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諾貝爾獎的由來,諾貝爾獎在各種獎項中的地位是最高的嗎?

諾貝爾獎的由來,諾貝爾獎在各種獎項中的地位是最高的嗎?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先,諾貝爾獎在各種獎項中的地位是最高的嗎?

直接回答,是的,爲什麼呢?

瑞典的國家事業,因爲諾貝爾獎是瑞典以舉國之力持續在做的事情。

  隆重的諾貝爾獎頒獎禮

諾貝爾獎的由來,諾貝爾獎在各種獎項中的地位是最高的嗎?

假如是你獲獎了,大約11月份,頒獎委員會就會給你打電話訂機票了,而且肯定是頭等艙最貴的票,如果你把它換成經濟艙,多換2張票帶着愛人和孩子一起去斯德哥爾摩參加頒獎的話,瑞典航空公司還會主動把你全家的票都免費升到頭等艙。等下了飛機,是瑞典大使館的人來接。

接下來,你在斯德哥爾摩的一週裏,有專車和司機還有使館專員陪着去各處。剛到的第一頓晚宴是中國駐瑞典的大使親自招待。頒獎是瑞典國王親自授予獎牌和證書。而且頒獎典禮晚上的晚宴,是瑞典皇室全體成員出席,國王、王后、王子、公主都陪着聊天跳舞。

  瑞典皇室成員悉數出席

獎金是第二天就可以去領了,他們會盡量滿足你希望的方式把獎金給你,如果沒有特殊要求的話,去年是一張800萬瑞典克朗的支票,大約合算人民幣660萬。而且以中國的個人所得稅規定,這筆錢是不用交稅的。

你在斯德哥爾摩一共要待一週的時間,最後一天,12月13號是瑞典的露西亞節,早上六點會有穿着白紗裙的女郎託着蠟燭叫你起牀,是瑞典神話中的女神,代表着光芒的迴歸。這七天的諾貝爾周大約就是這樣,非常隆重,那幾天瑞典全國的網絡,電視和報紙都是獲獎者的新聞。

這些只是表面,深層還不止於此,因爲瑞典甚至不惜冒風險。

比如1936年的時候,和平獎頒給了當時還在納粹集中營關押的德國和平主義者奧西茨基,一下就惹怒了希特勒,之後納粹德國就規定禁止德國公民接受諾貝爾獎,但是1938年,1939年的化學獎,1939年的生理學醫學獎,在評議之後還是決定頒給德國科學家,納粹知道這個事以後,官方就以這幾位科學家的名義,給頒獎委員會去了信,意思是拒絕接受諾貝爾獎。

頒獎委員會也知道這是納粹的手段,所以這3個獎的獎章、證書、錢都給他們留了10幾年,直到1947年,這幾位科學家的生活恢復正常了,重新把獎項授予了他們。

在過往的116年裏,只因爲一戰和二戰,有7個年份沒有頒獎。更難得的是,這個獎項是1896年立下的遺囑設立的,立遺囑的時候瑞典和挪威還是一個王國,但是1905年的時候,國家就分裂了,大部分獎都是瑞典那邊負責,但和平獎是挪威議會負責的。國家分裂後,挪威竟然依然和瑞典在頒獎上保持協同,沒讓諾貝爾獎夭折,這事兒實屬不易。

還有,諾貝爾基金會一直把這筆錢當做巨大的資產運營着,通過不斷積累成功的投資才保證了單個獎項今天還能有好幾百萬美元。如果不這麼運營,只是按照當年遺囑在銀行吃利息,現在每個獎項的獎金也就大概10萬人民幣出頭,影響力絕對不會有現在這麼大。而且基金會和瑞典國家機構的溝通,爭取到了這筆錢在世界各地,比如在美國投資免稅的待遇。可以說,瑞典是把諾貝爾獎當百年大計做的。

  增添榮耀的最大手筆

但如果我們往根源查一查,就會發現很少有人琢磨一個問題,那還是在諾貝爾獎最初頒發的時候,當時國內是有反對聲音的,歷史上第一個獲獎者是 X 射線發現者倫琴,就在這第一次,瑞典國王奧斯卡二世就拒絕出席頒獎儀式,最終結果是立儲的王子代替國王出席的。

再查一下,瑞典是1866年實行君主立憲制的,也就是說頒獎時國王只是個儀式性的職位,沒有實權了。但就算是這樣,國王都不樂意的事情,按說也就不了了之了,爲什麼還要王室特地把王子派出去頂這個空缺呢?某個大富大貴的人資助科學家的事情在歐洲並不少見啊!也沒聽說哪個可以把王室支使到這個地步啊。

