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宛城之戰自己的兒子,侄子和典韋都死了 曹操爲何對典韋之死最爲傷心

宛城之戰自己的兒子,侄子和典韋都死了 曹操爲何對典韋之死最爲傷心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6.3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宛城之戰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宛城之戰曹操的子、侄和典韋都陣亡了,曹操最傷心的人爲何是典韋?

曹操戎馬一生,他取得過輝煌的勝利,也遭遇過慘痛的失敗。在他開拓的版圖上,堆積着無數累累白骨。在這些犧牲者中,有他的敵人,也有他的親友部下。在他的敗仗中,宛城之戰是他數得上的慘敗之一。在這場戰役中,他的兒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和親衛將領典韋都死於非命。但是,在戰後的祭奠中,曹操卻說,自己的兒子、侄子並不讓他傷心,他最傷心的是典韋之死。這又是爲了什麼呢?

一、 宛城慘敗。

建安二年,曹操率軍攻打南陽。原來盤踞南陽的軍事勢力是從關中來的張濟所部。在曹操到來的時候,張濟已經去世,他的侄子張繡成爲這支大軍的首領。面對曹操的進攻,張繡自知不是對手,便率部投降了曹操。

曹操在接受張繡的投降後,駐紮在宛城。在《三國志》中記載,說張繡在投降曹操後不久,便又後悔了。張繡隨後襲擊曹操,在猝不及防之下,曹操被打得大敗。他的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與典韋都在這場慘敗中戰死。

宛城之戰自己的兒子,侄子和典韋都死了 曹操爲何對典韋之死最爲傷心

對於這次慘敗,曹操總結的教訓是沒有收取張繡和他的部下的人質。這雖然是這次慘敗的原因之一,可是張繡的本心是投降曹操。在投降曹操之後,不久便後悔反叛,這個造成張繡後悔的原因纔是這次慘敗的根本原因。

這個原因,在《三國演義》中寫得十分清楚。曹操在進駐宛城後,在戰後休整時,他的尋花問柳的毛病又犯了,他讓曹安民去爲他找女人。曹安民不辱使命,給曹操找來了一位絕色婦人。曹操當然沒有推辭,從此和這個婦人花天酒地。誰瞭解這個婦人是張濟的寡婦鄒氏,也就是張繡的寡嬸。

張繡聞知後勃然大怒,認爲曹操欺人太甚。於是他和賈詡商量,襲擊曹操報仇雪恨。由於曹操和鄒氏已經搬到軍營中去住,而軍中有典韋護衛。要殺死曹操,就要先過典韋這一關。於是張繡灌醉了典韋,派手下胡車兒偷走了典韋的雙鐵戟,然後夜晚襲擊曹操。

毫無準備的曹軍自然大敗,曹操也只能混在亂軍中逃跑。而典韋酒醒後找不到趁手的武器,又來不及披掛盔甲,只能拿着腰刀在營門口阻擊張繡的人馬。最終,典韋在張繡軍馬的四面圍攻下戰死,但是他也爲曹操逃走爭取了時間。

宛城之戰自己的兒子,侄子和典韋都死了 曹操爲何對典韋之死最爲傷心 第2張

曹操的侄子曹安民死於亂軍之中,而曹操的長子曹昂與曹操一起逃走。曹操的坐騎中箭受傷,曹昂將自己的坐騎送給曹操,自己步行。曹操最終脫險,曹昂卻死於亂軍之中。

在史書中,對曹操亂性招致這場慘敗沒有過多記載。不過,由於曹昂之死,曹操的夫人丁氏與曹操離異。曹昂是丁夫人撫養長大的,如果僅僅是因爲戰死,丁夫人不應該如此怨恨曹操。從這裏,可以見到曹操在宛城的慘敗確實與女色有關。

二、 三人對曹操的重要性。

在宛城之戰中戰死的曹昂、曹安民與典韋這三人,與曹操都有不可割捨的關係。其中曹操的侄子曹安民,我們從他爲曹操尋找物色女人這件事,就可以看到他和曹操的關係不同尋常。因爲這種私密的事情,曹操是不會讓不知根底的人去做的。

從曹安民在宛城輕車熟路地爲曹操尋找女色,就可以瞭解他做這樣的事情已經非只一次了。曹操本人生性多疑,他只信任自己親族的人員。曹安民作爲他的侄子,能夠經常爲他辦這些隱私的事情,也證明了他在曹操面前不可或缺。

