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李弘的死因究竟是什麼?武則天真的殘害自己的親骨肉了嗎?

李弘的死因究竟是什麼?武則天真的殘害自己的親骨肉了嗎?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下面由小編給大家帶來武則天的故事,感興趣的小夥伴接着往下看吧。

長久以來,各種小說、影視劇對武則天殺子殺女的描寫可謂不少,在電影《狄仁傑之通天帝國》中,演員劉嘉玲飾演的武則天一句“欲成大事者,至親亦可殺”把這一形象描繪到了極致。

武則天作爲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正統女皇帝,從才人到皇后,從皇后到皇帝,伴隨着太多的腥風血雨,可是她除了是一位政治家,也是一位妻子,一位母親,一位祖母,她的手上沾滿親人的鮮血,但有些“罪行”或許真的有待商榷。

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共有四子二女,這些兒子經常改名,故而就以最常用的名字稱呼他們。

這六位子女中,李弘、李賢、安定公主死在了武則天之前,在各種史料中有不少都認爲,這三位兒女都是武則天所殺。

仁孝太子,青年離世

李弘是武則天的長子,爲人仁孝溫和、才德俱佳,事父母以孝,事兄弟姐妹以悌,即使是王皇后的養子前太子李忠和蕭淑妃的兩個女兒,他也極盡兄弟之義,李忠被誣謀反而死,李弘請求父皇爲哥哥收葬,蕭淑妃的兩個女兒久居深宮,不知是武則天刻意待之還是真的忘了,這兩位公主遠超過適婚年齡卻依舊未嫁,李弘在宮中無意遇到,立刻去請求父母讓姐姐出嫁,即使他知道這樣可能會讓母親不高興。

李弘的死因究竟是什麼?武則天真的殘害自己的親骨肉了嗎?

李弘在高宗年間數次監國,得到了滿朝文武的一致讚揚,李治也十分開心,因李治常年患有頭風,處理國事力不從心,故而想禪位給太子,可是此話傳出不久,24歲的皇太子李弘就突然離世,這不得不讓人感覺有異。

長曰孝敬皇帝弘,爲太子監國,仁明孝悌,天后方圖臨朝,乃鴆殺之。—《唐會要追諡皇帝》

《唐會要》和《新唐書》記載李弘是被其母武則天鴆殺,但原因卻不相同,前者言武則天之所以殺李弘是因爲“權力衝突”,後者言李弘建議將兩位姐姐出嫁觸怒了武則天,故而殺之。那麼,這兩個理由成立嗎?

這兩個理由都是看似成立,其實都有漏洞,李弘監國一般都是在高宗和武則天巡幸東都之時,與武則天並沒有直接的衝突,而且李弘一直患病,身體孱弱,根本不能構成對武則天的威脅,所謂“方圖臨朝”也是不對,在李弘去世前一年,武則天就加號爲“天后”,與高宗並稱二聖,此時的她權力穩固,根本不需要與兒子爭權奪利。

蕭妃女義陽、宣城公主幽掖廷,幾四十不嫁,太子弘言於帝,後怒,鴆殺弘。—《新唐書後妃傳》

《新唐書》的記載更是離譜。

1.李弘請嫁兩位姐姐時,義陽公主約27歲,宣城公主才23歲,雖然當時的確算得上大齡未婚但絕對達不到“幾四十”;駙馬都尉、故潁州刺史、贈右監門將軍、太原王府君諱勖,字遂古,右監門將軍平舒公之孫,歙州司馬之子。—《全唐文高安長公主神道碑》

2.兩位駙馬不像傳說中那樣只是普通士兵,他倆的祖父一個是國公一個是郡公,父親都官宦,他們的家世雖然比起其他駙馬是遜色一些,但當時絕對也算得上中層人家。可見武則天在此事上被先入爲主地設定了一個惡繼母形象。

李弘的死因究竟是什麼?武則天真的殘害自己的親骨肉了嗎? 第2張

3.李弘爲姐姐請命,的確打了武則天的臉,但不僅僅是因爲她倆是蕭淑妃的女兒,更重要的是因爲武則天是皇后,她沒有及時盡到嫡母的責任,武則天當然也會生氣,畢竟兒子這是給自己添麻煩,但也不是什麼大事。4.二公主事件出自咸亨二年(671年),李亨逝世於上元二年(675年),這都過去了四年了,武則天才想着殺兒子?何況此時,武則天爲了給兩位公主顏面,也給外人看看她這個嫡母怎麼樣,先後給兩位駙馬升了官,可見這個傳言虛實混雜,的確讓人難以分辨,不過只要細讀史書,還是可以發現端倪的。

既如此,那麼李弘到底是因何而死呢?

