮一帶,理政才能也是不錯的,不過殺戮過多,做官又玩忽職守,縱容手下,與演義中的人物相比武功並無多少誇大,人品則顯不足。不過他在演義中的結局更是窩囊,居然被自己的兒子誤射而死,不僅死不得其所,還讓他兒子背上一世罵名。

歷史上四大戰神是誰?活得風光,死得憋屈! 第2張

四大戰神之二白起——被自家主子坑殺

白起與李牧一樣,都是戰國四大名將。白起一生爲秦國打了30多年的仗,一共打下了70餘座城池殲滅了近百萬的敵軍,並且爲秦始皇統一六國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雖然白起生性殘忍,光是長平之戰就坑殺了趙軍40萬人。他的確該死,但是他可以死在敵人的手裏,卻被秦昭襄王聽取了小人讒言,將他治罪,白起一怒之下拔劍自刎。

白起出生的時候,秦國國力已經十分強大了,當野心勃勃的秦昭王制定了東進擊敗三晉圖謀天下的戰略,強將成爲秦國最需要的人才。秦昭王就是任用商鞅實行變法的國君,是一個年輕有爲的君主,也正是秦昭王讓白起站在歷史舞臺上。而真正讓白起一戰成名的是長平之戰,很少有人知道,這場戰役打得異常艱辛。長平之戰其實是一個消耗戰,開始趙國派出了廉頗駐守,而廉頗是個十分優秀的將領,他讓秦軍三年未能突破防線,秦軍損兵折將。趙國十分着急,趙國的糧食產量只有秦國的一半,它經不起持久戰的消耗,於是趙王鋌而走險,用趙括換掉了廉頗,其實趙括也是執行趙王的旨意。在趙王更換主將的同時,秦昭襄王也祕密更換了主將,白起奔赴前線領軍。

趙括不知道自己碰到了一個更厲害的對手,依然傲慢輕敵,而白起面對魯莽輕敵的對手採取後退誘敵的方式先將趙軍主力吸引到袋形埋伏圈,那裏有秦軍的主力,然後“分割圍殲”,讓兩側騎兵繞到趙軍背後突然襲擊,趙軍最後一道防線崩潰。而正面戰場上秦軍卻是一副節節敗退的樣子,求勝心切的趙括貿然採取進攻行動,趙軍終於陷入袋形陷阱裏。爲了突圍,趙括連殺八名都尉,又命數十萬趙軍從各個方向衝擊秦軍,但始終沒能突圍,糧道也被切斷了整整四十六天,陷入絕境。後一心突圍的趙括被射殺,趙括死後,四十萬趙軍以及沿途百姓降秦,沒想到白起中途使詐,讓45萬人被活埋坑殺,這讓趙國極爲震動,差點亡國,多虧信陵君“竊符救趙”,才讓趙國活過來,但也去掉半條命。三次戰役白起殺人何止百萬多,但真正讓他成爲“白屠夫”的,正是長平之戰。白起也遭到了報應,秦昭王因戰事不利遷怒白起,讓他自殺,他先是說:“我對上天有什麼罪過?讓我落得如此下場?”白起想了想說:“長平之戰,我本就該死。”說完自刎而死。

四大戰神之三 李牧——被追兵殺掉,死不得其所

或許是因爲《史記》是漢朝人寫的,所以對於春秋戰國時代的諸多名將的記錄就顯得淡化了。事實上,在春秋戰國時代,李牧是一個絕不被忽視的人物。戰國時代他是趙國對秦作戰最具戰功的將軍,廉頗趙奢皆不及他。李牧的赫赫功業是對匈奴的戰績上,此前的趙國一直受匈奴威脅。趙軍屢敗於匈奴,以至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知恥而後勇。趙軍從裝備和作戰方式上高度學習匈奴,建立了讓六國震驚的騎兵部隊。但騎射終非漢人所長。任趙國騎兵如何在中原縱橫馳騁,對匈奴戰爭依然是屢戰屢敗。畢竟,以騎兵對抗匈奴,對於當時騎兵戰法還相對幼稚的漢人來說,無疑是以己之短擊彼之長。

這種情況直到李牧戍守長城後才得以改變。本來李牧被髮配北疆,是趙王中了秦國反間計的結果。但感謝秦國的反間計,因爲李牧的到來,從此中國有了農業民族戰勝遊牧民族的第一個成功戰例。李牧真正意義上的與匈奴一戰只有一次,但僅僅是這一次,就打的匈奴幾乎十年不敢南下。此戰中李牧將孫子兵法的智慧發揮到及至,先是連敗五陣,丟棄牛羊輜重無數,將匈奴主力從他們擅長的草原引誘到漢人所擅長的長城外圍來進行決戰,並以示弱於敵的手段麻痹對手。

