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劉伯溫晚年玩了一個啞謎,朱元璋至死都沒想明白

劉伯溫晚年玩了一個啞謎,朱元璋至死都沒想明白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8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劉伯溫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劉伯溫是輔佐朱元璋平定天下的重要謀士,他曾爲大明王朝的統一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劉伯溫對於朱元璋來說非常重要,他不僅是自己的智囊,更兼自己的至交好友。不過,就是這樣一個人物,他晚年卻和朱元璋玩起了啞謎。

劉伯溫晚年玩了一個啞謎,朱元璋至死都沒想明白

歷史上和君王玩起啞謎的臣子數不勝數,不過,能像劉伯溫這樣忠於大明忠於君主的還真不多。劉伯溫去世前的這個套路可謂是非常精明,就連一向以聰明聞名的朱元璋直到十七年後才明白其中的奧祕。

在劉伯溫去世之前,劉府人曾遵照劉伯溫的建議給朱元璋上了一筐魚。當時,朱元璋以爲劉伯溫是在爲自己祝壽,以恭祝大明年年有餘。不過,事情真的是這樣的嗎?

其實,劉伯溫去世前給朱元璋送一筐魚極有含義,他定然有其暗示的道理,絕不僅僅是爲朱元璋祝壽那麼簡單。

衆所周知,朱元璋是我國曆史上一位有名的雄猜之主,在他任期內,朱元璋曾經誅殺了大量的功臣。因爲這一點,朱元璋本人也遭到了後世的詬病。不過,如果我們將這件事放到當時那種環境,就不難看出朱元璋的目的。

太子朱標仁義闇弱,這是朱元璋所無法容忍的,正因爲這一點,朱元璋纔要大殺功臣,他要爲太子執政鋪平道路,以便自己的朱家江山長年穩固。這樣的皇帝,你可以說他是過度殘忍,也可以說他賢明。不過,對於劉伯溫來說,誅殺功臣這件事情畢竟不雅,所以他在世時曾多次上書直諫。

翻開歷史,我們可以發現歷代王朝的通病,一般來說,王朝的滅亡都是由於這四個原因所造成的,一是宦官干政,二是外戚專權,三爲功臣驕縱,四爲同姓王做亂。在朱元璋統治時期,宦官和外戚的問題已經得到解決。

明朝建立後,朱元璋就首先制定了律法,他在法律中明確規定宦官和外戚不得干政,並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不過,隨着這兩個問題的解決,功臣和藩王的問題卻浮出了水面。

明朝在統一全國的過程中,那些驍勇善戰的開國名將是發揮了重要作用的,是他們幫助朱元璋擊敗了其它割據勢力,也是他們成功使得大明王朝崛起於世。沒有他們,就沒有統一的大明王朝。不過,雖然藍玉等開國功臣功勞很大,但難免也會滋生驕縱的心態,出於對皇家安全的考慮,朱元璋也就不得不對其進行鎮壓了。另外,朱元璋在即位之後曾大力封王,他將自己的子孫後代皆封到邊疆爲王,並掌握一定的軍事力量,由於其過度封王,最終才導致了靖難之役。

劉伯溫這麼聰明的人物,他自然明白朱元璋其中的道理。不過,長期封王和誅殺功臣畢竟是明朝的大害,故而劉伯溫還是要明裏暗裏上書直諫。在去世之前,劉伯溫也正因爲這種考慮,才命下人給朱元璋送了一筐魚。

劉伯溫死後的十七年間,朱元璋始終沒有發覺劉伯溫當初送他魚的原因,直到太子朱標暴死,他才恍然醒悟。其實,這一筐魚正是劉伯溫最後一道上諫的摺子,劉伯溫就是要指出同性封王和大殺功臣的害處。

劉伯溫晚年玩了一個啞謎,朱元璋至死都沒想明白 第2張

一筐魚,就好比是藩王和功臣,皇帝要想讓國家長治久安,就必須要實現兩者之間的平衡,依靠藩王制約功臣,同時,也要以功臣平衡藩王。現在,朱元璋不計後果的誅殺功臣,這就必然要導致藩王一家坐大。用筐將所有的魚一網打盡,那麼筐還有何用,其實劉伯溫就是在批評朱元璋殺功臣的做法,可惜,這一時期朱元璋已經年老體衰,就算明白這個道路,恐怕也是爲時已晚。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