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帝王以成敗論英雄,權術玩不好用禪讓也只是沽名釣譽罷了

帝王以成敗論英雄,權術玩不好用禪讓也只是沽名釣譽罷了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1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禪讓是中國讀書人最爲推崇的治國理想。正如《禮記》所言,“大道之行也,天下爲公,選賢與能。”而最高的“選賢與能”當然是民選皇帝了。

據說,上古時代,堯舜禹之間便是採用禪讓的更替方式,但從今人的角度來看,這些僅僅是傳說罷了。不過,歷史上真有主動禪讓的案例存在。

這個人便是燕王噲。

怎麼回事呢?

1.禪讓三部曲

公元前321年,燕王噲即位,子之爲燕相。五年後,燕王噲將國事全權託付給子之,子之爲王。這便是史上第一次真正的禪讓舉動。

這次禪讓分爲三部曲。

帝王以成敗論英雄,權術玩不好用禪讓也只是沽名釣譽罷了

網絡配圖

第一步,蘇代爲齊國使者,來燕。燕王噲問蘇代:齊王能稱霸嗎?蘇代回答說不能。爲什麼不能?蘇代說:因爲不信任他的大臣。燕王噲聽後,有感悟,於是專信子之。後來,子之給了蘇代百金,讓他隨便花。

第二步,隱士鹿毛壽對燕王說:“不如將國家禪讓給國相子之。人們稱道唐堯賢聖,就是因爲他要將天下禪讓給許由,許由不接受,既有讓天下的美名而實際上沒有失去天下。現在大王將國家讓給子之,子之必然不敢接受,這樣,大王與唐堯就具有同樣的德行。”

燕王噲覺得可行。當然,子讓也並沒有接受禪讓,但由此,子讓權勢更重。

第三步,不久,又有人進言:“夏禹舉薦伯益,此後仍以夏啓的人做官吏。待到年老時,認爲夏啓不能夠擔當天下重任,而將天下傳給伯益。不久夏啓與其同黨攻打伯益,奪回天下。

天下人說夏禹名義上將天下傳給伯益,實際上過後便讓夏啓自行奪取天下。現在大王說將國家託付給子之,而官吏全是太子平的人,這就是名義上交付給子之而實際上還是太子平當權。”

燕王噲再次表現了他的善於納諫。他果斷將俸祿三百石以上官吏的印信收上來,統統交給了子之。於是,子之南面而坐行使國王之權,燕王噲年老不理政事,反而成爲臣下,國家大事都交由子之處理。

這就是燕王噲的禪讓之事。本文爲本站原創,未經本站官方允許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

2.蠢人燕王噲?

對於燕王噲的行事,後人整齊劃一地持以批評的態度。批評點集中在兩方面,其一,貪圖虛名,其二,愚昧無知。

正如宋代呂祖謙所言:其愚至此,尚足論乎?翻譯過來便是,傻X,請離我遠點!

的確,從《史記·燕召公世家》中的相關記述來看,禪讓事件完全是子之一夥玩弄的一場陰謀。其權術手段相當幼稚,但凡有智商的人都會有所警覺,然而燕王噲卻一步步上當,表現得好像一個白癡。整個過程完全就是一個笑話。

但事出反常必爲妖。整件事情太過離奇,不由得我們深思:其中可能有詐。

具體來說,燕王噲禪讓事件疑點有三:

第一,便是上面提到的,故事中的燕王噲顯得智商太低,不合常理。

帝王以成敗論英雄,權術玩不好用禪讓也只是沽名釣譽罷了 第2張

網絡配圖

第二,當蘇代出使燕國時,燕王噲諮詢的問題是:齊王能稱霸嗎?注意,燕王的關注點是稱霸,而非仁義或者虛名。從中,我們可以看出燕王噲的雄心壯志。這樣一個關注霸業的人怎麼會一心想着通過禪讓而留名百世呢?

第三,之前提到,燕王噲的禪讓是三部曲。當他走到第二步時,百官的選舉權還牢牢地掌握在太子手中。如果他真的想要禪位讓賢,爲什麼拖到現在還沒有把權力真正交給子之呢?

由以上三點,我們有理由推測,燕王噲禪讓一事恐怕另有真相。那麼,真相是什麼呢?

