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吳三桂造反爲什麼打着朱三太子的旗號 原因主要雨有這三點

吳三桂造反爲什麼打着朱三太子的旗號 原因主要雨有這三點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9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吳三桂造反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公元1673年,清康熙十二年,鎮守雲南的平西王吳三桂因不願被清廷撤藩,和清廷的矛盾已不可調和,故聯合鎮守廣東的平南王尚可喜,鎮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以及退居臺澎的鄭成功之子鄭經,公開扯旗反清,掀起了長達八年的三藩之亂的序幕。

吳三桂造反爲什麼打着朱三太子的旗號 原因主要雨有這三點

吳三桂起兵之初即自稱“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宣揚起兵的目的是爲了“反清復明”,爲此,吳三桂在討清檄文中虛構了“適值周、田二皇親密會太監王奉抱先皇三太子,年甫三歲,刺股爲記,寄命託孤,宗社是賴”的故事,並聲明自己投清是忍辱負重“姑飲泣隱忍,未敢輕舉,以故迎居窮壤,養晦待時,選將練兵,密圖恢復,枕戈聽漏,束馬瞻星,磨礪竟惕者,蓋三十年矣!”

吳三桂造反爲什麼打着朱三太子的旗號 原因主要雨有這三點 第2張

吳三桂自己反清,卻擡出了大名鼎鼎的朱三太子,至於朱三太子到底是誰,就不深究了,反正他的這個名頭就是給反清人士專用的,在順治、康熙兩朝多次出現,誰用都不稀奇,朱三太子是否存在都還是一個難解的疑問,那麼,吳三桂爲什麼也要利用這個虛無縹緲的朱三太子的名頭來反清?原因主要有三點。

吳三桂造反爲什麼打着朱三太子的旗號 原因主要雨有這三點 第3張

第一:表面上,清朝從來沒有虧待過吳三桂,他需要一個政治上反清的名義

吳三桂在清朝是臣,而且還是過得很不錯,且名位都升到頂的重臣,清朝沒有虧待他,讓他做了異性王之一,且容忍他長期手握重兵獨鎮一方,讓他的兒子娶了順治的妹妹,康熙的姑姑和碩恪純長公主(曾被封爲建寧長公主,金庸小說《鹿鼎記》中建寧公主原型),和皇家結親,無論清朝和吳三桂之間有怎麼樣的利益糾葛,至少,從表面上看,清朝不負吳三桂。

於是,吳三桂就不能以自己的名義反清,以臣謀逆不好聽不說,還會被世人認爲是忘恩負義,都讓你做異性王了,兒子也做了皇帝的姑父,兩代受寵,你還有什麼不滿意的?所以,吳三桂想借朱三太子的名頭反清,證明自己並非是爲了私利,清朝給的官爵再大?也大不過故明的恩情啊,這樣忽悠一番,政治上就勉強能站住腳了,起兵不是造反,是復國。

吳三桂造反爲什麼打着朱三太子的旗號 原因主要雨有這三點 第4張

第二:崇禎受天下人同情,用他的兒子的名頭更能得到擁戴

明朝的崇禎皇帝雖然把大明朝弄沒了,但他因在位時努力拯救將傾之大廈,且以身殉國的行爲普遍被天下人認同,幾乎所有的人,哪怕是降清的文武,也都同情崇禎皇帝,用崇禎皇帝的兒子朱三太子做招牌,比較容易消除仇恨或蔑視吳三桂的人的抵抗心理,在吳軍勝利時,招降納叛都容易得多。

至於吳三桂是從西南起兵,爲什麼不用借用曾經在南方抵抗清兵二十多年的南明皇帝后嗣的名頭,原因地球人都知道,吳三桂親手殺死了南明永曆皇帝一家,臉皮再厚也不敢用啊。且南明的幾位皇帝沒有崇禎遺留下來的威望,他們的子嗣也都明明白白,該殺的全都被殺了,即使吳三桂想用,也杜撰不出人來。朱三太子正好,不但崇禎的名頭好用,且在當時,很多人普遍相信有這麼個朱三太子存在,虛無縹緲就更好了,吳三桂可以隨便找人冒充。

吳三桂造反爲什麼打着朱三太子的旗號 原因主要雨有這三點 第5張

第三:吳三桂到底還是想團結大多數,特別是臺澎的鄭經

在吳三桂起兵造反的康熙十二年時,清朝入關也才二十九年,根基並沒有完全扎牢,在民間,思念故明的人還非常之多,特別是在南方,因揚州、嘉定、江陰等地發生的事情,有意反清的組織多如牛毛,吳三桂需要團結這些有意反清的組織,人多力量大嘛,雖然這些組織大多都認爲是吳三桂引清兵入關,葬送了大明江山,視他爲敵,可有了朱三太子的名頭,能忽悠一個是一個。

最重要的是,吳三桂在除尚可喜和耿精忠這兩大盟友之外,非常希望臺澎的鄭經能出手相助,而鄭經的父親鄭成功在南明時期承認過永曆政權爲正朔,鄭成功以及鄭經繼承下來的延平郡王爵位就是永曆皇帝封的,吳三桂殺永曆,在鄭經眼中是叛逆,是死仇,所以,想要團結鄭經,只能用朱三太子的招牌,而且,鄭經那邊還有一堆朱明宗室養着,也只有崇禎之子才能壓住他們。

吳三桂造反爲什麼打着朱三太子的旗號 原因主要雨有這三點 第6張

綜上所述,吳三桂在剛起兵造反時,必須要用崇禎之子朱三太子來打響招牌,政治上宣揚自己是一心爲公,也爲了能團結到更多盟友。不過,吳三桂的苦心積慮顯然沒有什麼用,除了尚可喜和耿精忠也因爲清廷要撤藩,有跟清廷不可調和的矛盾外,其餘的如江南反清組織,根本就不相信和配合吳三桂,不認爲吳三桂這個殺掉永曆皇帝的人有資格當反清的代表。

吳三桂造反爲什麼打着朱三太子的旗號 原因主要雨有這三點 第7張

特別是鄭經,他也根本不會聽從吳三桂的指揮,在三藩之亂中,鄭經最主要的動手方向是福建,跑去和耿精忠搶地盤,如果吳三桂有足夠的威望指揮鄭經,讓臺澎水師北上天津,直插清朝中樞,或者去打江寧(南京),斷掉清朝的財賦之地,那樣的話,三藩之亂的結局就大不一樣了。

要知道,吳三桂發動的三藩之亂之所以失敗,除了政治上不被天下人認同,失道寡助之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三藩沒有能夠擾亂北方,也沒有斷掉清朝的錢糧補充,讓康熙有足夠的戰略空間和充足的財政來倒騰,最後熬死了三藩。吳三桂打出的朱三太子這塊招牌似乎並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鬱悶的吳三桂乾脆破罐子破摔,臨死前終於撕開面具,開國稱帝,雖然最後是身敗名裂,可好歹做了五個月的皇帝,他也不虧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