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世界史 > 萬曆朝鮮戰爭中日本人最恨的朝方大將是誰?

萬曆朝鮮戰爭中日本人最恨的朝方大將是誰?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萬曆朝鮮戰爭中,作爲大反派,日本人對他的對手如何評價?誰是他們最佩服或者最痛恨的中朝將領?

不是李如鬆、陳璘。在當時的日本文獻中,李如鬆、陳璘、石星、沈惟敬等明朝大臣將領,作爲交戰國重要人物都有很多記載,但日本人並沒有明確表示好惡。

不是李舜臣。當時的日本人甚至連李舜臣的名字都不知道,與李舜臣交手最多的日軍水師將領脅阪安治的《脅阪記》裏也沒有出現過李舜臣和龜船的任何記錄。李舜臣的爲日本人知曉是在戰後柳成龍的《懲毖錄》傳入日本後,到了近代,日本海軍還一度掀起對李舜臣的崇拜。

日本人當時最痛恨不已的人物,是一個大多數人都很陌生的名字——木曾。

日本人記錄豐臣秀吉事蹟的《太閣記》裏,稱這個人爲“赤國木曾”、“木曾判官”,豐臣秀吉本人給日軍下達的命令是“平定赤國,必須割下木曾的首級”;《黑田長政記》裏稱這個人爲“MOKUSO判官”;《朝鮮征伐記》裏稱其爲“牧使”。在日本江戶時期的戲劇中,更是屢屢出現“木曾判官”,稱其是“朝鮮最值得信賴的將軍”,甚至出現了“木曾判官”爲報國仇,遠渡日本進行暗殺謀反當權者的文學作品。

其實,“木曾”這個人姓甚名誰,日本人也沒搞清楚。只是籠統地稱他爲“赤國領主”,晉州城城主。

那麼,這個讓日本人念念不忘的“木曾”究竟是何許人?

死守晉州的朝鮮將領金時敏。一個死後和李舜臣一樣被朝鮮李朝贈諡“忠武”的男人。

金時敏是武舉人出身,戰亂開始時他是晉州判官,後擢升爲晉州牧使,他率領數千士兵英勇守衛了晉州,卻在最後一天的戰鬥中犧牲,他不知道自己的這一仗讓日本人恨之入骨。不知他死訊的日軍在第二次晉州戰役中,糾集了近十萬大軍,終於攻陷了晉州,斬殺了繼任的晉州牧使,“如願以償”把“木曾”的首級送到了日本,豐臣秀吉還得意洋洋地命令懸首示衆。

我們先來回顧一下第一次晉州之戰。這一戰也被後世朝鮮人認爲是壬辰戰爭三大捷之一。

萬曆朝鮮戰爭中日本人最恨的朝方大將是誰?

晉州城是全羅道(即日本人所稱的“赤國”)的門戶,爲了佔領號稱朝鮮糧倉的全羅道,當然要先打開晉州這個門戶。日軍侵朝主帥宇喜多秀家做了決定,命令第九軍的主將細川忠興攻打晉州。

當時,朝鮮的慶尚右兵使柳崇仁在昌原被日軍擊敗後,率殘部逃往晉州。按說,柳崇仁是金時敏的上司,金時敏應該大開城門接納。

但金時敏做了一個震驚後世的決定:拒絕柳崇仁進城!

金時敏是擔心柳崇仁入城後,奪走自己的指揮權。驕傲的金時敏,心狠的金時敏,眼睜睜看着柳崇仁在城下最終力戰而死。

1592年10月5日,細川忠興率日軍兵臨城下。當時城中金時敏只有3800名守軍,面對細川忠興的兩萬日軍完全處於下風。但是晉州城有自己的優勢:高大堅實,而且金時敏預先早做功課,用繳獲的日軍鐵炮仿製了一百多支火繩槍,守城的部隊士氣非常高.

萬曆朝鮮戰爭中,日軍貌似戰鬥力很強,但其實他們有一個先天的弱項:攻城。熟悉日本戰國的朋友都知道,戰國諸多戰役中,攻城戰大家都很弱,因爲日本缺乏大炮,最多隻有大筒(口徑大的火繩槍),而日本人的攻城器械和中國根本沒法比,缺乏衝車、雲梯、投石車,大多用鉤索、長杆死爬城牆,一旦遭到防守方頑強死守,基本是打不下來的。豐臣秀吉自己在平定全國的幾次攻城戰役中,都是靠重兵包圍、斷絕對方糧草才艱難取勝的。

戰爭初期,朝鮮人沒有防備加上鬥志不高,日軍佔了便宜,連破三都。但中期的幸州、晉州攻城戰,朝鮮軍死守下日軍都是鎩羽而歸。

這一回,遇到高大的晉州城,遇到心狠手硬的金時敏,細川忠興註定要吃敗仗。

日軍其實做了大量的準備。比如,把土壘工事修到了城下,用竹子做成大批雲梯,做稻草人佯攻麻痹守城者,但這一切,都抵消不了攻城的先天劣勢。

日軍用火繩槍射擊,朝軍還之以玄字筒(火炮)和弓箭;日軍架起竹梯拼命攻城,朝軍用火繩槍、滾木、巨石、開水對付。見日軍死屍堆滿城下,細川忠興的弟弟細川興元要逞英雄,他孤身上了一部竹梯,命令其他士兵誰也不許上,誰敢搶功就殺誰,結果他奮勇爬到牆頭,被守軍一陣亂槍戳下摔死。

打到夜裏,金時敏居然讓樂工在城頭吹起悠揚的笛子,以示毫不費力。

第二天,兩軍繼續殘酷的攻防戰,但好消息來了:朝鮮慶尚道的三路義兵來援,雖說人數各只有千餘人,但細川忠興卻不得不分兵抵擋,晉州的壓力減小了。

打到第三天,日軍發動了最後一次猛攻,不幸的是督戰的金時敏中了流彈重傷(一說是視察戰場時被一重傷的日兵用火繩槍擊中)。

見死傷慘重,再打下去也毫無希望,細川忠興只好無奈的下令撤軍,撤退之時天降大雨,朝軍沒有追擊。

第一次晉州之戰是日軍第一次攻城不克吃敗仗, 全羅道也隨之轉危爲安。朝鮮人評價稱:時一韓崩潰之餘,無一人敢爲守城之計。而時敏獨守孤城,內無精兵,外無蟻援。賊悉兵來圍,雲梯地道,盡九攻之術。而應之如神,只以忠義激勵士卒,歷十四晝夜(應爲四晝夜),殺傷無算,捍蔽湖南(全羅道),使賊不得長驅內地,大敗而遁。

日軍撤退後,金時敏便傷重而死,但朝鮮方面一直隱瞞這個消息,以至於日本人以爲死敵“木曾”健在,擺了獻木曾首級的烏龍。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