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血滴子的總部竟在雍和宮?它竟與和珅有着這樣的聯繫

血滴子的總部竟在雍和宮?它竟與和珅有着這樣的聯繫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4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看電影我們總能夠聽到“血滴子”這個詞彙,也大概知道,這是一個神祕的組織,執行着一些不能明說的任務。事實上,在真正的歷史中,也確有這樣的組織,它的產生,運行都如同傳聞一般。

血滴子是小說中的名字,它的原型叫做“粘杆處”。粘杆處早期,並不是作爲一個特務機構一樣的存在,而是負責着王公貴族們瑣碎的日常玩樂。正如它的名字一般:在清朝早期,阿哥們的府邸內部有許多參天大樹,每每到了盛夏,大樹之上的無數蟬鳴影響學習和休息,於是就命令令侍衛爬到樹上,把這些蟬杆子粘下來。久而久之,就發展出了一批宮人專職負責這項工作,這就是粘杆處最早期的由來。後來到了康熙時期,皇帝王子頻繁地狩獵巡幸,於是這一批人就在抓捕鳴蟬之外,兼而陪着釣魚娛樂等等瑣事。其實發展到那時候,粘杆處的人已經是一批皇室人貼身的親信侍衛了。

直至康熙四阿哥胤禛成年,奪嫡之爭已經暗中進行了。雖然,胤禛表面上與世無爭,但是卻暗地裏部署着。於是粘杆處的侍衛職權得到了發展。明面上,他們處理着胤禛的日常瑣事,實際上,往往被賦予機密任務。這樣的安排也可以理解,在衆人的注視之下,不能光明正大和謀士們議論朝政,唯一能夠動用的只有這種看似“閒人”的一批力量了。

血滴子的總部竟在雍和宮?它竟與和珅有着這樣的聯繫

到了雍正登基,也就是清世宗。正式給了粘杆處一個名分,設立在內務府之下,就好像現代國務院下屬一個部門一樣。粘杆處彼時又稱作上虞備用出,成爲了專門“每日清晨接收奏摺,緝拿查辦涉案官員以及行跡可疑的人”的機構。在人員的任用上面,也相當謹慎,負責管理的官員,基本都是出自雍正還是王爺時期的舊部,他們大都有功勞在身。

至於粘杆處(上虞備用處)的辦事機構,也相當機密。它的分部設在紫禁城御花園的堆秀山,每日都可以看到有侍衛把守值班,往來接送奏章,和官員交涉。但是至於它的總部,卻還沒有一個嚴謹的定論。歷史上佔大多數的人都認爲,粘杆處的總部設在了胤禛還是王爺時期的住所“雍王府”,雍正三年,下令將雍王府改名爲雍和宮,並且封爲“潛龍禁地”,但是裝潢上卻依舊保留原貌。有人說,雍和宮中有一條深深的密道專門供粘杆處的特務傳遞機密,可是自從嘉慶繼位後,就把密道封死並且改爲了藏傳佛教的基地。因此對於雍和宮是特務機構總部的說法也並沒有得到科學的證實。

值得一提的是,乾隆在位的時候,大官和珅就是出自粘杆處。和珅幼年時候,家境本不富裕,但因祖上立過功勞。因此得以承襲一個小職務進了粘杆處,有機會陪伴在皇帝左右。除了運氣很好之外,和珅本人也是積極上進且腹有詩書的年輕才子,因此很快便得到了乾隆的賞識。有關早年間,粘杆處和珅與乾隆的日常,在一些民間流傳的文人小傳中都有杜撰,其中雖然以虛構的故事居多,但是也很膾炙人口:某一天,乾隆批閱奏章,奏章中說監獄中有一個農民起義者逃跑了。於是皇帝非常氣憤說道“老虎和犀牛從籠子裏跑出來,龜甲美玉卻毀壞在盒子中,這是誰的錯?!”,皇帝當時說的是一句引用自《論語》中的古文,筆者爲了方便理解,翻譯成白話。身邊的侍衛聽了沒有人敢回答,一來不太懂得皇帝說的什麼意思,二來即使懂得,也找不到正確的回答唯恐犯錯。這時候,站在旁邊的和珅卻對答道“看守的人要爲此負全責”。這個回答很巧妙,因爲是出自《論語集註》中的話,這樣就表現出和珅博覽羣書,而且很有膽識。從此乾隆開始注意到和珅的優點委以重任。

血滴子的總部竟在雍和宮?它竟與和珅有着這樣的聯繫 第2張

以上的小故事,未必是真。但是卻反映出粘杆工作處的工作原貌:收集奏章給皇帝,皇帝批閱同時向他們下達命令。只是我們想不到,中年之後大官鉅貪的和珅,早年還是特務機構中一個小小的侍衛。粘杆處自雍正開始發展壯大,乾隆時期,也沿用父親的機構爲自己加強中央集權,聯絡朝內朝外的關鍵人物,和中央地方大的官僚。只是到了嘉慶登基,穩固自己的統治,全面撤銷上一屆皇帝留下來的一盤子勢力,和珅被撤職查辦抄家,死的時候才四十七歲。粘杆處也被全面停用,就連曾經的雍和宮也被髮展成爲“喇嘛廟”,專門傳遞藏傳佛教的文化。以至於,粘杆處被寫到了小說中,電影中,越來越來神祕。不過誰曾想,取代粘杆處的,沒準是專屬於嘉慶的另一個某某機構,這也不是不可能。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