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張九齡究竟跟安祿山有什麼恩怨?爲何非要置之死地?

張九齡究竟跟安祿山有什麼恩怨?爲何非要置之死地?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2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我們都知道,安史之亂沉重地打擊了唐朝的統治,是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安史之亂的發動者安祿山是一個胡人,深得當時的皇帝唐玄宗的信任。

事實上,安祿山的叛亂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對於這件事,唐玄宗負有主要責任。在安祿山尚未成氣候的時候,有人就跟唐玄宗提過醒,玄宗沒有聽進去。在安祿山犯錯的時候,此人又主張嚴懲安祿山,結果玄宗根本沒有采納他的意見。這個人就是張九齡。張九齡被李林甫排擠之後,唐玄宗更加不理朝政,對安祿山越加放縱,最終釀成了安史之亂。

一、安祿山的乾爹張守珪

安祿山本是一個混血胡人,家庭沒有任何背景,屬於草根階層。他有的就是一身蠻力和不低的情商,這種人按照正常渠道升遷,最多也就是個小頭目不得了了。可是,在他青年時代,他遇到了一個能讓他發達的人,這個人就是范陽節度使張守珪。

一次偶然機會,安祿山結識了張守珪。張守珪從安祿山身上看到了可以利用的東西:勇猛。於是,張守珪將他納入到自己帳下,並收爲養子。

在張守珪這棵大樹下,安祿山開始“茁壯成長”。

二、張九齡的先見之明

開元二十一年,張守珪讓安祿山到長安呈送奏摺,這是一次鍛鍊的機會,可以結識一些朝廷權貴。張守珪把這個任務派給安祿山,可見他對這個養子的重視程度。當時安祿山的職務是左騎衛將軍。

接見安祿山的是宰相張九齡。

張九齡究竟跟安祿山有什麼恩怨?爲何非要置之死地?

張九齡對安祿山的第一印象非常不好。

張九齡看到安祿山的第一印象是這個青年人身上有一股桀驁之氣,與常人大有不同。另外安祿山心理素質極好,他這個級別的官吏,見到宰相或多或少都會緊張。可是安祿山絲毫不緊張,鞠躬行禮之後傲然站立。

張九齡看了看奏摺,都是些尋常事項。他對安祿山的興趣更大一些。他跟安祿山聊起了邊塞的一些情況,又詢問了安祿山的家庭情況。安祿山對答如流,回答非常簡潔。安祿山曾對張九齡說,自己帶領三個人就擒殺四十個契丹人。

通過這次短暫的談話,張九齡基本判斷出安祿山是個異常勇猛的人,在邊塞能夠憑藉軍功快速上升。而這個人心思縝密,缺乏紀律約束和道德敬畏。所以,當他遇到朝廷另一位宰相裴光庭的時候,他說:“日後禍亂幽州的一定是這個胡人。”

張九齡身居高位多年,閱人無數,看人的眼光自然獨到精準。

三、安祿山兵敗,張九齡堅決要殺

開元二十四年(736年),安祿山已經升任平盧將軍。這一年,安祿山奉命討伐契丹。這次出征,安祿山率領三萬大軍,浩浩蕩蕩征討契丹。可是,天不遂人願,安祿山竟然戰敗了。軍隊損失巨大。

大軍失敗,朝廷追究責任在所難免。范陽節度使張守珪選擇棄車保帥,把責任都推到安祿山頭上。

張守珪在奏摺中請求斬殺安祿山,以示懲戒。

奏報送到宰相張九齡手中,他看完之後,第一時間在奏摺上作了批覆:“穰苴出軍,必誅莊賈;孫武行令,亦斬宮嬪。守珪軍令若行,祿山不宜免死! ”

張九齡用了兩個典故,當年司馬穰苴出兵,是先殺了違犯軍令的莊賈;孫武號令三軍,先斬殺了不聽軍令的吳王妃嬪。所以,安祿山戰敗,也必須按照軍法予以處死。

安祿山得知張守珪不再保全自己時,派了他的部下史思明悄悄進入長安,用衆多奇珍異寶和金銀賄賂太監,請他們在玄宗面前求情。

張九齡究竟跟安祿山有什麼恩怨?爲何非要置之死地? 第2張

唐玄宗皇帝聽信了太監的讒言。當張九齡請求以軍法處置安祿山時,玄宗皇帝說:“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先罷免安祿山的官職,讓他繼續在軍中效力。”

張九齡據理力爭。

玄宗竟然質問張九齡說:“難道你跟安祿山有仇?爲何非要置之死地?”

張九齡黯然。他說,留着安祿山這個胡人,日後必爲害天下。

玄宗說,現在國家富強,天下太平,哪裏會有混亂?他又以安慰的口氣對張九齡說:“愛卿不必多慮,叛亂一事多發生在朝政混亂,百姓難以生存的時刻,可是現在國富民強,百姓安康,就算是安祿山有心謀反,誰又會追隨他呢?”

退出皇宮後,張九齡喟然長嘆。

後來,張九齡被李林甫排擠。開元二十八年(740年)五月,張九齡病逝,終年六十八歲。十五年後,公元755年,安祿山果然謀反。“安史之亂”導致唐朝迅速從“全盛”走向沒落。唐玄宗奔蜀,因追思張九齡的卓見而痛悔不已,遣使至曲江祭張九齡,追贈其爲司徒。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