另外還有,遺囑裏分別給皇家科學院,卡洛琳醫學院,瑞典文學院,挪威議會派了活兒,各自負責頒不同種類的獎。這些可都是國家機構,按說一個商人有一大筆錢要獎勵給科學家,那也就是成立一個組織專門負責這個事。你是很難做到讓這麼多重要機構聽你的指揮的。

諾貝爾獎的由來,諾貝爾獎在各種獎項中的地位是最高的嗎? 第2張

如果這是一個歷史悠久,逐漸發展壯大的獎項,從最早民間評選升級到由國家機構擔任執行工作,也可以理解。但諾貝爾獎不是這樣,它是從第一屆就是這樣執行的。

那你說這是爲什麼呢?背後是什麼能量支撐着這個偉大的項目走出第一步的呢?

爲此我仔細找了很多資料,大致找到了可以解釋的理由,直接說,就是諾貝爾的遺產,這筆金額足夠巨大,在瑞典有足夠的話語權。

諾貝爾賣了20多年炸藥確實賺翻了,去世時的遺產清點完是3100萬瑞典克朗,合當時的900多萬美元,當年美元還是金本位,1美元換1.5克黃金。

這些錢對瑞典這個國家算多算少呢?

我又找到了歐洲各國1800年到2008年的 GDP 統計,這個統計表裏用的還是1990年基準的國際元,所以還要用1990年的黃金價格跟諾貝爾去世時的黃金價格折算一下,才能知道1896年瑞典 GDP 用當年美元衡量到底是多少錢。

這個也查到了,1896年的1美元大約合現在的18.5美元。然後再和920萬美元的諾貝爾獎金比一下,發現當年的這筆獎金相當於瑞典 GDP 的1.7%。GDP 反映國家實力,瑞典這個 GDP 體量在歐洲排中等偏下,是意大利的1/5,法國的1/10,英國的1/17,美國的1/25,算比較小的。

我又找到了整個19世紀瑞典的各項稅收佔比 GDP 的情況,1896年國家稅收總額大約佔 GDP 的10%,也就是說,諾貝爾去世前捐出的這筆錢大約是當年全國財政收入的17%。這對瑞典絕對是一筆鉅款了。

我想,誰都能意識到這幾乎是爲人類文明增添榮耀能做的最大手筆的獎了。

用這筆錢說服任何執行單位接受完全沒問題,因爲榮耀的光芒實在太耀眼了。後來瑞典議會挪威議會都同意了,只不過瑞典國王覺得白花花的銀子都給出去了,有點心疼,但又不得不派立儲的兒子代替自己頒獎。

這個事兒也真的只能在瑞典促成,因爲正好這筆鉅款和這位炸藥大王出現在瑞典,而且他要落葉歸根,如果他是英國人或者美國人,這筆錢佔比財政收入可能就只有不到1%,就不像17%這麼有話語權了。假如他是英國人,我想英國皇室、皇家學會不一定這麼重視,把它當做一件最重要的大事執行。

諾貝爾投資科學真相

那諾貝爾爲什麼把這麼一大筆鉅款全都捐了呢?

  有兩個重要的心理因素:

1.他終身未婚沒有後代,所以這筆錢勢必是要給出去的,問題就在於給誰?

2.心理因素就是決定他給誰的。他在30歲出頭的時候因爲研發炸藥,親弟弟被當場炸死,爸爸也被炸成了殘廢,之後雖然從炸藥裏賺翻了,但是他心裏也清楚那些人買了炸藥去做什麼了。所以他內心比較反感別人稱他炸藥大王的,雖然這個名號在當時是最響亮的。

諾貝爾獎的由來,諾貝爾獎在各種獎項中的地位是最高的嗎? 第3張

這些心裏的不爽,大約是在他40多歲到50多歲的時候,找到了一個排解疏解的方式,就是資助一些創業者,看他們的項目成功,就好像看到自己的錢並不都是用來發動戰爭了。

越到晚年,諾貝爾越想洗清人們腦中自己和炸藥的聯繫,他非常清楚科學是最值得投資的,所以爲了心中的那份榮耀感,把畢生的巨資全都捐給了全世界的科學家。而接手的機構也充滿了使命感,認真負責地把它做成了整個瑞典國家的事業。

這120年榮譽和使命感的積累,就算是有偏頗和失誤,也不是任何其他獎項可以比擬的。

到現在,一共積累了900多位獲獎者,他們當中絕大多數是以獲得諾貝爾獎爲榮的,但他們中還有少部分人,是反過來的,是諾貝爾獎因爲他們的成就而增添了一份榮耀。

所以到了現在,諾貝爾獎已經成爲了瑞典國家的象徵,成了所有科學類獎項中的第一名。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