李弘去世後不久,悲痛萬分的李治做出了一個重要決定,他要開一個先例,追封兒子爲皇帝,這在歷史上可是破天荒頭一回,在這份《賜諡皇太子弘孝敬皇帝制》中揭開了皇太子李弘的死因:

早患癆病(肺結核),常年輔助皇帝處理政務,監國時積勞成疾病情加重。李治曾告訴太子,待他病癒就禪讓於他,太子純孝,聽聞父親的話更是心焦,更加促使病情發作,因而離世。這份文件是歷史上最早的關於李弘死因的記載,而且符合李弘在史書上在監國時曾患病的記載,從病理學的角度,那時候肺結核屬於不治之症,患病多年又積勞成疾,自然回天乏術。所以,李弘之死並非武則天所害。

強勢太子,最有可能的猜測

李弘的死因究竟是什麼?武則天真的殘害自己的親骨肉了嗎? 第3張

李弘去世後,其次弟李賢繼任太子,李賢人如其名,也是個賢人,他的才能也相當高,監國期間受到朝臣和高宗的稱讚,但李賢和哥哥李弘不一樣,他與母親關係十分緊張。

時正議大夫明崇儼以符劾之術爲則天所任使,密稱“英王狀類太宗”。又宮人潛議雲“賢是後姊韓國夫人所生”,賢亦自疑懼。—《舊唐書高宗諸子》

偏偏此時還有人在宮中妖言惑衆,深受武則天信任的明崇儼說英王(李顯)有太宗之姿,又有人傳言李賢是武則天的姐姐韓國夫人所生,李顯是否像唐太宗且不說,李賢是誰的兒子李治和武則天會不知道?武則天會寬容到允許姐姐的兒子當太子?可見流言無稽。後來,明崇儼被強盜所殺,武則天懷疑是李賢所爲,後來又有了所謂“太子謀反事”,此事是一個歷史謎團,史學家也還沒搞清楚到底是李賢真想謀反還是武則天陷害,反正李賢是被廢了。

文明元年,則天臨朝,令左金吾將軍丘神勣往巴州檢校賢宅,以備外虞。神勣遂閉於別室,逼令自殺,年三十二。—《舊唐書高宗諸子》

關於李賢之死,史書口徑一致,不管是《舊唐書》還是《新唐書》或者《資治通鑑》等皆言李賢是丘神勣逼殺,也有人認爲丘神勣是妄揣聖意,武則天只是讓他監視李賢,而非讓他逼死李賢,理由是武則天追封兒子爲雍王,又貶黜了丘神勣,雖有一些道理,但證據不足,武則天殺李賢是有動機的。

當時的情境與李弘那時截然不同,高宗已經殯天,武則天廢黜了李顯,改立李旦,許多人都看出了武則天有異志,李賢素來賢德,他的名聲本來就比李顯和李旦要好得多,而且與武則天不對付。

那些反武勢力是有可能擁他爲主然後起事的,後來徐敬業起兵不就打了李賢的旗號,可見武則天不是杞人之思,通過史料分析,筆者認爲李賢之死應當是武則天授意,丘神勣執行,然後武則天又做樣子貶黜了丘神勣,不過沒過多久就又調回重用。

小公主事件,言之鑿鑿的傳言

昭儀生女,後就顧弄,去,昭儀潛斃兒衾下,伺帝至,陽爲歡言,發衾視兒,死矣。又驚問左右,皆曰:“後適來。”昭儀即悲涕,帝不能察,怒曰:“後殺吾女,往與妃相讒媢,今又爾邪!”由是昭儀得入其訾,後無以自解,而帝愈信愛,始有廢后意。—《新唐書後妃傳》

安定公主事件可謂是武則天諸多傳言中最令人髮指的一項,襁褓嬰兒武則天都要利用,爲了栽害王皇后不惜殺害自己的女兒,可是這個言之鑿鑿的傳言卻禁不起推敲。(《新唐書》和《資治通鑑》記載基本一致,不重複列舉史料)

