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五國伐齊成爲戰國的轉折點之一 五國伐齊的影響究竟有多大

五國伐齊成爲戰國的轉折點之一 五國伐齊的影響究竟有多大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0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五國伐齊和戰國轉折點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戰國,那個一個風雲際會的年代,各國明君賢臣紛紛施展渾身解數,以期國家富強,進而“囊括天下”。我們都知道,最後橫掃六合的是秦王政,也就是秦國完成了統一。秦國統一天下成爲了一個時間問題,這是源於秦國在“長平之戰”中的勝利,因而“長平之戰”成爲了戰國歷史上的轉折點之一。

爲什麼說“長平之戰”只是戰國曆史上的轉折點之一呢?這是因爲戰國時期還有另一個轉折點——“五國伐齊”。

那麼,“五國伐齊”的影響到底有多大,爲何會成爲了戰國時期的兩大轉折點之一呢?

這還要從當時的環境說起……

五國伐齊成爲戰國的轉折點之一 五國伐齊的影響究竟有多大

公元前386年,齊國發生了名爲“田氏代齊”的政治事件,齊康公被罷黜,齊相田和自立爲君,成爲了齊國的統治者,是爲(田)齊太公,姜齊覆滅,田齊建立。

經過了數十年的發展,齊國成爲了戰國時期的東方大國,此時恰逢魏惠王窮兵黷武,使得作爲天下霸主的魏國國力大損,齊威王抓住時機,先後在桂陵之戰、馬陵之戰中重創魏國,一舉摧毀了魏國的霸業。因此,魏國一家獨大的局面結束,天下進入了三強並立的局面。

因自身條件的約束,前期楚國並沒有參與到三強的爭霸之中,而是在積蓄國力,如此一來,極具侵略性的“虎狼之秦”與想要穩固霸主地位的“海濱強齊”開始“對線”。

五國伐齊成爲戰國的轉折點之一 五國伐齊的影響究竟有多大 第2張

兩國先是爭先控制韓魏,以期削弱對方的勢力,而後,兩國矛盾升級,大打出手。公元前323年,正值盛年的秦惠文王爲了打擊齊國,不惜調兵遣將借道韓魏,跨國遠征齊國,結果卻在桑丘遭到了齊將匡章率領的齊軍重創。秦惠文王從爭霸的夢中驚醒,自稱西藩之臣,開始進一步的深化秦國變法,增強秦國國力,而齊國也因此徹底確立了天下霸主的地位。

公元前312年,秦楚兩國爆發大戰,楚軍兩戰皆敗北,楚國元氣大傷,齊國爲了壓制秦國,不計前嫌,再度與楚國聯合,又控制住了韓魏兩國,封鎖秦國東出之路。

五國伐齊成爲戰國的轉折點之一 五國伐齊的影響究竟有多大 第3張

可是,隨着秦昭襄王的即位,以秦宣太后爲首的親楚勢力上臺,秦楚兩國重歸於好,引起了齊國的不滿,齊宣王隨即派遣大軍進攻楚國,楚懷王在不敵之下,以太子橫質秦,求來了秦國援軍。齊宣王不願與秦國大打出手,便撤回了大軍。

不久,秦楚關係因太子橫失手殺人而破碎,秦齊兩大強國糾集韓魏兩國,組成聯軍從東西兩線發起了對楚國的進攻,楚軍主力全軍覆沒,楚國幾近亡國,最後只能選擇成爲了齊國的屬國,向齊國稱臣納貢,對秦國割地,這才換來了四國退兵。

公元前298年,齊、韓、魏三國組成聯軍,由名將匡章率領,大舉進攻秦國,一度攻破秦國函谷關,迫使秦昭襄王割地求和。隨後,窮兵黷武、好大喜功的齊閔王在齊相蘇秦的蠱惑下,先後進攻趙、韓等國,將自己的盟友全部得罪。

五國伐齊成爲戰國的轉折點之一 五國伐齊的影響究竟有多大 第4張

公元前286年,齊閔王又派兵攻滅了僅次於七雄的強國宋國,盡佔被視爲“天下膏腴”的淮泗之地,引起了列國的不滿。

此時,身負國仇家恨(詳情請見“子之之亂”)的燕昭王登高一呼,發起諸侯會盟,趙惠文王、秦昭襄王、魏昭王等人先後響應,燕、秦、趙、魏、韓五國聯軍氣勢洶洶地撲向齊國,史稱“五國伐齊”,或是“樂毅伐齊”。

在此一戰之後,作爲天下霸主的齊國霸業垮臺,秦國成爲了新的天下霸主,而趙國則是繼承了齊國的另一個“頭銜”——山東六國第一強國,接過齊國身上的擔子,開始與秦國全面對抗。

其實,隨着齊國的衰敗,先天不足的趙國根本不可能“全方位、無死角”地對抗秦國,只要秦國君臣自己不“作死”,統一之勢已經勢不可擋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