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明末農民起義發源地爲什麼在陝西 其實道理很簡單

明末農民起義發源地爲什麼在陝西 其實道理很簡單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8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明末起義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在明末起義的諸多頭領中,府谷山賊王嘉胤是初期最有影響力和最風光的唯一一位,就連帶頭大哥王二、闖王一世高迎祥都主動去向他入夥。

後來的農民軍三十六營中,紫金樑王自用、混天王張應金、不沾泥張存孟、八大王張獻忠等人,最初也都是王嘉胤隊伍裏的大小頭目,在王嘉胤死後才另立門戶建起自己的旗號。

明末農民起義發源地爲什麼在陝西 其實道理很簡單

王嘉胤銅像

1629年前後是王嘉胤最風光的時期,先是崇禎在這年二月裁撤驛站,致使大批“強有力之人”失去養家餬口的營生。於是這個下崗人士羣體,要麼直接去加入農民軍混飯吃,要麼先參加正規軍然後混成飢兵,再反水投農民軍,驛卒李自成被裁掉後就是走的後一條路。

接着是皇太極在這年十月打進來了,入京勤王成爲各地軍兵的最高政治任務。但執行這一光榮任務的苦大兵,卻沒有享受到相應的後勤待遇,餓着肚子被催命趕路的滋味實在不好難受,士兵們便在援救京城的路上紛紛開小差,跑回去投奔了農民軍。

這其中規模最大的是延綏鎮軍和甘肅鎮軍,他們在入京勤王的路上飢憤難平,於是自發組織起來,成建制地叛逃。逃跑回鄉遇到農民軍,大家坐到一起開個訴苦大會,今後就一塊兒幹了。在當時坐擁這樣的重磅大利好,起義造反儼然成了豬坐上去都能飛起來的風口,而王嘉胤就是風口上那頭飛的最高的豬。

在正式投入起義行當之前,王嘉胤的身份是“逃兵+山賊+通緝犯”,是一個江湖經歷豐富、很有故事的人,他很快便成爲當時農民軍陣營的明星頭領。在別的農民軍還只敢攻擊縣衙、縣牢的時候,王嘉胤就已經轉戰陝甘晉,攻打延安、慶陽這樣的州府了。

明末農民起義發源地爲什麼在陝西 其實道理很簡單 第2張

明代延安、慶陽地圖

更令旁人無法企及的是,王嘉胤早早地就開始了稱王設官,以白玉柱爲右丞相,以王自用爲左丞相,手下有部將(包括高迎祥、張獻忠等)100多人、有士卒3萬多人,儼然一副明朝起義界第一人的派頭,很有點做大做強的苗頭。

新任三邊總督楊鶴到陝西上任時,王嘉胤已經把自己的流動王國搬進了山西,他因此錯過了一個從官府撈銀子的大好時機。因爲楊鶴的平亂策略雖說是剿撫兼施,但重點是以撫爲主,更具體點說就是以銀票爲主,他的底氣是崇禎從自家生活費裏擠出來的10萬兩銀子。

剛到任時,留守在陝西地面上的農民軍頭領們跟楊總督還很生分,不知道這位老先生是帶着錢糧來慰問的,鬧了些衝突,打過幾仗。

漸漸地,等大夥兒感受到楊總督的誠意,主要是感受到他腰包裏的誠意後,便紛紛投靠過去,過起了有飯吃、有錢花的好日子,雙方也就消停了。

銀子的魅力是無窮的,楊鶴揮舞着腰包裏的銀票,幾乎把陝西境內有點名堂的農民軍都招撫過,諸如掠地虎、小紅狼、一丈青、混江龍、點燈子、滿天星、上天龍、王老虎、獨行狼等等,這些不用真名混江湖的頭領們都到楊總督的鍋裏蹭過飯。

亮出真名真姓的頭領,楊鶴也招撫過,比如王左掛,比如神一魁,這兩人都是農民軍陣營裏大名鼎鼎的一線大腕,他們代表了楊鶴招撫工作的最高成就。特別是招撫神一魁時,一下子收了他手下幾十個大小頭目,但飯碗問題很快緊張起來,楊總督趁着向朝廷邀功之際,趕緊要錢要糧。

