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世界史 > 拜占庭帝國發展歷史簡介 拜占庭帝國有哪些歷史影響?

拜占庭帝國發展歷史簡介 拜占庭帝國有哪些歷史影響?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8.1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於拜占庭帝國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1071年在曼齊克特之戰中,皇帝羅曼努斯四世被塞爾柱突厥蘇丹阿爾普·阿爾斯蘭擊敗,拜占庭失去了亞美尼亞及安納托利亞的部分地區,並在接下來的20年中,逐漸失去了整個小亞細亞半島。

1054年,東正教與天主教徹底決裂。事情起因於教皇利奧九世執意任命一名西西里出生的主教執掌東方教會。此舉招致整個東部教會不滿。普世牧首米哈伊爾·塞魯拉利烏斯大怒,下令關閉國內所有西方教堂,驅逐其神職人員。

教皇此時又派遣紅衣主教亨伯特作爲特使與東部教會進行會晤,然而此次談判最終宣告破裂,亨伯特於1054年7月在聖索菲亞大教堂下達了由教皇簽署的開除教籍令。不久,普世牧首召集宗教會議,宣佈開除羅馬代表們的教籍。長期對立的東西方教會徹底分裂,再未彌合,對此後的歷史造成了深遠影響。

四、帝國末日

拜占庭帝國的最後幾個世紀以篡權者阿萊克修斯一世開始,他引入西歐封建分封的制度,重新建立起一支軍隊,對突厥進行了有力的抵抗,並收復了一些東部領土。他向西方求救抵抗突厥,這是第一次十字軍東征的起源。

十字軍收復了尼西亞,但很快救兵成了仇兵。雖然阿萊克修斯的孫子曼紐爾一世是十字軍的朋友,但雙方都不能忘記他們互相革除了對方的教籍,拜占庭對源源不斷經過其領土的羅馬天主教十字軍的意圖很持懷疑。

11世紀和12世紀來自神聖羅馬帝國的德意志人和來自西西里島和意大利的諾曼人不斷攻擊帝國,並對帝國的省份進行掠奪。亞歷克修斯給予貿易專權的意大利城市國家尤其成爲反西情緒的對象。他們成爲“法蘭克人”和“拉丁人”的代表。威尼斯人尤其受反感——儘管威尼斯的船隻是帝國艦隊的骨幹。與此同時,突厥依然是一個威脅,1176年他們擊敗了曼紐爾。

在第三次十字軍東征中,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一世企圖征服拜占庭帝國,但給帝國帶來最大摧殘的卻是第四次十字軍東征。這次東征的目的是佔領埃及,但威尼斯人獲得了領導權。在他們的慫恿下十字軍1204年攻克並洗劫了君士坦丁堡,他們建立了一個短期的封建王國(拉丁帝國)。

被徹底削弱的拜占庭帝國四分五裂:尼西亞帝國、伊庇魯斯和特拉比鬆同立。前者由帕里奧洛加斯王朝統治。

1261年他們收復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爾),戰敗了伊庇魯斯,恢復了帝國。但他們的主要注意力集中在歐洲,而把他們在亞洲的敵人忘了。這時他們倖存的主要原因是因爲當時穆斯林內部分裂。當奧斯曼帝國建立後除一些港口城市外拜占庭帝國幾乎所有的其他地方都被奧斯曼帝國佔領了。

拜占庭帝國發展歷史簡介 拜占庭帝國有哪些歷史影響?

拜占庭向西方求救,西方提出的條件是兩個教會必須統一。拜占庭雖然頒佈法律統一教會,但拜占庭的居民並不接受羅馬天主教。一些西方的僱傭軍來到拜占庭,但西方大多數人對此無動於衷,但是教皇還是承諾會給予必要援助,但是教皇的援助顯得那麼遙遠和寒酸。

一開始奧斯曼帝國認爲攻擊君士坦丁堡代價太大,不值得,君士坦丁堡的城牆非常堅固,除十字軍外上千年中沒有人能夠攻克它。但隨着版圖的擴張,君士坦丁堡漸漸處在了奧斯曼帝國版圖的中心位置,同時火炮的出現,這古老飽經戰亂的雄偉城牆的驚人防禦力被大大削弱。

1453年5月29日,經過兩年的包圍,穆罕默德二世攻克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爾),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戰死。1461年特拉比鬆也被穆罕默德二世佔領了。至此,所有拜占庭領地均徹底喪失。

