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清朝九大總督分別是誰 他們最後的結局又是什麼

清朝九大總督分別是誰 他們最後的結局又是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6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晚清九位總督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清朝末年,有句著名的話,“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這句話不但揭示了大清朝的結局,而且預示了大清朝封疆大吏們的命運。

清朝九大總督分別是誰 他們最後的結局又是什麼

清朝的總督,是清朝地方的最高行政和軍事長官。按照清制,清朝共設置有十一大總督。其中,除了漕運總督,主要負責運輸江南八省的米糧至京城;河道總督,負責治理黃河、淮河,以及運河等河道之外,其他的九位總督,絕對都是地方的軍政一把手,是實實在在的封疆大吏。

清朝的九大總督分別是:東三省總督、直隸總督、兩江總督、兩廣總督、閩浙總督、湖廣總督、陝甘總督、四川總督和雲貴總督。

我們下面就分別來介紹這九大總督中末世總督的結局。

清朝九大總督分別是誰 他們最後的結局又是什麼 第2張

一、東三省總督趙爾巽

東三省是大清的龍興之地,所以,清廷對東三省非常重視,專門設置盛京將軍一職,主要由旗人擔任,負責全權管理東三省的軍政事務。

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清廷裁撤盛京將軍,改由東三省總督管轄。

1911年,曾經擔任過盛京將軍的趙爾巽,再次回到了東北,成爲了最後一位東三省總督。

趙爾巽任職期間,重用張作霖、袁金鎧等人,堅決擁護清朝統治,反對共和,並對革命人士進行了殘酷鎮壓。

1912年,民國成立後,趙爾巽雖然表示了贊成共和,還是被解除了職務,被迫隱居青島。

此後,趙爾巽在袁世凱的拉攏下,出任清史館館長一職,負責編撰《清史》。直到1927年,《清史稿》編撰完成,趙爾巽也在同一年去世,享年83歲。

雖然歷代正史,都遵循下一代編撰上一代的慣例,但是,編撰《清史稿》的趙爾巽,因爲是清朝遺臣,並且對清朝的感情很深,所以,不免會美化清朝呀。

清朝九大總督分別是誰 他們最後的結局又是什麼 第3張

二、直隸總督張鎮芳

直隸總督的管轄區域,在京畿重地及其附近,所以,在東三省總督設立之前,直隸總督是各大總督之首,也是最受皇帝重視的總督。

最後一任直隸總督張鎮芳,的確有點“慘”。他的前任陳夔龍,因爲不願接受袁世凱的邀請出任民國政要,稱病告假。

張鎮芳的姐姐嫁給了袁世凱的大哥,兩個人因此有了姻親關係。於是,袁世凱就想到了自己的這位同鄉加親戚,任命張鎮芳署理直隸總督。所謂署理,就是暫代的意思,還沒有轉正。

結果,張鎮芳剛剛做了10天直隸總督,屁股還沒坐熱,就被袁世凱趕去了河南,做了河南都督,負責鎮壓豫西白朗起義,同時取締革命黨。

張鎮芳因爲辦事不利,被袁世凱撤職。之後,張鎮芳支持袁世凱稱帝,又支持張勳復辟。在復辟失敗之後,張鎮芳被逮捕入獄。但是,張鎮芳人脈甚廣。經過多方通融,最後由其養子張伯駒,以他的名義捐了40萬元賑災款後,獲准保外就醫。他在天津待了3個月後,重獲自由。

此後,張鎮芳不再涉足政治,而是專心商業,先後擔任了北方銀行董事長、鹽業銀行董事長。

1933年,張鎮芳病逝,年70歲。

清朝九大總督分別是誰 他們最後的結局又是什麼 第4張

三、兩江總督張勳

清朝兩江總督的地位僅次於直隸總督,而末代兩江總督張勳,也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人物了。

張勳是清朝的死忠,任江南提督之時,奉命鎮守江寧,堅決對抗革命軍。清政府因此授他江蘇巡撫,署理兩江總督之職。

張勳爲了表示忠於清朝,所部全部保留髮辮。因此,他被稱爲“辮帥”,他的軍隊被稱爲“辮子軍”。

張勳擁護袁世凱稱帝,之後,又謀劃復辟清室。

1917年7月1日,張勳擁廢帝溥儀復辟。12日,被段祺瑞組織的“討逆軍”擊敗,復辟宣告失敗。張勳被通緝,先後逃入了荷蘭使館、天津德租界避難。第二年,張勳被北洋政府特赦。

此後,張勳也投身商業,成了一名成功的商人。據不完全估算,張勳的資產最後達到五六千萬元之多。

期間,張勳拒絕了北洋政府的邀請,不再出仕。1923年,張勳在天津病逝,終身保留辮子。溥儀得知後,賜諡號“忠武”。

四、兩廣總督張鳴岐

1910年,張鳴岐在奕劻的支持下,署理兩廣總督,並在1911年4月授實職。

張鳴岐殘酷鎮壓了同年爆發的廣州起義,殺害革命黨人四十三人。武昌起義爆發後,廣東震動,張鳴岐不得已宣佈廣東獨立。原本,他被推舉爲了廣東都督,卻辭而不就,潛逃日本。

袁世凱時期,張鳴岐回國效力,並支持袁世凱稱帝。

護國戰爭爆發後,張鳴岐隱居上海法租界,之後移居天津租界。

1931年,九一八事變之後,張鳴岐勾結日本人,成了徹徹底底的漢奸。1945年,日本投降後,張鳴岐在民衆的聲討咒罵中病死,留下一世罵名。

五、閩浙總督鬆壽

鬆壽是滿洲正白旗人,作爲一名滿人,且身爲最後一任閩浙總督,算是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吧。

