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春秋時期宋國弭兵運動的受益者到底是誰?

春秋時期宋國弭兵運動的受益者到底是誰?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1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春秋戰國時期有一段長達數十年的和平時期,這段時期的和平主要得益於宋國的華元和向戍。宋國等中原國家當年嚴重受到晉國與楚國稱霸的影響,國家常年處於戰亂之中,國力受到極大損耗,這些中原國家們最大的期望就是能夠得到一段時間的和平,可以保證國家的安定。宋國的華元歷經多年,在楚國與晉國之間來回斡旋,雖然取得一定程度的成績,但是中原諸國的共識並沒有最終完成,晉國與楚國之間的戰爭,依然在中原地區燃燒着。晉國與楚國事實上歷經百年的戰爭,也基本疲於奔命,而且國政常年受到主戰派系的干擾,國內的將軍們大多架空國內君主,國政也呈現動盪之勢,晉楚兩國均出現卿大夫與公族之間的權力之爭,其間延續數十年之久。

國內之亂與對外戰爭相與交叉,兩大強國的國力也是受到極度削弱。而在中原諸侯國努力耕耘和平共識之際,北方的齊國卻發生了烏餘叛亂事件。齊國廩丘守將烏餘帶兵偷襲衛魯宋三國,並攻破三座城池,將之作爲投降晉國的投名狀,希望成爲晉國公民。這個時候的晉國基本上也是國君與卿大夫權臣共同執政,趙氏的趙武掌握着晉國軍政大權,這位趙武也是較爲推崇和平共識的人物。在晉國同時與南方的楚國和東方的齊國兩線作戰之時,晉國雖國力有餘,但依然受到齊國人在背後的偷襲,齊莊公就曾經扶持晉國叛臣欒氏攻破過晉國城池。

春秋時期宋國弭兵運動的受益者到底是誰?

面對齊國叛臣烏餘的主動投誠,晉國如果乘齊國新君即位政局未穩,即便接納烏餘的投誠也是無可厚非的。錯就錯在這個烏餘自以爲能力超羣,居然以一個單單的邊境守臣的身份去攻打三大諸侯國,這就激發衆怒。在西方古老的敘事詩曾經記載過英雄用角質酒杯飲酒,就是用被害者的頭骨做成酒杯,表達的是一種勝利者的野蠻。烏餘顯然就是這種自以爲是的英雄主義者,而且烏餘的能力也的確非常超羣,三大諸侯國居然都沒有防止住其進攻,三座城池不日之間即被攻破。但烏餘的這種行爲嚴重破壞了周天子的禮制,更是破壞了這個時期的社會潮流,齊衛魯宋等國紛紛向晉國譴責烏餘的行爲。

晉國面對諸侯列國的來信,自然不可能熟視無睹,最終就選擇將烏餘拘押起來,並將衛魯宋的失地歸還給三國,以此向中原諸侯國示好。宋國的權臣向戍發現時機已到,便駕起外交的馬車,來回奔馳於晉楚兩國乃至更多的諸侯國,希望重新推行先輩華元沒有完成的事業。公元前546年的時候,諸侯列國基本達成共識,即在宋國召開弭兵會盟,廣發英雄帖,除了主要強國晉楚兩國外,西方的秦國,北方的齊國等國也都來到宋國參加會盟,就中原宋國等小諸侯國而言,這次會盟的目的是要結束百年征戰,還諸侯列國一個和平發展的時代,就晉楚等強國而言,這次會盟將爲兩國帶來更多的價值。

支持會盟的是晉國權臣趙武,爲什麼趙武會主持這次會盟呢?趙武即是當時最強之國晉國的第一權臣,其次在烏餘事件中處置得當,至少得到了衛、魯、宋、齊等國的支持,而且這場會盟本身不是爲了征伐之時,趙武爲樹立自身和平大使之形象,也願意主持這場會盟。在趙武的主持詞中,將晉楚秦齊視作可以匹敵的國家,互相之間的國力、戰力和人口等都在當時名列前茅,即便在周天子的眼中,這四大國家也是當之無愧的強國,因此這四大諸侯國即可免除互相朝拜的禮節。

春秋時期宋國弭兵運動的受益者到底是誰? 第2張

至於宋魯衛等中原小國,既然要受到這些強國之保護,就要給強國交保護費,在這場會盟上秦國暫處西方,與晉國之間的戰爭處於劣勢,無法與晉國爭奪盟主之位。齊國景公即位不久,國內正行改革之勢,也不願意與晉國稱霸。唯獨楚國,因與晉國打了百年戰爭,往往有勝有負不分彼此,參加這場會盟也就希望得到最大的利益。楚國人在參加會盟的時候,就沒有規規矩矩的穿禮服,而是在禮服中穿了戰甲,在會盟儀式上就威脅晉國,要與晉國共分中原盟主之位。趙武與晉國諸臣不料楚國竟然有如此打算,在逼迫之下也就只能承認晉國與楚國之間共享中原。自此而後,晉楚之間的稱霸戰爭暫告一個段落,中原地區也迎來了一段時間的和平年代。

那麼,晉國雖與楚國共享了中原,又是誰更在這次會盟中得利最多呢?當時的宋國是宋平公在位,這位國君也是經歷過各種宮廷內亂和外部戰爭,對和平的期待也是非常熱烈的,華元、向戌這兩大和平使者都在宋平公時代爲臣,就說明宋平公本身在某種程度上就是支持和平的。在這個時期的宋國頻繁與諸侯國結盟,相互之間比較穩固的就至少包括魯、宋、衛、鄭、陳、蔡、許、曹等國,而陳、蔡、許三國是楚國的附庸國,魯、宋、衛、鄭四國即是服用晉國的諸侯國。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