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清朝時期的皇帝眼光都不行吧 妃子們爲什麼都都不好看

清朝時期的皇帝眼光都不行吧 妃子們爲什麼都都不好看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4.8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清朝妃子爲什麼不好看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在普通人的想象中,皇帝有權網羅天下的美女,後宮的顏值自然不會差。然而,由於清代獨特的八旗制度,宮廷選取御用女性並不以長相爲主要標準

清朝時期的皇帝眼光都不行吧 妃子們爲什麼都都不好看

根據 1653 年順治帝的諭旨,皇后、妃子都應該從滿洲官員、外蒙古貝勒等高層人士的女兒中選拔產生,八旗官員的女兒只要年滿十四至十六歲,都必須參加三年一度的選秀。這種制度之後一直延續,且逐漸加以完善。

在這種選拔體制下,妃子幾乎只能從旗人中產生,社會上的女青年進入後宮的道路基本被堵死。

清朝時期的皇帝眼光都不行吧 妃子們爲什麼都都不好看 第2張

清代的種族偏見還不只體現在旗人和非旗人之間。即使是旗人,也並非所有適齡女性都有參加妃子選拔的資格。

比如同爲旗人,內務府的包衣三旗就與來自八旗的正身旗人地位不同。後宮中地位較高的皇后、貴妃以及嬪妃等,幾乎都出身於八旗。

清朝時期的皇帝眼光都不行吧 妃子們爲什麼都都不好看 第3張

在有資格生產後妃的八旗中,滿人和其他族的後宮表現也有很大差別。《清宮后妃》中的「清宮后妃表」記載,187 名清宮后妃中,有 136 人是滿人,蒙古族有 21 人,可見皇帝的擇偶範圍很受限制。

而蒙古人能夠二十多次中選,也是靠着清初的「滿蒙聯姻」政策。早在努爾哈赤時期,就爲了聯合蒙古科爾沁族、對抗明朝而開始了「滿蒙聯姻」。清朝入關前後,滿蒙通婚達到高峯,皇太極的5位皇后全部爲蒙古族,其12名皇女也都下嫁到蒙古。

清朝時期的皇帝眼光都不行吧 妃子們爲什麼都都不好看 第4張

這種特殊的民族分佈,本身就使後宮女性的容貌特徵與一般意義上的漢族女性有所區別。以頭寬高指數來衡量,大部分人可分爲闊頭型、中頭型和狹頭型,而多項調查結果都表明,滿族人以闊頭型居多。而以形態面指數衡量的話,大部分人可分爲超闊面型、闊面型、中面型、狹面型、超狹面型這五個等級,蒙古族即是闊面型的典型代表。

而即使通過了種族關,得以進入後宮的選拔程序,容貌也不是中選的首要條件。最爲重要的是門第。

清朝時期的皇帝眼光都不行吧 妃子們爲什麼都都不好看 第5張

在後宮選拔中,女青年們須根據所在旗色依次乘車入宮,車上會專門標示出她們的門第出身。進入皇宮後,再分成五人一組接受皇帝或皇太后的選閱。被看中者就要「留牌子」,牌子上記錄着參選女性的旗籍、家庭和年齡,供選拔者參考。

在清朝統治者的選秀標準中,「品德」也和「門第」一樣是重中之重。在清代皇后、嬪妃的冊封文中,「淑德」,「端良」,「孝慈」,「世家」,「門第」都是高頻詞彙。

清朝時期的皇帝眼光都不行吧 妃子們爲什麼都都不好看 第6張

相比之下,容貌往往不是最主要的考量標準。比如外形不算出衆的葉赫那拉·靜芬,因爲是慈禧太后的侄女,最終成爲了光緒的隆裕皇后。

當然,相貌也並非全不重要。清朝在選秀過程中對容貌還是有所要求,只是當時的審美標準相比於今天不乏驚人之處。

清朝時期的皇帝眼光都不行吧 妃子們爲什麼都都不好看 第7張

比如《相書》中的《女人賤惡部》,就將今天頗受歡迎的尖下巴臉型貶爲「賤苦」。同時,坐姿端莊穩重、神態自若也是古時對女性的要求,所以現代被認爲性感的姿態會被認爲是「搔首弄姿」,算不上美。

除此之外,宮廷審美與民間審美也有所區別。妃子相貌不一定要好看,但要端莊,符合「富貴」、「吉利」之相,尤其對於更看重門第、品德的清朝來說更是如此,「小臉」、「尖下巴」因此都遭到了嫌棄。直到民國時期,受西方文化的影響,這種審美取向纔有所改變。

清朝時期的皇帝眼光都不行吧 妃子們爲什麼都都不好看 第8張

我們多見到的古代妃子存留下來的照片,形象氣質多欠佳,也與當時相機剛開始流行有關。

「照相」這一技術於 1843 年傳入中國,到 19 世紀末,纔開始流行於宮廷之中。對於照相機的陌生,加上當時攝影技術的侷限,導致了人們在鏡頭前的姿勢和表情都不大自然,從而影響最後的拍照效果。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