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世界史 > 十九世紀末,美國是如何消毒郵件以應對持續的黃熱病流行?

十九世紀末,美國是如何消毒郵件以應對持續的黃熱病流行?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0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穿孔槳是什麼你知道嗎?不知道沒關係,小編告訴你。

你能猜出下圖這東西的功能嗎?刷動物或者人的毛髮梳?肉的嫩化劑?花園的曝氣機? 還是一種用於實施酷刑的恐怖裝置?如果你的答案是這些,那麼很遺憾,你錯了。

十九世紀末,美國是如何消毒郵件以應對持續的黃熱病流行?

當我第一次聽說這是100多年前,郵遞員們用來防止郵件上的病毒和細菌傳播所用的工具時,我是不相信的。自書面通信問世以來,相互投遞卡片或信件等方式成爲了很多人依賴的溝通工具。但是在流行病,就像我們目前正經歷的疫情時期,郵件也成了加速病菌傳播的一大途徑。

十九世紀末,在使用噴霧劑、消毒溼巾等消毒工具前,美國郵局用穿孔槳燻蒸郵件,應對持續的黃熱病流行。

對郵件進行消毒的做法,無論是將信件暴露於燃燒的香水,菸草還是氰化物氣體中,都起源於美國誕生前幾百年。殖民時期最常見的消毒方法是將信件浸泡在醋中。

十九世紀末,美國是如何消毒郵件以應對持續的黃熱病流行? 第2張

上圖爲美國阿拉巴馬州某市衛生局使用的一種對抗病毒的穿孔槳,在美國郵政博物館展出。穿孔槳看起來更像是一把惡魔般的梳子,而不是一種公共衛生安全工具。它像錘子一樣被用來在信封上戳很多孔,以便內含物接下來能夠被完全燻蒸,這是對郵件進行消毒的第二步。郵遞員使用槳將信件打孔,然後將它們分散在鐵路車的鐵絲網架子上,在那裏,鐵壺中硫磺產生的煙霧將對信封燻蒸。

十九世紀末,美國是如何消毒郵件以應對持續的黃熱病流行? 第3張

19世紀末期,美國人開始廣泛使用槳葉,然後用二氧化硫或福爾馬林等氣體進行燻蒸。事實證明,這種做法既令人放心又令人討厭。

當時,黃熱病(由蚊蟲叮咬傳播)一度被認爲是最可怕的疾病,儘管許多人只是輕度感染,卻有將近一半的感染者因此喪命。在十八到十九世紀之間,美國先後至少有過三十五次大爆發。直到十九世紀九十年代,也都沒人知道這病的來源或傳播方式。

黃熱病病毒

史密森尼號的槳板可能始於1899年,當時黃熱病開始減弱,在新奧爾良以及密西西比州,納奇茲和格爾夫波特僅有幾次輕度爆發。槳的背面有一個蚊子的圖畫。1900年以後,陸軍外科醫生沃爾特·裏德少校證明了是蚊子傳播了引起黃熱病的病毒,這也證明了這一點。刻寫在蚊子上方的是一段奇特的詩句:霍里比盧斯芽孢桿菌/多登特氏菌(黃熱病菌名稱),它既不是病原體的正確名稱,也不是正確的標識,因爲它實際上是一種病毒,正如裏德少校所證明的那樣。

消毒已經實踐了數百年,它始於1300年代的歐洲,並最終被包括美國殖民地在內的地區採用。在美國,穿孔,燻蒸以及通常的隔離措施已被用來應對猩紅熱,白喉、流感、傷寒、肺結核、麻風病、脊髓灰質炎、霍亂、天花以及最近的炭疽病。郵件在鐵路車廂被用氣體處理,在烤箱中烘烤並接受輻照。儘管這樣幾乎沒有任何作用,但郵政業務仍繼續滲透和燻蒸郵件一直到20世紀初,也許是由於當地習俗和公共需求。

消毒並不一定是個完全不合邏輯的應對措施。郵遞人員被天花所感染,天花特別有毒,可以在許多表面生存,甚至可以從休眠狀態中恢復過來。1901年,醫學文獻中的報告將兩次獨立的天花疫情追溯到當時天花流行地區的信件接收人。

然後在2001年發生了炭疽熱襲擊,至少有五個裝滿炭疽芽孢的信封被郵寄給政客和媒體,有22人染上炭疽病,其中5人死亡,還包括馬里蘭州布倫特伍德郵局的兩名郵政工作人員。據美國司法部稱,有35個郵政設施和商業郵件室受到污染。

郵政局很快開始對發送給華盛頓特區與聯邦政府機構相關聯的郵政編碼的郵件進行輻照,輻照後的郵件會先晾曬個幾天,然後再發送給收件人。有時,郵件可能會放在一個塑料袋中,註明已經過消毒,類似於過去郵件會被貼上特殊的郵票,讓收件人知道已經做過消毒了。

十九世紀末,美國是如何消毒郵件以應對持續的黃熱病流行? 第4張

那之後,只有另一項研究揭示了該病毒如何在各種表面上起作用。該研究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柳葉刀》上,稱三個小時後從打印紙中無法回收到傳染性病毒,但是傳染性顆粒物最多需要四天時間才能從紙幣上消失。實驗室研究可能無法反映現實情況,因此,在不受監視或控制的實際情況下,病毒的壽命可能會更短。相比之下,同一項研究發現,新型冠狀病毒可以在塑料或不鏽鋼上存活長達一週。這意味着,即使一封郵件被冠狀病毒污染,該病毒也有可能在到達你的郵箱之前就已死亡。

十九世紀末,美國是如何消毒郵件以應對持續的黃熱病流行? 第5張

禽流感病毒細胞結構示意圖

病毒在紙板等多孔表面上的壽命很短,因爲其脆弱的脂質包膜可能會被酒精、肥皂或紫外線破壞。病毒的核心、基因組和包裹它的蛋白質將被暴露,無法繁殖。迄今爲止的研究表明,病毒在表面上持續存在,並且可能是傳播途徑,然而這又提出了一個問題,病毒的存在就一定意味着傳染性嗎?即使可以檢測到表面上的病毒,也並不意味着它實際上可以感染你。此外,至今在任何國家或地區都沒有看到郵遞公司大爆發。還有一些人認爲郵件不是可能的感染媒介,郵遞員必須咳嗽或打噴嚏,排出足以傳染的病毒,然後將其保持足夠長的溼潤時間,以便有人觸摸它,然後觸摸自己鼻子、嘴或眼睛,纔可能造成感染。

目前來看,接收郵件是一種低風險的活動。病毒不太可能通過郵件的產品或包裝傳播,而傳播更可能來自家人或訪客等密集接觸活動。如果擔心,可以不要立即將收到的郵件帶入屋內。初步研究表明,24小時足以殺死病毒,並且,如果可以通過清潔紙板或隔離郵件等方式來減輕疑慮,也就無需使用尖刺的郵件槳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