李弘的死因究竟是什麼?武則天真的殘害自己的親骨肉了嗎? 第4張

昭儀所生女暴卒,又奏王皇后殺之,上遂有廢立之意。—《唐會要皇后》

成書於唐初的《唐會要》與《新唐書》口徑不一致,其言安定公主夭折,武昭儀奏言是王皇后所殺,高宗遂有廢后意,這個說法又說公主不是武則天所殺,武則天只是借事栽害,雖然以武則天的行事,她的確有可能做的出來,但唐高宗的反應很奇怪。

唐高宗無非就兩個選擇:

第一,相信武昭儀的話,是王皇后所殺,那他憑藉這一條就能廢掉王皇后,爲何還要等一年後才廢后;第二,不相信武昭儀的話,那怎麼會有“始有廢后意”的記載。

《新唐書》描述得如此細緻,彷彿親眼所見,說武則天悶死了小公主,這是怎麼流傳出來的,難道是武則天自己宣揚自己悶死了小公主?更爲重要的佐證就是王皇后被廢的理由,高宗廢王皇后的原因是“謀行鴆毒”,倘若他認爲是王皇后殺了小公主,那王皇后還有一個“殘害皇家血脈”的罪行,可是並沒有。

在大才子駱賓王的《討武曌檄》中列舉了武則天種種罪惡,其中雖有部分內容屬實,但也有明顯的抹黑傾向,可根本沒有說武則天殺害女兒,可見當時連刻意抹黑都不會往這個方向寫。

在《舊唐書》中沒有提及此事,只是寫了高宗追封小公主爲安定公主,上諡號爲“思”之事,由此也發現了一個奇怪的脈絡,也便是成書最早的《舊唐書》沒有提及,成書其次的《唐會要》模棱兩可,到了最後的《新唐書》和《資治通鑑》彷彿親眼所見,這可真是夠奇。

關於武則天,宋代編撰史書爲何這樣寫?

不管是《唐會要》還是《新唐書》《資治通鑑》,都成書於宋朝,這三本史書的口徑與《舊唐書》有許多相左之處,這不僅是修撰的用心和所採信史料的多寡與可信度的區別,其實,思想的轉變也很重要。

《新唐書》載事倍於《舊》,皆取小說。—《曲洧舊聞》

李弘的死因究竟是什麼?武則天真的殘害自己的親骨肉了嗎? 第5張

宋代文學家朱弁曾在著作《曲洧舊聞》中評價《新唐書》的敘事多取自小說,十分縹緲,不可盡信,這只是修史嚴謹程度上的紕漏,單論武則天,其實思想的轉變最重要。

稍稍瞭解武則天的文友可能會發現,自唐朝到現代,對武則天的評價有個大趨勢,那就是唐朝五代是較爲積極或較爲客觀,宋代開始集中批判,明末略有回暖,民國以來,武則天評價又逐漸趨於客觀。

初雖牝雞司晨,終能復子明辟,飛語辯元忠之罪,善言慰仁杰之心,尊時憲而抑倖臣,聽忠言而誅酷吏。—《舊唐書》

《舊唐書》對武則天的評價還是較爲客觀的,既說出了武則天的殺伐果斷,甚至是濫殺無辜,但也承認武則天的政治手腕和執政能力還是不錯的。

武后之惡,不及於大戮,所謂倖免者也。—《新唐書》

《新唐書》的編撰者歐陽修等人對武則天的評價可就有些失之偏頗了,歐陽修所代表的這批宋代文人對武則天的評價幾乎可以代表當時的整體思想,趨於內守的宋朝在開放和包容程度上相比前朝是要弱一些的,在程朱理學逐漸形成乃至成爲主流哲學後,武則天的評價就越來越低了,由此,也不難發現武則天在宋代編修的史書中爲何如此不堪。

李弘的死因究竟是什麼?武則天真的殘害自己的親骨肉了嗎? 第6張

對於這位敢於推翻李唐皇室並像男人一樣潑辣地實行統治的女人,儘管儒家歷史學家都進行惡毒攻擊和抱敵對態度,但是武曌顯然具有特殊的才能,對政治具有天賦,並且非常善於操縱宮廷的權力結構。—崔瑞德

西方著名的漢學家崔瑞德在深研武則天后對其人有一個較爲精準的評價,也指出了武則天在歷史發展中遭到了抹黑。

先入爲主是認識一個人時最不應該有的,史書的編撰者一旦有了這樣的思想,其在編修的過程中就會失實,這也提醒我們在讀史書的過程中也要有自己的判斷能力,引申到生活中也是如此,這或許就是讀史書給我們帶來的鏡鑑。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