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司馬懿成功之道:活得長,善決斷,最重要善防守

司馬懿成功之道:活得長,善決斷,最重要善防守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5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中後期發生的事件不少,但諸葛亮跟司馬懿在蜀魏邊境的軍事對峙和司馬家族在魏國的崛起無疑是三國格局演變的主基調。司馬懿原本只是文職人員出身,卻最終當上了魏國的大都督、大將軍,成爲魏國政治、軍事方面的頭號實權人物,最終通過自己及兒子司馬師、司馬昭的功績,掌控了魏國的朝政,最後由司馬昭的兒子司馬炎取代曹魏,建立晉朝。應該說,三國時代知名的謀略家、戰術家人數衆多,但有的英年戰死(如陳宮被俘不降而死、龐統被亂箭射死),有的不幸病死(如諸葛亮、法正、郭嘉、周瑜、魯肅等等),也有的因捲入政治鬥爭、不再受到重用而未得善終(如荀彧、陸遜),雖然也有的人妥善終老(如賈詡),但真正建立巨大功業的,算起來還真只有司馬懿一人。從個人成就來看,司馬懿在去世之前分封爲相國、安平郡公,達到了三國時期位居人臣者的最高水準(諸葛亮也被拜爲相國,但只被封爲武鄉侯,侯爵比公爵差了一大截)。那麼,歷史爲什麼“選擇”了司馬懿呢?司馬懿又是如何“登頂”的呢?

首先,司馬懿活得長,活了72歲。活得長的優勢使司馬懿在境外(蜀、吳兩國)的對手越來越少(諸葛亮、諸葛瑾等各自離世),也使得在朝內的競爭對手逐步被“淘汰出局”(魏國中後期的曹真病死、其子曹爽卻逐步顯示出不如司馬懿的政治軍事才能),連主子也一個個離世而去(曹操、曹丕、曹睿),建立功業的環境和條件越來越好,最終在第四個主子曹芳時期成爲了全面掌管魏國朝政的權臣。但是爲什麼其他謀略家卻英年早逝,或死於戰場或死於病牀或死於政治鬥爭呢?其實,司馬懿仗沒比別人少打,戰死沙場的概率不比其他人低,朝內的政治鬥爭沒比別人少經歷,關鍵是司馬懿善於防守、能保防線不失,也保全了自己的性命不丟,至於朝內的政治鬥爭則多次採用以退爲進的戰術,並在關鍵時刻發起致命一擊,實現重大成功(高平陵政變)。司馬懿活得長,使他更有機會去建功立業,而他活那麼長,本身也是其大謀略、大智慧的體現。

其次,也是最爲關鍵的是,司馬懿非常善於判斷形勢,評價厲害關係,驅動有利因素爲己所用,同時預防不利因素。司馬懿由於從小就顯示出過人之處,名聲遠播,因此還是在201年的時候曹操(當時任東漢朝廷的“司空”)要讓司馬懿出來任職,司馬懿卻看到漢朝已逐步衰微,不願任職並且裝病糊弄曹操。208年(也就是赤壁之戰這一年)曹操以不任職就殺頭來威脅司馬懿,司馬懿才只好在曹操麾下任職。而在曹操逐步崛起之後,在曹魏是否進位稱王這個問題上,司馬懿較早就表明了態度支持曹操,從而得到了曹操的信任;曹丕繼任魏王后,司馬懿又支持曹丕稱帝代漢,成爲曹丕登基的大功臣和親信大臣(但司馬懿卻並未留下“篡漢”的“罪名”,黑鍋都被華歆等人背了)。

司馬懿成功之道:活得長,善決斷,最重要善防守

在軍事謀略方面,215年曹操奪得漢中後曾建議曹操進入西川攻打剛剛取得西川不久的劉備,曹操未採納(後來劉備先發制人進攻漢中並取勝),但後來司馬懿越來越顯示出過人的謀略和才能:219年關羽在荊州向北攻打曹氏邊境,一時威震華夏,曹操差點想要遷都了,司馬懿獻出奇計,讓曹操聯合東吳孫權合謀破關羽,結果不但成功地擊敗了關羽,而且瓦解了孫劉聯盟,關羽死在東吳將領的手中,使劉備對東吳的仇恨更深、直接導致了蜀漢與東吳的戰爭;226年,曹魏與東吳在荊州北部發生戰事,司馬懿成功擊敗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其後升任驃騎將軍;227年,司馬懿“兵貴神速”擒獲叛將孟達;隨後在從230年到234年蜀魏交戰過程中,司馬懿成爲抵禦諸葛亮的魏國最高軍事指揮官,在與諸葛亮對峙的過程中,大力採用“深溝高壘、拒守不戰”的防禦戰略,併成功拖死諸葛亮,讓諸葛亮將星隕落在五丈原——其實司馬懿知道諸葛亮北伐面臨很高的運輸成本和物資壓力,在蜀魏邊境主要以山地爲主的地形下,防禦就是最好的進攻,237年,遼東太守公孫淵背叛魏國自立爲燕王,次年年初司馬懿帶兵去征討,這次卻顯露了司馬懿的進攻本領,成功地斬殺公孫淵、平定遼東;241年,司馬懿當時雖然已改任沒有實權的太傅,東吳兵分三路進攻魏國,結果又是司馬懿帶兵出戰,擊退吳軍。而在後期的政治方面,司馬懿以一系列的功績成爲權臣,最後與曹氏親貴曹爽爭權時,以退爲進,裝病不問政事,有效地矇蔽了曹爽的眼睛,並等來良好時機成功發動了“高平陵政變”,剷除曹爽之後,司馬懿實際上便成爲了魏國第一權臣。司馬懿懂得評估形勢,合理運用強攻、防守、退卻、示弱、裝病、密謀等戰術,取得了政績,鞏固和提升了自己的位置。這一系列的英明決策,充分顯示了司馬懿不僅是三國時期傑出的戰略家,也是優秀的戰術家。

