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中國10大未解之謎 秦始皇12銅人流落何方?

中國10大未解之謎 秦始皇12銅人流落何方?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國漫長的幾千年歷史出現了許多讓人難以置信而目前科學又無法解釋的事情,比如古劍不鏽、古墓長明燈等!一下文章中,小編將盤點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十個千古未解之謎。感興趣又膽子大的小夥伴們趕緊過來漲漲見識吧!

中國10大未解之謎 秦始皇12銅人流落何方?

西周九鼎遺失之謎

九鼎據傳是大禹在建立夏朝以後,用天下九牧所貢之金鑄成九鼎,象徵九州。商代時,對錶示王室貴族身份的鼎,曾有嚴格的規定:士用一鼎或三鼎,大夫用五鼎,而天子才能用九鼎,祭祀天地祖先時行九鼎大禮。因此,‘鼎’很自然地成爲國家擁有政權的象徵,進而成爲國家傳國寶器。據說,秦滅周後第二年即把周王室的九鼎西遷咸陽。但到秦始皇滅六國,統一天下時,九鼎已不知下落。

九鼎是否仍然存在?至今仍是未解之謎!根據《史記》記載,秦穆公把九鼎掠到秦國都城,但《漢書》卻說,九鼎沉沒於彭城泗水之中。秦始皇出巡泗水彭城地方,曾派人潛水打撈,結果徒勞無功。如果司馬遷所說屬實,九鼎應該落入秦始皇手中,何況杜牧有“始皇東遊出周鼎”之說!秦始皇對九鼎十分珍愛,這是人所共知之事,九鼎極有可能陪葬入秦始皇陵,這也成爲目前一些考古學家鼓動開掘秦陵動機所在。

 古墓長明燈不熄之謎

古墓“長明燈”,最早見於神話傳說,據說不熄之火是天宮之火,是普羅木修斯把它偷偷帶回人間。

中國10大未解之謎 秦始皇12銅人流落何方? 第2張

   在世界各地,盜墓者費盡心機,到古墓竊取珠寶,古墓往往與世隔絕,寶物歷經千年,依然完好如初。按照常理,古墓終年不見天日,本應伸手不見五指,但在一些古墓拱頂掛着“長明燈”,陰光很是逼人,令人毛骨悚然。

有科學家經過研究發現,墓穴長明燈中的物質就是一種黃磷和其他易燃物質混合在一起的物質。只要墓穴中的氧氣足夠,那麼燈就會亮着,而當空氣中沒有任何的氧氣的時候,長明燈就會熄滅。但是這種說法並沒有服衆,因此古墓長明燈不熄目前仍然是個待解之謎!

戰國和氏璧流向何方

和氏璧流傳千年,價值連城,而“完璧歸趙”這個歷史典故更傳爲千古佳話!關於和氏璧流向何方?衆說紛紜,唯一肯定的是,這塊寶玉尚在人間。

中國10大未解之謎 秦始皇12銅人流落何方? 第3張

   據傳,秦滅六國,嬴政終獲至寶,和氏璧有可能被作爲陪葬品埋在秦陵。如果真是這樣,將來挖掘秦陵地宮,和氏璧必將重見天日,我們還有機會一睹寶物風采。

有人說,秦王破和氏璧,上雕“受命於天,既受永昌”八字,就是傳世玉璽,歷經劉邦、王莽、司馬炎之手,一直傳到後唐,石敬瑭滅後唐,後唐李從珂人玉共焚,從此下落不明。按理說,真金不怕火煉,石敬瑭應是得到寶物,極有可能與石敬瑭陪葬。但是迄今最被認可的說法還是葬在秦陵中,但是畢竟秦陵並未被挖掘,我們並無法得知和氏璧的確切下落!

青銅劍千年不鏽之謎

秦始皇兵馬俑,作爲“世界第八大奇蹟”,也是二十世紀最偉大考古發現之一!隨同兵馬俑一道,同時出土一批青銅劍,劍身光亮平滑,刃部磨紋細膩,地下沉睡兩千多年,光亮如新,鋒利無比。

中國10大未解之謎 秦始皇12銅人流落何方? 第4張

   無獨有偶,考古隊在挖掘春秋古墓時,意外發現一把越王勾踐劍,做工精細,削鐵如泥,兩大考古發現立即傳遍大江南北。

然而更大奇蹟還在後面,經過科研人員檢測,寶劍鋒面有一層鉻鹽化合物,此爲千年不鏽之故。這一發現轟動世界,因爲這種鉻鹽氧化處理方法,是近代先進工藝,德國在1937年,美國在1950年先後發明並申請專利。尤爲值得稱道的是,這些青銅劍的韌性異常驚人。有一口劍,被一具150公斤重的陶俑壓彎了,彎曲度超過45度。當陶俑被移開的一瞬間,奇蹟發生了,青銅劍反彈平直,自然還原。這精湛的鑄劍技藝,令人膛目結舌,卻不知爲何。層層謎團,孰是孰非,只能成爲千古之謎。

秦始皇十二銅人之謎

千古一帝,秦始皇爲後世留下太多謎案,十二銅人就是其中之一!爲何要鑄十二銅人?原因已不是那麼重要,十二銅人不翼而飛,讓後世百思不得其解!關於十二銅人下落,有三種猜測:有人說,西楚霸王攻克咸陽,火燒阿房宮,十二銅人一併燒燬。由於此說史元明載,故贊同者甚少。