鬆壽在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就任閩浙總督之職。武昌起義爆發後,福建革命黨也準備發動起義。當時,有人勸告鬆壽交出大權,響應起義。但是,鬆壽堅決不應,表示要反抗到底。

1911年11月8日晚間,起義爆發之後,鬆壽組織旗兵奮力抵抗,最終被擊潰。鬆壽見大勢已去,吞金自殺。

雖然鬆壽是一名頑固派,但是敢於爲了自己的信念而自殺,至少對於清朝而言,他盡忠了。清廷得知鬆壽戰死的消息,賜諡號“忠節”。

清朝九大總督分別是誰 他們最後的結局又是什麼 第5張

六、湖廣總督瑞澄

原本,湖廣總督在瑞澄去職之後,清廷就任命了諸如袁世凱、段祺瑞等人就任。但是,這些人全部未到任,瑞澄就光榮的成爲了末代湖廣總督。

瑞澄是滿洲正黃旗人,著名的博爾濟吉特氏後人,大學士琦善之孫。

瑞澄爲官之後,治理地方,整飭軍紀,皆有成就,並且主張君主立憲,屬於相對開明的改良派。不過,因爲出身問題,他堅決抵制革命黨。

1910年,瑞澄升任湖廣總督之職。第二年,他得到了一本由漢口俄租界巡捕查獲的革命黨名冊。瑞澄不聽時任湖北布政司陳樹屏的勸告,執意按冊抓人,獲三十二人,殺三人,導致第二天爆發了武昌起義。

瑞澄棄城而逃,被清廷革職。後因懼怕被治罪,逃往日本。1912年,清帝退位後,他返回上海,並在1915年病逝。

七、陝甘總督長庚

長庚同瑞澄一樣,也是滿洲正黃旗人,爲末代陝甘總督。

1909年,長庚調任陝甘總督。三年後,武昌起義爆發,西安等地也開始響應。

長庚當時聯合伊犁將軍志銳,陝西巡撫升允謀劃迎溥儀西遷,佔領潼關以西的關中地區,謀求發展。

原本,升允率軍反攻,連下十餘城,可是清帝卻宣佈退位了。長庚等人只得服從旨意,交出了印信。之後,長庚回到北京,拒絕了袁世凱讓其出任北洋將軍的邀請,賦閒在家。

1914年,長庚病逝,舊清廷贈其諡號“恭厚”,北洋政府也派人弔唁。

八、四川總督趙爾豐

趙爾豐是漢軍正藍旗人,1911年獲任四川總督之職。

當時,湖廣、四川地區,正在轟轟烈烈的鬧保路運動,反對清廷將鐵路國有化。而四川尤甚,一度發生了衝擊總督府事件。趙爾豐下令鎮壓,釀成了血案。

趙爾豐此舉招致了更多的反對和圍攻,而川軍不願繼續受命鎮壓,清廷只得調湖北新軍入川平亂。這也導致了武昌兵力空虛,爲武昌起義創造了有利條件。

趙爾豐因平叛不利,被免去了四川總督一職,留任邊務。武昌起義爆發後,四川獨立,趙爾豐交出了政權。後來發生兵變,趙爾豐一度重新掌權,後被進攻總督府的士兵擒獲斬首。

趙爾豐就任四川總督數月,就不明不白的死於兵亂,看來此人的統兵能力的確很差。

原本在趙爾豐之後,清廷先後派了岑春煊和端方接任四川總督之職,而岑春煊未到任,端方則在赴任的途中被殺,實際也未到任。趙爾豐就光榮的成了末代四川總督。

清朝九大總督分別是誰 他們最後的結局又是什麼 第6張

九、雲貴總督李經羲

這位末代雲貴總督李經羲也出身名門,是李鴻章的三弟李鶴章之子。

1909年,李經羲升任雲貴總督。應該是受到李鴻章辦洋務的影響,李經羲的思想很進步。他在雲南興辦實業,啓用蔡鍔、唐繼堯等留日學生,創辦了雲南陸軍講武堂。同時,主張清朝實行憲政。

李經羲對改革抱有希望,所以,對於鎮壓革命黨就很不積極。正因爲此,當革命黨在昆明發動起義時,李經羲輕鬆被俘。這……識時務者爲俊傑麼,該打醬油的時候,就要打醬油麼。

後來,在蔡鍔的指示下,李經羲獲釋,逃往了上海。

北洋政府成立之後,李經羲一直爲北洋政府出謀劃策,先後在袁世凱和段祺瑞政府任職。段祺瑞被罷免國務總理之職後,李經羲甚至一度出任總理之職。之後,因爲張勳復辟,李經羲內閣迅速解體。

此後,李經羲經天津,再次逃到了上海。

1925年,李經羲在上海病逝。

清朝末代總督的大結局

清末九大末代總督中,閩浙總督鬆壽戰敗自殺,也算爲清朝盡忠了;四川總督趙爾豐兵變被殺,死於能力不足吧,其功過自有人評說;只有兩廣總督張鳴岐,做了漢奸,在討伐聲中病亡,得了一世罵名。

其餘的六人,不管如何折騰,是也罷,非也罷,都是內部之爭。在失敗之後,都保持了低調,也都得了善終。

所以,還是那句話:“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爲了自己的理想,抗爭過了,發現已經過時了,那就不如順應形勢吧。而末代總督們,最終都要湮滅於歷史的長河中。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