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震驚世界的內情:德科學家幫蘇聯造核彈?

震驚世界的內情:德科學家幫蘇聯造核彈?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5.2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導讀:60年前,蘇聯試爆了本國第一枚原子彈,蘇美的核平衡自此確立,兵不血刃的“冷戰”悄然來臨。不久前,俄羅斯媒體披露了一些關於德國專家參與蘇聯原子彈研製的鮮爲人知的內情

  在戰敗的德國網羅人才

  1945年,在蘇軍佔領的德國,一隊上校軍官打扮的人開始四處搜尋德國專家。

  雖然他們身着蘇軍制服,其實是一羣喬裝改扮的物理學家,他們就是後來的蘇聯科學院院士阿爾齊莫維奇等人。

震驚世界的內情:德科學家幫蘇聯造核彈?

網絡配圖

  60年前,蘇聯試爆了本國第一枚原子彈

  此次祕密行動的規格極高,帶隊的是內務人民委員部第一副委員,他們所到之處一路綠燈。

  除了收羅德國科學家外,這支特殊隊伍還獲得了200噸金屬鈾,負責蘇聯原子彈研製的領頭人庫爾恰托夫後來承認,僅這一項收穫就使蘇聯原子彈研製時間縮短了一年到一年半。

  儘管如此,更多的德國鈾還是被美國人弄走了,還包括以德國原子彈計劃負責人、諾貝爾獎得主海森堡爲首的大批專家。

  爲了提高蘇聯的技術能力,蘇聯還廣泛網羅各類熟練技術工人,包括修理工、電工、工藝玻璃吹制工等等。

  有關部門還在戰俘營裏遍尋人才,後來的東德科學院院士、副院長施泰恩貝格就是在戰俘營裏被發現的。據說,在蘇聯從事核項目的相關德籍專家多達7000人,另有3000人專門從事導彈研製。

  一列列滿載德國儀器設備的專列駛向蘇聯,帶走了德國4個迴旋加速器中的3個。火車運走的設備種類繁多,有強力磁鐵、電子顯微鏡、示波器、高壓變壓器和各種高精密儀器。

  1945年,大批德國科學家自願或被強制送到蘇聯,參與了核項目的研究,其中最大一批被帶到了阿布哈茲首府蘇呼米,被安置到了當地的豪華莊園。

  當時,貝利亞以蘇聯部長會議副主席的身份主持核導彈武器的研製工作,選中這裏,也許是因爲這些地方離他的出生地不遠。

  貝利亞親自給德科學家打氣

  1945年某日,貝利亞找希特勒的前科學顧問彼得?蒂森談話。

  這位曾經的德國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所長對貝利亞說:“我年事已高,還能有什麼用處?就原子彈而言,我已經是一堆廢墟了。”

  貝利亞並不介意對方的冷淡,繼續打氣說:“就算您是堆廢墟,也一定不同凡響。開始工作吧,我們會幫助您的。”

  馮?阿登納男爵有600多項專利發明,在德國是如雷貫耳的人物,就如美國的愛迪生,他後來成了蘇聯科學界的領軍人物之一。

震驚世界的內情:德科學家幫蘇聯造核彈? 第2張

網絡配圖

  在克里姆林宮接見阿登納男爵時,貝利亞滿懷期待地對他說:“蘇聯政府希望,由你們研究所開始我國原子彈的研製。”

  阿登納在10秒鐘後作出了回答,這似乎是他一生中最長的回答,因爲他清醒地知道,自己的答覆將決定成千上萬同胞的命運。

  1945年德國戰敗時,作爲德國首屈一指的物理學家,赫茲同意去蘇聯工作,在那裏當上了研究所所長,並住進了黑海邊自己親手設計的房子。

  爲了迎接遠道而來的德國物理學家,蘇聯官方遷出了幾十個高官家庭,把兩座由莊園改成的“錫諾普”和“阿古澤拉”療養院騰了出來。

  蘇聯對德國專家很優待

  蘇聯政府對搞原子彈的德國專家很是優待,讓他們住進舒適的小城,只是那裏圍有鐵絲網。

  據說,德國科學家的工資也非常高,一般的蘇聯工程師與之相比,有着天壤之別。蘇聯官方對德國科學家也是有求必應,爲了一臺儀器可以派飛機飛往蘇聯任何一座城市。

  這一切給德國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們在回憶錄中紛紛寫道,蘇聯的勞動體制是全世界最高效的,德國和它簡直相去甚遠,社會主義必然勝利。許多人當時紛紛要求加入社會主義勞動競賽。

  但是在閒暇時間,德國科學家們也感到一些不適,因爲每當他們跨出保密設施時,總會有護衛如影隨形。

震驚世界的內情:德科學家幫蘇聯造核彈? 第3張

網絡配圖

  爲了豐富文化生活,使科學家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官方組織了很多體育活動,並經常舉辦蘇德聯歡會,德國人不僅高唱“卡秋莎”,還教蘇聯女士們跳舞。這些交往密切了他們與當地人的關係。

  爲解決生活上的後顧之憂,德國科學家被允許攜帶女眷來蘇聯,不管她是妻子還是情人。

  蘇聯政府曾經承諾,在1955年就送德國科學家回國。

  在即將歸國前,科學家尼古拉斯?里爾的妻子被紛至沓來的榮譽、獎章和獎金驚呆了,他們全家還獲得了終生在蘇聯免費學習、醫療和旅行的待遇。

  里爾對貝利亞的副手扎韋尼亞金將軍說:“我一生從未當過資本家,但令人驚訝的是,我成了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資本家。”到1955年年底,所有德國專家都回國了。

  德國專家對蘇聯原子彈的貢獻到底有多大,沒有他們的幫助蘇聯能不能造出原子彈,這恐怕很難爭論出個結果。

  但有一個重要的經驗值得記住,那就是在危機步步逼近的緊要關頭,一個國家設法調動所有資源,傾盡全力迅速實現了一項戰略壯舉。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