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這個地方面積不大卻盛產人才,全國五分之一的狀元都來自這

這個地方面積不大卻盛產人才,全國五分之一的狀元都來自這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0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提到蘇州,你可能會想起陽澄湖的大閘蟹,想起巧奪天工的蘇繡,想起精緻華美的絲綢,以及極富江南特色的蘇州園林,但和“狀元”比起來,蘇州的這些“特產”都有些遜色。

蘇州的狀元到底有多盛產,一組數據就可以做出解釋。自唐朝科舉制度盛行以來,記錄在冊的有600多名狀元,其中就有45名文狀元、5名武狀元來自蘇州。

蘇州達到狀元的盛產的時期,實際上應該是明清時期,有數據顯示,清朝一共出現了114名狀元,其中來自蘇州的就有28名。通俗點說,清朝時期,每五個狀元裏至少有一個是蘇州人。

這個地方面積不大卻盛產人才,全國五分之一的狀元都來自這

早在清朝時期,就有很多人對蘇州的狀元進行了描述。清朝著名作家錢泳在他的著作《履園叢話》中說:“清代鼎甲之盛,莫盛於蘇州一府,而狀元尤多於榜、探”。“榜”和“探”指的是科舉制中第二名榜眼,和第三名探花。蘇州這個地方,偏偏第一名要遠遠多於第二第三名。

清朝同治時期的進士陳康祺在他的《郎潛紀聞》中也這樣提到過:從順治三年到同治十三年,一共出了93位狀元,其中以蘇州爲主的江南地區的狀元就有40人。

大量的數據都證明,明清時期大量的狀元都來自於蘇州,那麼,爲何蘇州會盛產狀元呢?

這個地方面積不大卻盛產人才,全國五分之一的狀元都來自這 第2張

若要回到這個問題,就不得不提一提蘇州的另一大特產——園林。蘇州的園林極爲講究,如果沒有雄厚的財力和豐富的文化底蘊,是不可能創造出園林這種特殊的建築形式的。

蘇州是江南水鄉的代表城市,一直以來都是文人們的聚集地。明清時期,此地就自然就變成了一些朝廷退休官員的養老首選地。如蘇州著名的代表園林拙政園、留園等,都是由明朝退休官員建造的。來蘇州養老的官員越多,學習從仕的經驗就更加豐富,教育體系也就更加完備,狀元也就自然產生了。

除了文化氛圍濃郁,教育經驗豐富外,還有很多因素造就了蘇州狀元奇蹟。蘇州經商人士較多,經濟發達,年輕人不用爲吃穿住煩惱,可以專心讀書,考取功名;再加上江南水鄉溫暖溼潤的氣候,和質樸安定的民風,更爲讀書人提供了舒適從容的環境。所有特色組合在一起,蘇州的狀元“特產”就應運而生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