五、文化延續

拜占庭帝國滅亡後,1472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迎娶了拜占庭帝國末代皇帝的侄女索菲婭公主,宣佈成爲東正教的保護人。他的孫子伊凡四世將成爲俄羅斯的第一位沙皇。他的繼承人認爲他們是羅馬帝國和君士坦丁堡的合格的繼承人,是第三個羅馬帝國。一直到20世紀初它們的覆亡,奧斯曼帝國和俄羅斯帝國都認爲自己是拜占庭的合法繼承人。

在君士坦丁堡被十字軍和奧斯曼土耳其人先後兩次攻破的過程中,許多拜占庭的工匠都西行避難,他們給西歐帶來了當時先進的文化和思想,爲日後的歐洲的文藝復興奠定了文化基礎。

拜占庭帝國在將經典知識傳遞給伊斯蘭世界的過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最重要的印象卻是東正教會。早期拜占庭的傳教士將東正教傳給了斯拉夫人。迄今爲止,大多數斯拉夫人以及希臘人信奉東正教,而東羅馬帝國的滅亡也預示着歐洲中世紀的結束。

拜占庭帝國的經濟狀況

拜占庭帝國所控制過的最大領土面積爲356萬平方公里(查士丁尼一世時期),人口顛峯值則爲3400萬(公元4世紀)。帝國的經濟以農業爲基礎,並擁有發達的商業和手工業。在中世紀早期的幾百年中,拜占庭一直是歐洲經濟最發達的國家。它的貨幣索利都斯(Solidus)長期以來是歐洲和西亞的國際流通貨幣。

儘管亞美尼亞的金礦和巴爾幹的豐富銀礦爲拜占庭提供了貴金屬的來源,但拜占庭帝國最主要的收入還是來自商業貿易中徵收的關稅和貿易稅(此外還包括過境稅、入城稅、不動產轉手稅等名目)。

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爾)處於歐洲、亞洲、非洲的交匯點,自古以來就是世界各地商船彙集的地方,也是絲綢之路的終點,發達的國際轉口貿易給當地居民帶來了鉅額的財富。薩洛尼卡、特拉布宗、安條克和亞歷山大等城市也是拜占庭帝國的重要貿易港口。

拜占庭的進口物資主要包括絲綢、毛皮、奴隸、糧食、貴重木材、香薰料、染料、象牙、寶石、珍禽異獸和其他奢侈品,出口物資則有玻璃、馬賽克鑲嵌畫、高級絲織品和錦緞、武器、葡萄酒、金銀貨幣、珠寶首飾和工藝品。拜占庭的通貨長期保持穩定的狀態。

1磅黃金鑄造72個名爲“諾米斯瑪塔”(Nomismata)的金幣,一個諾米斯瑪塔等於12個銀幣,1個銀幣等於12個銅幣。一個工人一年工作280天,大約掙25個諾米斯瑪塔的年薪,就可以維持衣食所需。

公元7世紀後,拜占庭的國際貿易因與波斯和阿拉伯的戰爭而受到影響,傳統的經過波斯灣和敘利亞的商路中斷,迫使拜占庭開闢通過紅海進入古印度洋的海路貿易和通過黑海、裏海、鹹海的陸路貿易路線。至9世紀,拜占庭的國際貿易達到最高峯。

11世紀,突厥人奪佔小亞細亞,拜占庭逐漸喪失了黑海沿岸的商業據點。與此同時,由於威尼斯的興起,以及熱那亞、加泰羅尼亞商人的競爭,拜占庭的商業開始衰落。諾曼人則入侵希臘南部的底比斯和科林斯等絲綢工業中心,將大批養蠶技師和絲織工匠帶到西西里,打破了拜占庭對絲綢的壟斷地位。

拜占庭帝國發展歷史簡介 拜占庭帝國有哪些歷史影響? 第2張

數次十字軍運動,尤其是第四次十字軍東侵,嚴重地破壞了拜占庭的商業地位,徹底改變了地中海貿易格局。在拜占庭帝國晚期的若干次皇室鬥爭中,爲了獲得資金,拜占庭皇位爭奪者屢以商業貿易特權爲抵押,致使本已遭到嚴重破壞的本國商業陷入更加困難的境地。

君士坦丁堡和特拉布宗不再是東方商品的集散地,其地位被威尼斯在東地中海的商業據點奪去。威尼斯和熱那亞商人甚至在拜占庭本土取得了商業特權,在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爾)郊外的加拉塔建立了商業殖民區。到14世紀,拜占庭的商業已經完全萎縮。

除了商稅外,拜占庭帝國其他的經濟收入來源還包括向元老階層徵收的地產稅和向城市工商業主徵收的貨幣稅。帝國還向城市工商業主徵收馬匹、布匹等實物稅。城市公民還要交納公證稅、印花稅、司法稅等間接稅。富有的市民還要負擔路燈燃油、節日賽馬、慈善機構、城市衛生和救火等費用。