宛城之戰自己的兒子,侄子和典韋都死了 曹操爲何對典韋之死最爲傷心 第3張

不過曹安民雖然得到曹操的信任,他也不過爲曹操生活服務的助手。在歷史上,也沒有看到他有什麼政治、軍事方面的建樹。而曹昂的身份地位與他相比,可謂不可同日而語。曹昂是曹操的長子,又是被當時曹操的髮妻丁夫人撫養長大的孩子。如果按照過去立繼承人的慣例,從立長、立嫡方面來說,他都是曹操當之無愧的繼承人人選。

曹操這次征討南陽,帶着曹昂本身就有培養繼承人的心理。我們從曹昂在危難時刻的表現,就可以感到這個人是一個至情至孝的人。在危難之中,他不顧自己的安危,將自己的坐騎讓給曹操,使得曹操得以脫險。我們可以想見,他平日裏是深得曹操的信任喜愛的。

如果曹昂不是在這場戰役中意外身死的話,不出意外的他就會成爲曹操的繼承人。如果假以時日,他能夠得到曹操的教導,會成爲曹家的頂樑柱。這樣,曹操在後來就不會在繼承人的問題上犯難,如何在曹丕和曹植之間進行選擇。

這樣,曹丕與曹植爭立的後遺症可能就不會出現。曹魏政權也不會出現對自己宗族看管嚴格,剝奪一切權利的狀況。這樣,像司馬懿奪取政權時,皇室孤立無援的情況自然也不會發生了。整個中國的歷史走向也將發生改變。

宛城之戰自己的兒子,侄子和典韋都死了 曹操爲何對典韋之死最爲傷心 第4張

典韋則是曹操最信任的將領之一,他與許褚都是曹操的親衛軍的首領。這支親衛軍也被稱爲虎衛軍,裏面大多是武藝高強的劍客一流的人物。這支虎衛軍專門對曹操負責,保護曹操的安全。

典韋的武藝高強,力大過人,被曹操稱譽爲古代惡來一樣的人物。典韋在戰場上多次救曹操於水火之中,可以說,如果沒有典韋的奮戰,曹操早就性命不保了。就拿這一次宛城之戰中,如果沒有典韋拼死抵抗,曹操根本就沒有逃命的機會。典韋是以自己的性命換取了曹操的性命,如果典韋只顧自己逃命,他肯定是能夠殺出重圍的。

因此,從對曹操的重要性,以及對曹操的貢獻來說,這個三人的排序應該是曹昂最重要,典韋次之,曹安民最末。可是,爲什麼在祭奠陣亡將士時,曹操卻說,他最痛惜的是典韋呢?

三、 曹操爲何將典韋放在最重要的地位。

在宛城之戰後,曹操痛定思痛,爲陣亡將士進行了祭奠。在祭奠儀式上,曹操痛哭流涕。他對自己身邊的人說,我的長子和侄子的死都不讓我感到特別痛心,我是單獨爲了典韋的死而悲傷流涕的。那麼,曹操爲何要將典韋放在他的長子與侄子之上呢?

宛城之戰自己的兒子,侄子和典韋都死了 曹操爲何對典韋之死最爲傷心 第5張

其實,在死去的這三個人中,最不該受到祭奠的就是曹操的侄子曹安民。他爲曹操尋找女人,雖然比較盡心,可是卻不管鄒氏的出身,不計將來可能帶來的惡果。結果,他爲了奉迎曹操的歡心,卻給曹軍帶來了災難。這種人雖然得到曹操的喜愛,但是他也是所有幸存者心中痛恨的對象。曹操將他與長子曹昂並列,只不過是因爲他和曹昂都是自己的親人罷了。

至於曹昂,是曹操心中的隱痛。他至情至孝,是曹操刻意培養的繼承人。在這一次慘敗中,曹昂爲了救曹操的命,讓出了自己的戰馬,自己卻陣亡了。如果說曹操不痛惜曹昂的死,肯定是違心的話。

曹操在回去後,丁氏爲了曹昂的死和他離異。曹操因爲有愧在心,多方進行挽留,甚至不惜卑躬屈膝去丁氏那裏請求複合。在遭到丁氏的拒絕後,曹操依然對她照顧有加。如果不是他對曹昂的死心中有愧,他是不可能這樣做的。

那麼,曹操說不痛惜曹昂,獨哭典韋的話是違心的,那麼他又爲何要說出這樣違心的話呢?這是由於以下幾個原因造成的。首先,曹操對典韋的死問心有愧。在曹操的將領中,典韋是對曹操最忠心耿耿的將領之一。正是因爲他的忠勇,曹操纔將自己的安全託付給他。在戰場上,典韋率領虎衛軍,陪護在曹操的身邊,爲他立下了汗馬功勞。

