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世界史 > 史上第一次毒氣戰的慘烈場面:十分鐘毒死六千人

史上第一次毒氣戰的慘烈場面:十分鐘毒死六千人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915 年4 月22 日,第一次世界大戰西 線戰場,夜幕剛剛落下,防守比利時伊普爾(Ypres)的法軍陣線前方,從對面德軍塹壕裏突然升起一股奇怪的致命綠 煙,微弱的東北風將這股綠煙吹向法軍, 士兵們四處潰逃,瞬間許多人就中毒倒地,他們呼吸急促,掙扎着倒下,窒息使得他們的面部漸漸發黑。成百上千人無 助地躺在地上,口吐白沫,身體受到毒氣的折磨,只能感到一陣陣撕裂般的惡 心;漸漸地,他們沒有了呼吸,這個過程緩慢而持久。空氣中到處瀰漫着氯氣刺鼻的金屬氣味。

在1914 年12 月對德宣戰後,加拿大第一支分遣隊隨即成立,經過幾個月的基 礎訓練,加拿大人就展開行動,在佛蘭 德斯登陸,被指派前往比利時城市伊普 爾。雖然由英國的職業軍人奧爾德森將 軍(General Alderson)統率,並有法軍 和英軍分別部署在左右翼,但是加拿大軍隊中的低級軍官都是些業餘軍人,他們戰前多是律師、商人、房地產商、媒體人士,而他們手下的那些士兵,經驗更是不足。可是,這些業餘士兵要面對的是一個由訓練有素的職業軍官和專業士兵組成的、自詡無往不勝的德軍。

1915 年4 月17 日,加拿大軍隊抵達時, 伊普爾相當平靜,但這種平靜只維持了 五天。4 月22 日晚,德軍發動攻擊,盡 管海牙公約中明確禁止化學戰爭以及 毒氣彈實驗,德軍還是決定在陣前釋放 5730 筒(168 噸)氯氣,雖然在此之前 的幾場戰役(包括三個月前的博利 姆戰役)中也使用過毒氣,但是毒氣在 低溫下液化了,沒有造成傷害。這一次, 德軍的氯氣終於“大顯神威”。

史上第一次毒氣戰的慘烈場面:十分鐘毒死六千人

氯氣是一種黃綠色氣體,比煤氣重,可 以用作氧化劑。氯氣遇水會發生反應形 成次氯酸,在有機物上引起化學燃燒效 果,而人體粘液組織和潮溼的人體器官 (比如眼睛)極易與氯氣發生此種化學 反應。大量吸入氯氣會引發肺部血崩,這同溺水死的症狀一樣,唯一不同是發生在陸地上。肺部血崩會造成劇烈嘔吐、頭痛、呼吸困難、異常口渴(一旦喝水立刻斃命)、肺部刀削一樣的疼痛、從胃部和腹部咳出綠沫、膚色由白色變成墨綠色和黃色、眼神呆滯,最後失去知覺而死,死狀相當慘烈。

發生在比利時伊普爾的毒氣攻擊讓法國軍隊猝不及防,煙霧像矮牆一樣蔓延,所有人都籠罩在毒煙之中,士兵之間只有半碼的距離都看不到彼此。法軍看不到周圍的形勢,在一片迷濛中被逼退到塹壕後方,德軍趁機發動進攻。

顯然,作爲一次“新式武器的測試使用”,德軍的毒氣攻擊十分奏效。氯氣比空氣重,因此可以貼着地面輪廓蔓延,並且能夠沉入敵人用來躲避彈片和子彈的塹壕和彈坑。如此一來,被攻擊的一方只能放棄塹壕,尋求高地,等到他們走出塹壕,迎接他們的將是劇烈的炮火攻擊。

隨着一米多高、橄欖綠色的雲狀毒氣在加拿大第一師左側的阿爾及利亞軍團處不斷翻滾,只用了十分鐘,就有約6000名法國和阿爾及利亞士兵中毒,士兵開與往常不同的火藥,殊不知是西線化學戰爭拉開了大幕。

法國殖民地軍隊隨即撤退,造成了同盟軍戰線上長達四英里的缺口。這真是出乎意料,德軍統帥沒想到他們的新型武器具有如此大的殺傷力,甚至沒有準備足夠的防毒面具,只能倉促進入空缺區域。

眼看陣線要被德軍攻破。加拿大部隊接到請求,前往封鎖缺口,保住戰線。反擊戰持續了一整夜,第二天白天還發生了至少兩次旅部級的對戰。加軍傷亡慘重,但至少拖延了德軍進攻的步伐,爲增援部隊提供了充足時間。

第二波毒氣進攻

4月24日,德軍再次發動進攻,猛烈的轟炸和毒氣雲同第一場攻擊如出一轍。不幸的是,這一天有微風將毒氣吹到加拿大軍隊駐紮的位置,而加拿大士兵除了把布尿溼捂在臉上以外,沒有任何防禦措施,他們只好後退,等毒氣消散,立即重新佔領塹壕。

阿爾及利亞軍也發現浸漬了泥土的溼布能夠隔離毒氣,但是即使這樣,完全克服毒氣侵害的人還是很少,第一師 雖然只有228 名士兵因毒氣受傷,但是大多數人或多或少都會留下後遺症,這些病症會折磨他們一輩子。

史上第一次毒氣戰的慘烈場面:十分鐘毒死六千人 第2張

面對瀰漫的毒氣,許多士兵感到呼吸困難,忍不住想扯掉溼布,大口呼吸, 好在最難受的時刻只會持續幾分鐘。同時,煙霧也使得德軍觀察員無法 確定射擊目標,德軍步兵不得不在沒有炮火支援的情況下向前推進,這 同樣給德軍帶來大量的人員傷亡。

5月3日,加拿大軍隊撤回,由英國軍隊接替,加軍損失慘重,6000名士兵傷亡, 傷亡最多的是步兵。僅4 月24 日,在毒氣、炮彈和步兵的三重襲擊之下, 加軍還要防護己方塹壕。單單這一天傷亡人員 就達到了3058 名。加拿大遠征軍第13 營遭到 敵軍三面圍攻,又要在阿爾及利亞軍隊戰敗的 情況下支援左翼,損失尤爲慘重。

但德軍並沒有窮追不捨。這場攻擊只是爲了測 試新武器,如果當時德軍侵入伊普爾並且沿着 伊瑟河繼續向南行進,他們應該能夠甩掉5 萬 人的英國和加拿大部隊,奪回陣地,但是鑑於 協約國軍的頑強抗戰,德軍僅憑手中所有的兵 力無法完成這樣的行動。

對德國人來說,這次武器測試相當勞師動衆,而且進行了周密的計劃。早在4月5日,德國工兵部隊就開始佈設毒氣筒,他們使用的5730筒氯氣,每個都重達90磅(41千克),全部靠人力拖運到前線;20個毒氣筒爲一列,每千米陣地佈置50列。儘管部署周密,但當時的化學武器依然十分簡易,氯氣筒由德軍士兵徒手打開,順風吹送到敵軍戰線,這種原始的散播方式也使得大量的德國士兵中毒甚至死亡。

最終,這場被命名爲“第二次伊普爾之戰”的戰役在5月25日結束,這是戰爭史上第一次大規模使用化學武器。此役協約國軍傷亡7萬,德軍傷亡3.5萬,協約國1.5萬人中毒,其中5000人死亡。化學毒氣未能使德軍在戰局上有所突破,等待他們的將是英國報復性的毒氣襲擊,身爲巴伐利亞步兵班長的希特勒很快就要嚐到英軍芥子氣炮彈的苦頭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