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張飛當初和劉備並沒有交情 張飛爲何甘願做小弟

張飛當初和劉備並沒有交情 張飛爲何甘願做小弟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2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張飛和劉備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本站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張飛初遇到劉備時,與劉備並無交情,張飛爲何甘心做劉備小弟呢?

張飛是粗中有細的大將之才。既然他粗中有細就說明,他有自知之明。自知之明是什麼?就是他不是一把手的材料,也就是不能當老大。何以見得?

第一、張飛缺乏大局觀和全局觀,他性格衝動,做事不顧後果。這樣的人做了一把手,容易造成難以挽回的巨大損失。

張飛屢次挑戰呂布,就可以看到張飛的爲人。張飛挑戰呂布,不論場合,不論局勢,就爲了過癮。張飛明明打不過呂布,但是爲了泄憤而不顧大局。

虎牢關,張飛大戰呂布有情可原是爲了救公孫瓚,也是爲了18路聯軍,是勇往直前的表現。但是,後來呂布投奔劉備時,就是因爲張飛的魯莽,呂布趁劉備不在,襲取了徐州。後來,呂布爲了對付曹操和袁術,安排劉備住在小沛,張飛又搶了呂布300匹馬,又一次惡化了劉備和呂布的關係。造成劉備和呂布翻臉,呂布大舉進攻劉備,使得劉備無家可歸,不得不暫時投奔曹操,過起了寄人籬下的日子。

還有最初劉備擔任安喜縣尉的時候,督郵前來視察工作。劉備因爲沒有錢送禮,督郵就準備遣散劉備,張飛又鞭打督郵,造成劉備沒有任何退路,不得不棄官回鄉。劉備的好幾次無家可歸都是張飛造成的。

張飛當初和劉備並沒有交情 張飛爲何甘願做小弟

第二、張飛缺乏深刻的思想力量,遇事只看表面現象,而不知道深思熟慮。

這個特點從關羽投降曹操的事情上就暴露無遺。關羽投降曹操實屬無奈。劉備對此雖然不滿,但是尚持有一定的保留態度,還是認可二弟的。但是,張飛則不問青紅皁白,對關羽恨之入骨,一見面就是又殺又罵的,深深地傷害了關羽。

當時是,關羽得知張飛佔領了古城,就高高興興地保護二位嫂子前去投奔。結果,差點死在張飛之手。《三國演義》第二十八回《斬蔡陽兄弟釋疑、會古城主臣聚義》是這樣描寫的:

關公望見張飛到來,喜不自勝。付刀與周倉接了,拍馬來迎。只見張飛圓睜環眼,倒豎虎鬚,吼聲如雷,揮矛向關公便搠。關公大驚,連忙閃過,便叫:“賢弟何故如此?”豈忘了桃園結義耶?”飛喝曰:“你既無義有何面目來與我相見!”關公曰:“我如何無義?”飛曰:“你背了兄長,降了曹操,封侯賜爵,今又來賺我!我今與你並個死活!”關公曰:“你原來不知,我也難說。現放着二位嫂嫂在此,賢弟請自問。”

接着二位嫂子給張飛詳細解釋了關羽投降曹操是爲了保護她們兩個。又告訴張飛,今特來汝南投奔劉備,張飛還是不信。

最後,好在有蔡陽像知時好雨一樣地趕來了。關羽一通鼓斬了蔡陽,張飛纔對關羽深信不疑。

這件事情真的好懸。如果,蔡陽不來追趕,或者關羽如果斬不了蔡陽,那怎麼解釋?張飛如何收場?

實際上,張飛稍微有點思想,在二位嫂子解釋清楚的時候,就應該立即轉變態度,迎接二位嫂子和關羽進城。

第三、張飛沒有戰略眼光。張飛不知道應該聯合誰,應該攻打誰,而且缺乏用兵的智慧。

曹操帶兵攻打徐州,劉備派人去向袁紹求救。此時,劉備應該固守待援。張飛卻建議晚上前去劫寨,造成劉備一敗塗地,只好投奔了袁紹。張飛自己也上山落草。

第四、張飛對屬下過分嚴厲,不施恩德,這是做領導尤其是一把手的大忌。

對於這一點,劉備曾提醒過張飛。

先主囑曰:“朕素知卿酒後暴怒,鞭撻健兒,而復令在左右:此取禍之道也。今後務宜寬容,不可如前。”飛拜辭而去。

見《三國演義》第八十一回《急兄仇張飛遇害、雪弟恨先主興兵》。

張飛的這一性格不但不能夠做統帥,反而因此還喪失了生命。張飛由於鞭撻部將範疆和張達,結果被二人仇恨,晚上趁張飛熟睡之機,刺殺了張飛。

那麼,桃園三結義,關羽和張飛爲什麼心甘情願地拜劉備爲老大呢?要知道,他們結義的出發點是很高的,要匡扶正義、興復漢室;上報國家、下安黎庶的。爲就是要轟轟烈烈地幹一番大事業的。也就是說,此時此刻的老大,就是未來的統帥。事實證明,劉備是他們三人之中最合格的統帥人選。爲什麼這麼說呢?