宛城之戰自己的兒子,侄子和典韋都死了 曹操爲何對典韋之死最爲傷心 第6張

在這一次宛城之敗中,典韋完全可以衝出重圍,逃出生天。但是爲了曹操的安全,爲曹操爭取逃命的時間,典韋獨自守在轅門前,阻擋張繡大軍的進攻。直到張繡的大軍已經衝入曹軍營壘,典韋依然死守不去。直到他背後遭到暗算,才倒地而亡。對於典韋這樣一位爲了自己犧牲的將領,曹操自然十分痛惜。並且對比自己只顧逃命的形象,更讓曹操對他心中感到有愧。

其次,曹操爲了提振全軍的士氣。曹軍在宛城的敗仗,是出乎他們意料之外的。由於張繡降而復叛,使得曹軍遭受了沉重的打擊。張繡的這次襲擊,計劃周密,而且是在曹軍營壘之內發起的。我們可想而知,曹軍將士能夠逃命就已經不錯了,其他的物資輜重幾乎損失殆盡。這是曹操多年來沒有遭受過的大敗。

曹操在遭受這樣的慘敗後,自然士氣低落。這對於曹操和曹軍的前途十分不利。曹操的根據地處於中原腹心,是羣敵環伺的地域。如果曹軍從此一蹶不振,那麼很快就會遭到滅頂之災。因此,曹操必須要提振全軍士氣,好捲土重來。

因此,曹操將典韋單獨提出來,爲全軍將士樹立一個榜樣。在這場慘敗中,典韋的行爲,是曹軍敗仗中的亮點。有了典韋這樣的榜樣,就會讓曹軍將士重拾信心,再次振作起來。很快,曹軍就打退了張繡的追擊,以嶄新的姿態投入戰鬥中去,在接下來的戰鬥中擊敗了實力雄厚的袁術。

宛城之戰自己的兒子,侄子和典韋都死了 曹操爲何對典韋之死最爲傷心 第7張

第三,曹操要收攬全軍的軍心。曹操將典韋放在祭奠最重要的位置,也是向全軍將士表明一種姿態,來換取全軍的軍心。其實,宛城之敗是不應該發生的。張繡大軍的戰鬥力遠不如曹操,而且他手下的謀士賈詡也傾向於曹操。張繡在獲勝之後,對曹操的敗軍進行追擊的時候,卻被打敗。從這裏就可以看出,如果雙方堂堂正正交手,張繡根本就沒有勝利的希望。

因此,在曹操前來攻打的時候,張繡不戰而降。這本是一種大快人心的局面,可只是因爲曹操的一己之私,造成了災難性的後果。如果不是曹操輕信張繡的投降,沒有采取扣押人質的舉措。如果不是曹操貪戀鄒氏的美色,去招惹不必要的麻煩,挑戰張繡的底線。那麼,曹軍是根本不可能失敗的。

宛城之戰自己的兒子,侄子和典韋都死了 曹操爲何對典韋之死最爲傷心 第8張

從這一方面來說,這場宛城之敗,曹操要承擔很大一部分責任。他的那些倖存的將士,自然對曹操心存怨言。這必然要動搖曹軍的軍心,引起混亂。實際上,在宛城之敗後,一部分曹軍就放鬆了軍紀,四處進行搶掠。這當然是曹操不願意看到的。

曹操將典韋放在祭奠的最重要的位置,就是向全軍表明,自己對自己的錯誤的認識。也是間接地對全軍表明,自己對全軍將士的信任和歉意。他向全軍將士承諾,從今以後,絕對不會再發生宛城之戰這樣的敗仗了。這樣,曹操就重新獲得了全軍將士的信任,重整了軍心。

結語:

曹操在宛城的失敗,是一場本不該發生的敗仗。正是因爲有必勝的把握,曹操才帶上長子曹昂,給他一個學習的機會。但是,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是,由於曹操獵豔到了張繡寡嬸鄒氏的身上,讓張繡降而復叛,給了曹軍沉重的打擊。在這場戰鬥中,曹操的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和愛將典韋都死於非命。

在祭奠陣亡將士的儀式上,曹操痛哭流涕,還說自己不痛心曹昂和曹安民的死,唯獨對典韋的死感到痛心。要說曹操不痛心自己的繼承人曹昂,這當然有違心的成分在裏面。但是曹操這樣說是有着他的目的。

宛城之戰自己的兒子,侄子和典韋都死了 曹操爲何對典韋之死最爲傷心 第9張

曹操要對那些因爲他的過錯犧牲的將士致歉,同時要以典韋爲榜樣提振全軍的士氣,還要收攬全軍的軍心。這一切,都通過他對典韋的痛惜之情達到了目的。不久之後,曹操就重整旗鼓,親自率領大軍向宛城捲土重來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