接着火速出擊,深夜集合人馬,夜襲匈奴大營,把那些在馬上縱橫的匈奴騎士在睡夢中殺死。同時重裝戰車包圍匈奴營地出口,以密如蝗蟲的箭矢射殺匈奴逃亡者。此戰打的匈奴主力幾乎全軍覆沒,幾年難以恢復元氣。更重要的是,此戰是漢族軍隊步騎車兵協同作戰的經典戰例,爲日後漢政權與匈奴作戰提供了可借鑑的範本。

可惜李牧下場不大好。事先已經知道趙王要殺他,單騎出逃,結果逃到半路居然被趙王派來的追兵追上並殺掉,死不得其所。如果李牧逃掉,肯定不甘心隱姓埋名,不知道哪一個國家會受益呢。事先已經知道趙王要殺他,單騎出逃,結果逃到半路居然被趙王派來的追兵追上並殺掉。

四大戰神之四 項羽——一代霸王死後被五馬分屍

項羽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蘇宿遷西南)人。項羽是武將世家,祖上是楚國大將項燕,他身長八尺有餘,力能舉鼎,天賦過人。少時書劍都沒學成,他叔父項梁責備他,他說:“書足以記姓名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體現項羽英勇的主要是鉅鹿,彭城,垓下三戰,前兩戰體現了項羽卓越的軍事天才和英勇氣概,而垓下一戰則造就了千古悲情的西楚霸王。

彭城之戰。劉項兄弟反目,劉邦借項羽殺主之罪名率五十六萬聯軍攻佔楚都彭城,聞訊後項羽又一次展現了他他的軍事天才,他親率三萬精兵回救彭城,晨時開始進攻,中午即大破聯軍,將劉邦所部擠壓於谷水、泅水之地。聯軍自相踐踏,被楚軍斬殺10餘萬人,聯軍餘部潰退,項羽又追至睢水,再殲聯軍10餘萬人,聯軍屍體塞滿河道,睢水爲之不流,楚軍將聯軍重重包圍,因風沙驟起劉邦乘才得以逃脫,其父及妻呂雉卻被楚軍俘獲。

以後項羽缺乏戰略和政治頭腦就顯現出來了,約劉邦單挑決天下,然後又放了太公呂后,與劉邦和議,劃界鴻溝。項羽依約東歸。劉邦卻聽從張良、陳平之勸,越過鴻溝,追項羽於陽夏,並邀韓信、彭越共40萬大軍與10萬楚軍決戰於垓下,結果項羽中韓信的十面埋伏,被圍垓下,夜聞四面楚歌,此時的項羽真是英雄氣短,兒女情長,面對美人虞姬,思念駿馬騅,有了千古絕唱《垓下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數闋,美人和之。項羽泣數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歌畢,虞姬爲了能讓項羽成功突圍,拔劍自刎。項羽騎着他的烏騅馬,乘夜率800騎突圍南逃。

歷史上四大戰神是誰?活得風光,死得憋屈! 第3張

天亮以後,漢軍有所察覺,劉邦派灌嬰率5000騎兵追擊,項羽走到陰陵迷失道路,陷入大澤。到了東城,僅剩28騎。面對漢軍,項羽自知難逃厄運,激發了項羽舉世的英勇,他對28騎說:“吾起兵至今八歲矣,身七十餘戰,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於此,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他又對屬下說:“吾爲公取彼一將”,項羽大喝上前,所向披靡,果然斬一漢將,他們突圍出去後,楊喜追項羽,項羽嗔目大喝,楊喜人馬俱驚,後退數裏。後來項羽再次爲漢軍包圍,項羽率軍再次殺入漢軍,再斬一都尉,殺百餘人,又突圍逃到烏江。

這時烏江亭長備好渡船催他渡江了,亭長說:“江東雖小,地方千里,衆數十萬人,亦足王也。” 項羽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爲!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把將烏騅馬送與亭長,令部下下馬和漢軍肉搏,項羽又殺敵數百,身重十數傷,看見漢將呂馬童,對其說:“你是我的舊部,我聽說劉邦懸賞千金,封萬戶買我的頭,我就送你個人情吧。”於是自刎而死,年僅31歲。漢軍搶奪項羽屍體自相殘殺者數十人,最後王翳等五人分了項羽的屍體,都被封侯。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