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太平天國“聖庫”寶藏神祕失蹤 竟是被貪污了?

太平天國“聖庫”寶藏神祕失蹤 竟是被貪污了?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天京城破之時,太平天國還有多少財富?“聖庫”裏堆積如山的金銀財寶難道會憑空消失?民間傳聞,這些金銀財寶其實就埋在南京城裏。是空穴來風,還是言之有據?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太平天國運動的失敗令人嘆息,然而太平天國鉅額的窖藏財寶的不知所終,同樣令人遺憾。

太平天國“聖庫”寶藏神祕失蹤 竟是被貪污了?

網絡配圖

湘軍攻克太平天國首都天京後,曾國藩奏報朝廷關於搜查“賊贓”的情況說,除了二方“玉璽”和一方“金印”外,別無所獲。奏摺一遞上去,在朝廷內外可就炸開了鍋。近代縱橫學開山鼻祖王闓運就對曾國藩所言表示懷疑,但是朝廷對曾國藩“此心耿耿可對君父”的赤誠表示信任,接到奏摺後不久就批示:逆擄金銀,朝廷本不必利其所有。前據御史賈鐸具奏,故令該大臣查明奏聞。今據奏稱:城內並無賊庫,自系實在情形。

要確定湘軍在攻破南京後有沒有大發橫財,關鍵點在於太平天國“聖庫”的充裕程度。聖庫制度在太平天國金田起義是就存在,洪秀全爲此還制定了嚴格的法律:“各宜爲公莫爲私,總要一條草對緊天父天兄及朕也。繼自今,其令衆兵將:凡一切殺妖取城所得金寶綢帛物等項,不得私藏,盡繳歸天朝聖庫。逆者議罪”。具體執行標準爲,以五兩銀子爲限,藏銀超過五兩者治罪。聖庫制度將全體民衆財富聚集到一起集中管理,在太平天國前期確實是金銀遍地,百貨充盈。

太平天國“聖庫”寶藏神祕失蹤 竟是被貪污了? 第2張

網絡配圖

“天京事變”後聖庫制度業已名存實亡,據李秀成交代,聖庫由洪秀全嫡親兄弟掌管,性質已從“公帑”變成了“私藏”。在同治年間,李鴻章圍攻蘇州城,李秀成欲前往蘇州救援。洪秀全親信以“國庫無存銀米”爲由,讓李秀成“助餉十萬”,否則不許離開南京。李秀成是太平天國的忠王,即“萬古忠義”的意思,爲了救天國於水火中,“不得已,將閤家首飾以及銀兩交十萬”,才換得四十天自由之身。由此可見,“聖庫”空虛,連基本的糧食儲備都得不到保障。

太平天國“聖庫”寶藏神祕失蹤 竟是被貪污了? 第3張

網絡配圖

“聖庫”空虛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這並不代表私財不多。忠王李秀成尚有十萬家財之富。其他二千多個王兄王弟的私人財產之多,可想而知了。湘軍入城當日,並沒有能夠挖掘出巨大的“窖藏”,曾氏兄弟在失望之餘,不免滲透着幾分擔憂。但凡攻破敵國都城,金銀財寶只有多少之分,還未曾出現過有無之分。於情於理都不能夠令人信服,所以曾國荃要“各營按名繳出賊贓”,以平息輿論。曾國藩畢竟老謀深算,知道衆將士所掠資財有多有寡。“少者”一定“刑而求不得”;“多着”必將“抗令而遁逃”。如此這般不但於事無補,還會“損政體而失士心”。所以曾國藩制訂了敵人隨身攜帶的“囊金”不管,只查繳敵人府中“窖金”的法令。不過此法最終還是淪爲一紙空文,三日弛禁期內,不管是囊金還是窖金,早就被湘軍將士搜刮一空,事後在怎麼嚴格執法,也是於事無補。

搜不到“賊贓”,又不能勒令將士們把吃進去的吐出來,就只能硬着頭皮據實報奏,爭取朝廷和世人的理解。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