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揭祕中國古代帝王爲何喜歡對犯人用宮刑

揭祕中國古代帝王爲何喜歡對犯人用宮刑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0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古代中國,閹割術的淵源是相當久遠的。有證據表明,至遲在殷商時代就有了閹割男性生殖器的意識與行爲。當時的閹割術可能是將陰莖與睾丸一併割除的,秦漢時期的閹割技術已較爲完備,並已經注意到閹割手術後的防風、保暖、靜養等護理措施。當時施行閹割的場所稱爲"蠶室",《漢書*張安世傳》顏師古注曰:"凡養蠶者,欲其溫而早成,故爲密室蓄火以置之。新腐刑亦有中風之患,需入密室乃得以全,因呼爲蠶室耳。"大致相同的解釋見於《後漢書*光武帝紀》李賢注,所謂"宮刑者畏風,須暖,作窨室蓄火如蠶室,因以名焉。

揭祕中國古代帝王爲何喜歡對犯人用宮刑

網絡配圖

對於漢民族這樣一個十分重視子嗣和後世香火的民族來說,宮刑的目的並不僅僅在於摧殘受刑者的身體,還要讓他們終生受辱。

宮刑在古代既是一種刑罰方式,那麼自然有專門的人員執行。史載,戰國時期的秦國有所謂的“主腐者吏”;五代十國時期的南漢朝廷中,有許多專掌宮刑的“閹工”;北宋攻滅南漢時,曾斬殺閹工五百餘人。同時也有專門的機構來管理,如漢代“少府若盧獄有蠶室”;到了清代,掌管閹割事務的官府機構是內務府下屬的慎刑司。此外,明清時期的北京還曾出現過專門承包官府閹割事務的民間機構。

秦漢時期的宮刑是非常普遍的,西漢景帝時規定:“死罪欲腐者許之”,這是用宮刑替代死刑的法令。當時司馬遷爲投降匈奴的李陵辯解了幾句,就被論處斬首,最後以宮刑替代。到了東漢,昭帝也曾下詔:“大逆無道殊死者,一切募下蠶室。”

總之,宮刑一方面震懾力巨大,另一方面也能顯示君王的“仁慈”,因此使得宮刑在法令上的適用範圍擴大了。進入南北朝,北魏凡犯“大逆不道要斬,誅其同籍,年十四以下腐刑”,可見君王們對這種使受刑者喪失性能力,從而斷子絕孫的刑罰感到非常滿意。特別是對於漢民族這樣一個十分重視子嗣和後世香火的民族來說,宮刑的目的並不僅僅在於摧殘受刑者的身體,還要讓他們終生受辱。這自然引起士大夫集團的反對,特別是在士族興盛的漢魏晉南北朝,如東漢時的陳忠、孔融,三國時魏國的王朗等,都力主廢除宮刑。

揭祕中國古代帝王爲何喜歡對犯人用宮刑 第2張

網絡配圖

到了隋朝,隋文帝更定新律,規定刑名爲死、流、徒、杖、笞五類。這雖然在法令上正式廢除了宮刑,但實際的情況卻是爲保證和擴大宦官來源,有將敵國戰俘強行閹割,然後移送宮廷充役,《資治通鑑》便記載,隋代曾“捕山獠充宦者”。有些人被人口販子販賣後,再被人閹割,輾轉送入宮中。此外,地方官員或藩屬的進獻也爲數不少。如唐代各道每年都有義務向朝廷進獻閹割後的兒童,稱爲“私白”,大宦官高力士就是聖歷年間由嶺南招討使李千里進獻的閹兒。明成祖時,大臣張輔出使交趾時也曾順便選了一批伶俐俊美的幼童帶回京師閹爲宦官,高麗、安南等藩屬向朝廷進獻閹兒的例子也自爲不少。可見廢除宮刑只是具文。

主人對自己奴隸私下施以宮刑的也不在少數。私下閹割的現象之普遍自然引起了君王的重視,因爲古代農耕社會中人口便是財源。所以宋太祖在立國之後,明令禁止民間的私下閹割。

明太祖朱元璋建國之後,在他的《大誥》中規定了許多嚴刑峻法,其中就有閹割爲奴的內容。洪武九年(1376年),他在南營建勤身殿的過程中發現有關官員把中等工匠誤奏爲上等工匠,勃然大怒,竟然要把這2000多個工匠全部閹割,幸虧有人竭力諫止,才使這些工匠免遭慘禍。

明仁宗朱高熾號爲賢君,一度廢除了宮刑。然而人亡政息,在明英宗時期,鎮守湖廣貴州的太監阮讓率軍征伐東苗,竟將俘獲的東苗童稚1565人統統強行閹割。英宗得報後,非常憤怒,覺得這個數目太驚人,會驚擾地方,下旨斥責阮讓,阮讓則對皇上辯解道:“用兵誅叛,剪其逆種也。”宮刑既然能讓人斷子絕孫,自然不失爲一個間接滅族的好辦法,清代道光十三年(1833年)曾頒發律令:“嗣後逆案律應擬凌遲之犯,其子孫訊明實系不知謀逆情事者,無論已未成丁,均照乾隆五十四(1789年)之例,解交內務府閹割”,“其年在十歲以下暫時監禁……年屆十一歲時,解交內務府照例辦理”。

揭祕中國古代帝王爲何喜歡對犯人用宮刑 第3張

網絡配圖

只要君王有需求,自然會有供應。金庸的小說上說,欲練神功,揮刀自宮。很多貧窮子弟爲了改變自己的生活,也選擇自宮這樣一條道路。明清兩朝,像我們熟知的王振、魏忠賢等很多出名的大太監,都是自宮進宮的。清末著名的太監小德張,據他的後人回憶,因爲自小家境貧窮,爲了爭一口氣,他獨自在牲口棚裏用一把鋒利的鐮刀淨了身,躺了整整六天才醒過來。

自宮現象最爲嚴重的時候,有“已婚而自閹”者,有“熏腐其子”者,有“兄弟俱閹”者。更有甚者,竟有人“盡閹其子孫以圖富貴”。《清稗類鈔》中便記載清末一個姓張的宦官,本是個不第的秀才,當他再次參加鄉試時,考卷卻被墨污了。天意如此弄人,讓他苦思數日之後憤而自宮,幸得不死,最終輾轉入宮做了太監。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