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世界史 > 日本軍國主義的源頭豐臣秀吉入侵朝鮮的下場

日本軍國主義的源頭豐臣秀吉入侵朝鮮的下場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5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豐臣秀吉侵略朝鮮結局

1592年,太合秀吉爲了平息國內土地不足分封的問題,決定出兵攻打明朝。因此秀吉向朝鮮國提出“假道入明”的請求,卻遭到朝鮮國王拒絕,使秀吉決定先併吞朝鮮,再併吞明朝。

1592年4月,秀吉派遣16萬軍人前往朝鮮,文祿之戰因而揭開序幕。日軍在戰爭初期處於優勢,只花一個月便攻陷朝鮮首都京城(今首爾),驅逐朝鮮國王李昖。

李昖爲了擊退日軍,遣使向宗主國明朝求援,而明朝朝廷很快便派出大軍前去救援,這段期間朝鮮各地出現義軍抗戰,其中以郭再佑、高敬命的抗戰激發了朝鮮軍隊之士氣。

1593年1月,明、鮮聯軍以提督李如鬆爲首擊退日將小西行長,收復平壤,雖在碧蹄館敗於日本名將立花宗茂、小早川隆景,但後來因日軍以宇喜多秀家爲首轉攻幸州山城遭遇朝鮮陸軍名將權慄的反攻而大敗。

更因爲李如鬆的偷襲而缺糧,迫使日軍退至釜山。此外朝鮮水軍名將李舜臣亦率領朝鮮水軍擊退日本水軍,日軍在海陸受挫的情況下被迫和明朝議和,在1595年,文祿之役在兩方議和下結束。

到了1597年,秀吉再次出兵攻打朝鮮,慶長之役展開。日軍爲了減低朝鮮水軍的戰力,使用反間計污陷李舜臣,使其被李昖解職。同年2月,明朝再次出兵支援朝鮮,首以明末名將麻貴,與日軍加藤清正等人在蔚山交戰。

日本軍國主義的源頭豐臣秀吉入侵朝鮮的下場

朝鮮水軍在開戰初期被日軍擊潰,迫使朝鮮再次起用李舜臣抵抗日軍。李舜臣在鳴樑海戰中擊敗日軍主帥來島通總,使局勢開始扭轉。在兩軍對峙之際,1598年7月,太合秀吉在京都伏見城病逝,日軍在五大老的命令下開始撤退。

同年11月,明朝鮮聯軍於露樑海戰截擊大敗日軍,但李舜臣卻因日本名將島津義弘、立花宗茂等人的攻擊而戰死,日軍成功撤退回國,慶長之役結束。文祿・慶長之役後,豐臣氏消耗過多財力,豐臣秀吉死後,其家族頓時衰落,成爲日後德川家康取而代之的主因之一。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