拜占庭的農業稅按照田畝面積向村莊集體徵收,逃亡農民所拋下的荒蕪農田所需繳納的稅收,由其所在的村莊代繳。每年5月和9月,帝國的巡迴法官和稅收官吏下鄉徵稅,每3年普查一次土地狀況,確定稅收額度。

在8世紀喪失主要的農業省敘利亞後,拜占庭帝國加大了在巴爾幹和小亞細亞的農墾力度。當這些地方的土地也在11至14世紀逐漸淪喪於斯拉夫人和突厥人之手、而帝國的商業貿易又極度萎縮時,拜占庭帝國就理所當然地出現了財政困難的狀況。

在14世紀,爲了籌措開支,安娜·德·薩伏伊皇后曾下令熔化宮中的金銀器皿,鑄造貨幣。一位記錄了約翰五世加冕典禮的拜占庭史官曾哀嘆道:“皇帝的大多數皇冠和冕服只是看起來像黃金珠寶,其實都是染上金色的皮革,飾以彩色玻璃冒充寶石。前朝皇帝用來品嚐美酒的、綴滿紅綠寶石和珍珠的高腳金盃,已經被換成了白錫杯或陶土杯。……到處可以看到類似具有天然美麗的寶石和多彩絢麗的珍珠一樣的東西,但是這些都騙不過衆人的眼睛……羅馬帝國的繁榮和輝煌竟然頹敗到這種程度,昔日的榮光完全消失了……”

至巴列奧略王朝末期,拜占庭帝國已完全依靠出售皇室財產土地和借高利貸來維持必要的開支。爲了籌措現金,帝國向塞爾維亞人、保加利亞人、威尼斯人、熱那亞人和土耳其人屢次割讓土地,甚至連色雷斯和加拉塔等對首都和國家生死攸關的重要地區也被割讓,使帝國喪失了最後的自救資源。

1423年曼努埃爾二世將第二大城市薩羅尼卡賣給威尼斯後,拜占庭帝國已經無地可割,無稅可收,僅靠君士坦丁堡城內少許工商業稅收殘度餘日。這一狀況無疑對拜占庭帝國的最終滅亡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拜占庭帝國的文化狀況

拜占庭帝國的民族構成極爲複雜,包括希臘人、敘利亞人、科普特人、亞美尼亞人、格魯吉亞人及希臘化的小亞細亞人等。外族入侵期間又遷入哥特人(4~5世紀)、斯拉夫人(6~7世紀)、阿拉伯人(7~9世紀)、土耳其人(11~13世紀)。

長時期以來,各族人民逐漸融合。在政治經濟生活中起決定作用的是希臘人,帝國語言4~6世紀以拉丁語爲主,7~15世紀以希臘語爲主。拜占庭帝國融合羅馬帝國的政治傳統、希臘文化和東正教,創造了具有獨特風格的拜占庭文化。

建築藝術方面,如聖索菲亞大教堂,尤以雄偉莊嚴著稱;還有皇帝聖宮和競馬場馳名於當時。拜占庭帝國將文字和東正教傳給斯拉夫人。它所保存的希臘、羅馬古典文化,對意大利的文藝復興運動起了一定的作用。

拜占庭帝國發展歷史簡介 拜占庭帝國有哪些歷史影響? 第3張

拜占庭帝國在國際經濟和文化交流方面還起過東西方的“金橋”作用。中國從4世紀(魏晉時代)已與拜占庭有貿易、文化聯繫。中國由拜占庭輸入的商品有琉璃、珊瑚、瑪瑙等。在由查士丁尼一世派遣往中國的僧侶將養蠶絲織技術傳入拜占庭。

拜占庭的民間幻術傳入中國,與中國傳統技藝相結合發展成爲如今的中國雜技藝術。另外,拜占庭的宗教(景教-即東正教聶斯脫利派-也即東方亞述教會)唐朝傳入中國,開歐洲宗教傳入中國的先河。

拜占庭帝國的宗教狀況

拜占庭人確信基督教是帝國的立國之本。從羅馬帝國時代起,帝國東部的基督教神學就受到猶太教神學和古典希臘哲學的影響。325年5月25日至8月25日,在東羅馬的尼西亞召開了第一次尼西亞宗教會議,確立了拜占庭基督教的基本信條,即《尼西亞信經》。