張飛當初和劉備並沒有交情 張飛爲何甘願做小弟 第2張

第一、劉備出身皇室,有不可替代的號召力。這一點就顯而易見了。後來就連漢獻帝都認劉備爲皇叔,就可以看到出身的重要了。劉備因爲是皇室身份,就可以名正言順地招兵買馬,而且容易使人聞風來投。劉備也可以名正言順地喊出興復漢室的口號,理所當然地維護漢家的統治。

劉備的這一身份也吸引了孫乾、糜竺、簡雍等很多名士來投。這一身份能夠使人產生無限的希望,也使大家在艱難困苦當中有一個無與倫比的精神支柱,才能堅持了下來,直到建立蜀漢政權。

毫無疑問,劉、關、張當時確立劉備爲老大是十分正確的選擇。

第二、劉備有海闊胸襟,能夠做到海納百川,廣羅人才。而且能夠做到知人善任。

可以說,劉備開始一窮二白,完全靠人才,靠衆人的支持。像孫乾、簡雍、糜竺等老班底;還有後來慕名而來的龐統;還有一見如故的趙雲等等都是因爲他的胸懷坦蕩、大氣磅礴而吸引來的。像諸葛亮在劉備三顧茅廬屈身相邀的誠意下,才決定出山輔佐劉備的。

諸葛亮加入劉備集團以後,劉備對諸葛亮充分做到了“用人不疑”,使得諸葛能夠完全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而且,劉備的總體戰略也是按照諸葛亮的構思開展進行的。

劉備對諸葛亮充分授權,而且對於關張等元老也耐心細緻地做好思想工作,使諸葛亮能夠迅速融合到集團中來,得以順利開展工作。這也是劉備集團能夠迅速成長壯大起來的主要因素。

第三、劉備具備白手起家、愚公移山的創業精神;而且篳路藍縷百折不撓。劉備還具備在困難面前不退縮;在逆境之中找優勢的艱苦奮鬥的精神。

劉備在安喜縣尉的位置上棄官不做從頭再來;在徐州被呂布背後下手,幾乎歸零;後來被呂布趕出徐州,無家可歸;消滅袁術後,又被曹操打敗,又一次變得一無所有,而且家屬也落入敵手;好不容易收服了汝南劉闢,結果又被曹操打得大敗,又一次窮困潦倒只好投奔劉表;好景不長,曹操猶如附骨之疽又打來了,劉備被投降了曹操的蔡瑁關在城外,劉備被曹操趕到了窮途末路。

一次次地跌倒,又一次次地爬起;一次次地無家可歸,又一次次地柳暗花明找到新的出路,最後終於地打下自己的江山。在那個百孔千瘡的東漢末年,劉備屢敗屢戰、不屈不撓終於大輅椎輪修成正果,建立了完全屬於自己的一塊極其寶貴的根據地。這也正應了那句話:“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第四、劉備以仁德爲本,以德服人,以德化人。是“衆之所助,雖弱必強”的典型。

劉備的仁德舉世聞名。劉備在擔任平原相期間,有一個刁民派刺客刺殺他。由於劉備以誠待人,刺客不忍心下手,最後告知實情而去。

黃巾軍攻打北海,太守孔融向各諸侯求救。很多大諸侯都不願意出兵,而劉備卻立即湊了三千人馬,並親自帶領關張去解救北海。

曹操攻打徐州,並揚言要大搞屠城。徐州太守陶謙向劉備求救。劉備兵力不足,就跟公孫瓚借兵並借到趙雲。劉備又率領關羽、張飛和趙雲一起前去解救徐州。後來,陶謙要把徐州讓給劉備,劉備堅辭不受,直到陶謙三次相讓,劉備纔在衆人的勸說中接受了徐州的牌印。

張飛當初和劉備並沒有交情 張飛爲何甘願做小弟 第3張

曹操攻打新野,劉備兵力薄弱,無力防守,就帶領新野和樊城十萬左右百姓逃難。路上,身邊的謀士和將領們都勸說劉備拋下百姓以加快行軍速度,劉備寧可與百姓同歸於盡,也絕不拋棄百姓。

劉備的仁德,使得張鬆主動獻上了益州的地圖;魏延與劉備從未謀面,卻主動投懷送抱;法正孟達等等也都因爲劉備的仁德而願意做內應;劉備取得成都以後對劉璋妥善安排等等都是劉備仁德內心的外在體現。

作爲一個最高領導,仁德是最寶貴的品質。仁德能產生巨大的向心力和號召力使得四方來投。仁德也是民心所向的關鍵。

關羽在曹操加官進爵而且禮遇空前優待的處境下,毅然掛印封金千里迢迢尋找劉備。我覺得這不僅僅是因爲關羽的義氣,肯定也是因爲劉備的仁德。

《長短經》雲:“設置官員,分清職責;委任職官,按職責成;喜好權謀,樂此不疲;寬厚待人,深得衆心;含垢藏疾,心胸寬宏;是爲君之本。

劉備是不是這樣做的?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