中國10大未解之謎 秦始皇12銅人流落何方? 第5張

還有一種說法比較樂觀,據史料記載,十二銅人 並未銷燬,十二銅人是秦始皇最愛之物,在陵墓營造好後,隨同其它珠寶一起陪葬。由於一些技術等方面的原因,秦始皇陵墓的發掘工作還不能展開,因而十二銅人的下落問題至今仍是未解之謎。或許只能到了秦始皇陵墓開掘的那一天,這個謎才能解開。

 蘭亭序現在在哪

現今流傳的《蘭亭序》多爲唐代及其後的摹臨本,那麼,真跡何在?已經在戰火中焚燬還是靜靜的躺在某個角落裏?比較公認的說法是:《蘭亭序》藏於陝西昭陵唐太宗的棺材裏。史書記載,在唐太宗遺詔中,明確要求《蘭亭序》陪葬。換句話說,這件寶貝應在昭陵。五代溫韜滅絕人性,已將昭陵挖掘一空,發現鍾繇和王羲之書法真跡,讓其流傳於世,並未提到《蘭亭序》,致使成爲無頭公案。

有人說,《蘭亭序》還在昭陵,可能藏在更爲隱祕之處,溫韜形跡匆匆,並未發現真跡;有人說,《蘭亭序》在乾陵,唐高宗和武則天酷愛字畫,更何況,民間早有《蘭亭序》陪葬乾陵一說。乾陵尚未被盜,一切只能成爲霧花水月,相信有朝一日乾陵開啓,必將真相大白,一定水落石出。

洛神賦是爲誰寫的

《洛神賦》一文,是“託詞宓妃以寄心文帝”,“其亦屈子之志也”,“純是愛君戀闕之詞”,就是說賦中所說的“長寄心於君王”。後來的人否定感甄說不過是重複這些觀點。如果說有所增加,只是說,14歲的曹植不大可能向曹操求娶已經24歲的已婚女子爲妻。

中國10大未解之謎 秦始皇12銅人流落何方? 第6張

《洛神賦》原名《感鄄賦》,一般認爲是因曹植被封鄄城所作;亦作《感甄賦》,“甄”通“鄄”(juàn),但也有人認爲其寫作牽涉到曹植與魏文帝曹丕之妃甄氏之間的一段錯綜複雜的感情。如果說是寄託君臣之道,作爲政治上屢次受兄迫害,怎麼會產生洛神女子那般真情?似乎亦不可能,所有一切,只能成爲歷史懸疑。

武則天無字碑之謎

陝西省乾縣的乾陵東面是武則天的“無字碑”,碑由一塊巨大的整石雕成,碑頭雕有8條互相纏繞的螭首,飾以天雲龍紋。令人奇怪的是,初立這塊碑時竟未刻一字。據清乾隆年間的《雍州金石記》記載:“碑側鐫龍鳳形,其面及陰俱無字。”1938年編纂的《乾縣新志》載:“向無字。金元后,往來登眺,有題詠詩篇刊其上。”這塊“無字碑”也就成爲多年來人們猜測、探究卻莫衷一是的“千古之謎”。

武則天爲何要立無字碑?一種說法是,武則天爲了誇耀自己,顯示功高德重不能用文字表達;一種說法是,武則天有自知之明,是聰明舉動,“是非功過”留待後人評說;還有一種說法是,武則天左右爲難,想到死後與高宗合葬,不論自稱皇帝還是皇后,都是很難落筆,所以乾脆“一字不名”,讓後人蓋棺定論。武則天立“無字碑”爲後世出了難解之謎,有碑無文,不如說無文勝有文,成爲趣談。

永樂大典正本之謎

《永樂大典》,算得上千古奇書!據說有三千人蔘與編纂,歷時三年,全書兩萬兩千卷,明成祖甚是滿意,親自作序賜名。令人遺憾的是,自《永樂大典》問世,直到明末清初,正本去向成爲公案。一種說法認爲,明英宗將此書殉葬於永陵,明朝有殉葬書籍傳統,從明英宗酷愛大典來看,極有可能“生死相連”。

中國10大未解之謎 秦始皇12銅人流落何方? 第7張

另一種說法認爲,正本毀於明亡之際,文淵閣失火,正本可能毀於一旦。由於史籍沒有記載正本去向,要弄清正本到底所在,看來只能藉助考古發現。《永樂大典》除了正本尚未確定是否存在長陵外,永樂副本早已慘遭浩劫,大多亡於戰火,今存不到800卷。

太平天國寶藏之謎

太平天國失敗令人嘆息,太平天國鉅額珠寶失蹤同樣令人遺憾。天京失陷,全軍覆沒,大批珠寶從人間蒸發。中外紛傳洪逆之富,金銀如海,百貨充盈,更多財物被藏地下。李秀成被擒後,曾國藩威逼利誘,多次追問金銀所在,這也是忠王被處死較晚之故。威武不能屈,忠王倒也忠誠,始終未曾吐露珠寶下落。有人甚至將天王府後花園湖水放幹,掘地三尺,結果一無所獲。

據歷史文獻記載,當年天王洪秀全在南京建天朝宮殿時,自然是傾“全國”所有,掠各地奇珍異寶於宮內,其他王府也都藏有金銀珠寶。其價值不可估量,史學家認爲其是當今世界最大的寶藏。天王府當時並沒有被湘軍全部毀掉,有不少還未燒盡,當年的核心建築“金龍殿”依然存在,百年來,從來沒有誰對其地下進行過勘察。“金龍殿”下邊到底有些什麼?天朝宮殿地下有沒有藏金?至今依然一團迷霧。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