朝廷艱難湊了兩個月,最後戶部擠出來10萬兩銀子,又向藩王宗親們拉贊助拉來5萬兩,外加2萬石糧食,於崇禎四年(1631年)五月派巡按御史吳甡送到楊鶴手上。

吳御史丟下錢糧後,還丟下了一句話:朝廷已經盡力了,以後的事你自己解決吧。

按照楊鶴最初的設想,朝廷先投資出錢,他拿錢去買個消停,並幫助誤入歧途的農民恢復農桑故業,然後朝廷又可以接着徵收賦稅。這樣一來既解決了民變的難題,又恢復了朝廷在西北的稅收業務,可謂兩全其美一舉多得。

明末農民起義發源地爲什麼在陝西 其實道理很簡單 第3張

但這很像是一個“機智”的趙括式策劃案,很容易讓人忽略掉對問題真正癥結的探求,所以崇禎個人出資10萬兩承擔了楊鶴的種子輪融資需求。但朝廷裏是有明白人的,巡按御史吳甡送來天使輪融資款後,就暗示他別指望還能有A輪B輪融資了。

就連楊鶴的一些下屬也對他的招撫不以爲然,陝西督糧參政洪承疇就是典型的異見者。洪承疇是堅決的主剿派,他腰帶裏沒有錢包,而是掛着大刀,到處跟農民軍打打殺殺,連投降的也殺。

洪承疇之所以這麼幹的心思,楊鶴其實是心知肚明的,他那一套完全是花錢買平安,所謂招撫不過是撒銀票,但他並沒有撒不完的銀票。他不可能總去敲崇禎自家生活費的竹槓,戶部又沒能力給他安排專項財政列支,只剩下打地方財政的主意了,但這更不靠譜!

明朝九邊的糧餉,起初是以軍隊屯田自耕自種爲主的,遇上歉收等自給不足的情況時,則由京運年例銀(即戶部撥付)、民戶民運稅糧(即地方財政分攤)以及商人開中鹽糧(鹽政收入)等方式來補充。

但到了明末,軍屯制度已經基本荒廢,田地都流入官宦士紳們的手裏,士兵們無田可耕無地可種,軍隊失去了穩定的糧餉來源,地方政府的民運稅糧就被迫接過了這個重擔。

就西北地區民變最嚴重的陝西來說,陝西三邊四鎮的軍餉不僅需要其境內各府州縣民運稅糧的全力供給,還額外需要河南民運稅糧的支援。

除此之外,陝西還需要承擔對境內宗藩的供奉,考慮到朱明宗室強大的繁衍能力,這也是一筆巨大的財政負擔。

陝西境內的藩王有秦王、韓王、肅王、慶王、瑞王,特別是秦王、韓王等人早在洪武年間就在陝西安家了,兩百年來繁衍壯大,一大堆的後代被封爲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鎮國中尉、輔國中尉、奉國中尉,還有數不清的郡主、縣主、郡君、縣君、鄉君、儀賓等等等。

明末農民起義發源地爲什麼在陝西 其實道理很簡單 第4張

陝西明代秦王府遺址

這些數量多到沒譜的貴人們,都是需要好吃好喝好伺候的主。但不幸的是,就連他們中的不少人在明末也會遇到因地方財政匱乏,時常領不到宗祿,而不得不餓肚子的情況。

所以,在朱重八的子孫也又重新餓肚子的時代,餓死些饑民、拖欠些糧餉,也就再正常不過了。

但爲什麼會這樣呢?對稅源相對單一的明朝來說,這個問題的答案很容易想:糧食減產了,甚至很多地方出現了絕收。

從天啓末年直到崇禎九年(1636年)的十餘年間,陝西局部地區乃至全省範圍的旱災就沒有斷絕過,其中不少年份還上演了“旱災+蝗災”的雙料災荒,那是地主家都能被餓絕戶的年月,普通百姓人家基本已經慘到不可描述。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