381年君士坦丁堡宗教會議、431年以弗所宗教會議、451年查爾西頓宗教會議、553年君士坦丁堡宗教會議的四次宗教大會進一步肯定了基督教的國教地位,君士坦丁堡教區的地位也得到確認,在基督教五大教區中僅次於羅馬教區。

伊斯蘭教興起後,受其“禁止偶像崇拜”的教義影響,在拜占庭帝國發生了破壞聖像運動。787年在尼西亞召開的第七次宗教會議闡釋了聖像崇拜和偶像崇拜的區別,拜占庭基督教會的神學體系至此正式確定下來,此後再也沒有發生重大變動。

這一派宗教後來發展爲東正教,即東正教(希臘正教)。除了正統教派外,由於拜占庭帝國包括了希臘、埃及、敘利亞、亞美尼亞等具有不同文化的領土,因此各種異端思想在這些地方興起,包括阿里烏斯教派(Arians,興起於帝國東部)、聶斯脫利教派(Nestorians,又稱景教,興起於敘利亞地區)、馬其頓尼教派(Macedonius)、一性論教派(Monophysites,興起於埃及)、一志論教派(Monothelitism)、保羅教派(Paulicians,興起於小亞細亞和亞美尼亞)、博格米爾派(Bogomili,興起於保加利亞)等異端教派。

拜占庭帝國的宗教勢力和世俗權力關係十分複雜。二者利益的結合與衝突導致雙方的團結合作與激烈衝突。總的來說,在9世紀以前,由於拜占庭帝國嚴厲的法律和富於效率的中央集權制行政管理,拜占庭教會被剝奪了參與國事活動的空間,教會事務成爲帝國國家事務的一部分,拜占庭皇帝則成爲教會的保護人,控制着羅馬和君士坦丁堡這兩個最大教區的主教和大教長任免權。

從君士坦丁一世到查士丁尼一世時期,多位主教被皇帝免去教職,羅馬主教(後來成爲羅馬教皇)在8世紀中葉前也要聽命於拜占庭皇帝。任何教職人員都無權開除皇帝的教籍。

9世紀以後,帝國皇帝的權力逐漸削弱,教會的實力則逐漸增強。教會開始插手帝國的管理事務,包括審理世俗法庭經手的任何案件、以及稅收和司法方面的特權。但是,與羅馬教會不同,拜占庭教會始終沒有擺脫皇帝的控制,始終作爲國家政權的工具存在。

拜占庭帝國對後世的影響是什麼?

在東羅馬帝國的最後一夜中,有一些人趁亂登上拉丁人的戰艦,逃到了克里特、摩里亞、愛奧尼亞羣島和威尼斯。一艘熱那亞商船保留了它在那最後一夜的乘客名單,上面有六名巴列奧略皇族的人,兩個科穆寧皇族,兩個拉斯卡利斯皇族,以及一些次要的貴族。

拜占庭帝國發展歷史簡介 拜占庭帝國有哪些歷史影響? 第4張

這些人和其他許多東羅馬人攜帶着古代的珍貴文獻流亡到西歐各國,使得生活在天主教神權世界的人們重新看到了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亞歷山大和愷撒,以及其他古代希臘和羅馬的光輝思想。

在這些思想的影響下,人性戰勝了神性,希臘人的理性光明照穿了教皇和封建制度所構成的重重帳幕,給西歐帶去了文藝復興之光。在拜占庭帝國的廢墟上,誕生了西歐的新世界。

俄國沙皇從來沒有放棄過恢復拜占庭帝國的企圖。葉卡捷琳娜二世曾經設想以君士坦丁堡爲俄國的新首都,以聖索非亞大教堂爲自己的皇宮,並把自己的一個孫子命名爲君士坦丁。

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一世、尼古拉一世、亞歷山大二世和尼古拉二世這些俄國沙皇發起了一系列針對曾一度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奧斯曼帝國的戰爭,試圖光復君士坦丁堡,但是這些企圖都被英國(1856年克里米亞戰爭)或德國(1878年柏林會議)等國挫敗。

拜占庭帝國的文化和宗教遺產如今仍然可以在俄羅斯、希臘、巴爾幹等國家看到。在希臘的東正教聖地阿索斯山的20個自治修道院和拔摩島的聖約翰修道院上,作爲拜占庭帝國永存的象徵,帝國的金底黑色雙頭鷹旗如今仍飄揚在這些修道院的上空中。

19和20世紀間,奧地利畫家和雕塑家古斯塔沃·克里木特(1862-1918年)在他的創作過程中,抄襲日本拜占庭美術投去了一瞥。這位美術家在布魯塞爾創作的壁畫和鑲嵌畫即是明證。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