3.可能的真相

以下所說,只是我的個人推測。

燕王噲接手的燕國是個貧弱之國。

公元前333年,此時在位的是燕王噲的父親,齊宣王前來攻打燕國,燕國大敗,被攻佔十座城池。公元前318年,燕王噲即位第三年,燕國聯合三晉、楚國共同伐秦,結果兵敗而還。

以上的事實讓燕王噲覺醒:燕國太過弱小,只有強大才能在亂世生存。如何富國強兵?只有變法。

燕相子之極有可能便是燕王噲委任的變法主持人。

然而,既然是變法,就意味着要觸動既得利益羣體的蛋糕,老貴族自然要大力反撲。這樣的事例,吳起變法有之,商鞅變法亦有之。

蘇代抓住了燕王噲的這種急於富國強兵的心理,慫恿他專信子之。蘇代告訴燕王噲,只要使子之位高權重,就可以實現強國富民。本文爲本站原創,未經本站官方允許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

道理的確如此,所以燕王噲採納了。但隨着變法的不斷深入,改革進入深水區,進行阻撓的老貴族越老越多,反抗的勢力越來越大,爲了保證變法事業的順利進行,燕王噲便不斷爲子之站臺。

爲了表明自己改革的決心,便有了禪讓與收取太子的官員任命權的舉動。

一方面是告訴子之,你放心大膽地去幹,國君我完全信任你。不信?我連國家都可以交給你。另一方面是告訴反對派,改革是一定要走的,你們必須服從認命。太子厲害吧?一旦他不支持改革,我便把他的權力統統收回來。

本意是好的。然而結局是悲慘的。

子之的改革進行三年後,太子在齊國的支持下發動兵變,燕國由是陷入動亂之中。齊國趁機攻破燕國都城,燕王噲與子之雙雙遇害,可謂是身死國破。

中國人喜歡以成敗論英雄。於是,本立志於變法改革的燕王噲,成了一個徹底的歷史小丑。一提到他,人們紛紛鄙而視之:其愚至此,尚足論乎?

4.經驗教訓

商鞅、吳起因爲獲得了君主的大力支持,其變法事業大獲成功,然而,同樣有君主更強有力支持的燕國,爲什麼卻變法失敗,並落得身死國破的結局呢?

表面上看,變法失敗是因爲觸動老貴族的利益,雙方矛盾激化。於是對方鋌而走險,促成了太子平的起兵反叛。而內憂之際,外患又來,齊國趁虛而入。雙重夾擊之下,子之與燕王噲最終兵敗被殺。

帝王以成敗論英雄,權術玩不好用禪讓也只是沽名釣譽罷了 第3張

網絡配圖

一句話,內憂聯合外患,打垮了燕國。

相比之下,秦、楚變法時,雖有內部問題,但由於地理原因,外患較輕,至少不像燕國那般嚴重。所以,這種不同的局面,導致了彼此變法不同的結局。

無可否認,外患問題的確是一個重要原因。然而,個人認爲,更至關重要的卻是改革過程中燕王噲所犯下的致命過錯。

什麼過錯呢?

古代的變法,通常要依賴君主的強力意志。君主威權越大,越能採取高壓手段去鎮壓反對派聲音,變法也就越順利。

然而,燕王噲卻做出了禪讓這樣的舉動,的確,這會增加子之的權威,並表明燕王變法的決心。

但這種舉動卻極大地削弱了燕王噲作爲一個君主的權威。問題就此產生:當一個君主自身權威不足時,你還怎麼鎮壓異己力量的蠢蠢欲動呢?

與此同時,改革變法通常會提前找一個替罪羊,而燕王噲卻忘了這一點。

爲什麼要找替罪羊?

因爲要緩和內部矛盾。通過找一個替罪羊而禍水東引,讓那些利益受損羣體把戾氣往他身上撒。只有這樣,這羣人才不會直接對抗君主,進而避免發生更大的事變,雖然君主纔是幕後之人。

最典型的莫過於商鞅。當變法走上正軌之日,秦武王立刻殺了商鞅,以平息老貴族們的怒火。

燕王噲顯然沒想到這一點。他的禪讓舉動走到了極端,讓老貴族們看不到一絲撥亂反正的希望。既然沒有替罪羊,那麼燕王噲本人便成了他們必須要剷除的目標之一。這樣的情況下,除了起兵造反,他們還有其他選項嗎?本文爲本站原創,未經本站官方允許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