第三,司馬懿位屬人臣,並無表露出不臣之心,且很得朝廷文官武將的擁戴。事實上司馬懿自從青年時代看出來漢日已日薄西山之後,一直是在爲曹家和曹魏政權賣命,對曹魏的忠誠是看得出來的,起碼一直到70歲發動高平陵政變之前是對曹魏政權忠心的。司馬懿歷經曹操、曹丕、曹睿、曹芳四位君主,一直爲主子出謀劃策,甚至領兵打戰,外御強敵,內肅政綱,對魏國的強大和穩固有很大的功勞。除了軍事上爲魏國取得了對蜀漢和東吳的一系列勝利以外,司馬懿在經濟上也爲魏國作出了較大的貢獻,其中爲使曹魏政權恢復北方經濟、解決軍糧問題,司馬懿最早向曹操建議實行軍屯制度的人之一,在駐軍邊境地區實施軍屯在曹丕任期內得到推廣和走上正軌,後來司馬懿在自己掌管魏國軍事後繼續推動軍屯事業,建樹很大。而高平陵政變本身,也跟曹爽亂政和密謀取代當時的幼年皇帝曹芳有關,因此司馬懿發動的政變,是屠戮企圖政變謀反的先發制人的行動(當時曹爽的一系列行爲已經引起魏國上下衆多官員的不滿,才導致司馬懿一呼百應,以養病的姿態完成了政變的謀劃)。曹爽和其黨羽在此次政變後被滅三族,但少數幾個政治立場正確的族人並未被誅殺。而至於司馬懿掌握魏國軍政大權後,令狐愚和王凌謀立曹彪(曹操的兒子之一)當皇帝,被司馬懿以謀反罪誅殺,從政治的角度看也是合乎情理的,只不過老年時期的司馬懿確實手段比較老辣,心腸也比較狠。政治鬥爭歷來都是你死我活,沒有辦法。但司馬懿在整個從政歷程上一直沒有大的污點,他憑藉自己的功績成功登上了魏國的權力制高點,整個過程看上去是在做臣子的道路上表現非常突出。在司馬懿政治生涯的後期,皇帝不斷給他生官加爵,增加食邑,他卻一再推辭:249年二月,皇帝任命司馬懿爲丞相,“增繁昌、鄢陵、新汲、父城爲其封邑,前後其計八縣,食邑二萬戶,特許奏事不名,司馬懿固辭丞相之職不受”;251年,“魏帝策命司馬懿爲相國,封安平郡公,孫及兄子各一人爲列侯,前後食邑五萬戶,封侯者十九人,司馬懿固辭相國、郡公之位不受”;同年八月,司馬懿去世,被葬於河陰首陽山,去世後其弟司馬孚秉承他的遺願,辭讓郡公和殊禮,遺命簡葬。從以上記錄可以看出,司馬懿確實是個好大臣。(至於篡魏的事情那是他孫子做的,跟司馬懿自己的動機沒有直接關係。)從歷史的角度看,這樣的傑出政治人物確實應該在歷史上留下一席之地。

第四,曹魏皇室自家的人材戰略有誤。封建時代裏,王室/皇室既要網羅天下人才爲國所用,並且要擢升優秀人才,但同時也要培養自家的人才,這樣才能保證王室/皇室人員在個人素質上的優良,才能保證政權的穩定和順利更替。而一代奸雄曹操生有24個兒子,在培育子女方面確實卓有成效,但最終選定曹丕爲繼承人後,曹丕這條血脈連續兩三代都是短命的,傳到曹芳手上時,8歲就登基做皇帝,怎麼不大權旁落?而曹丕作爲兄長,對自己的諸位親弟弟一直是防範之心甚於任用之心,毒死了極有軍事才幹的曹彰,防範和壓制極有文才的曹植,而在軍事方面任用的卻是曹操的養子曹真和曹休。曹氏的嫡系親族被壓制之後很難出頭,也導致在人材的整體競爭方面,曹家落了在司馬家的後面,才導致最終魏國大權落入司馬氏手中,爲司馬氏取代曹魏創造了條件。

第五、司馬懿處於曹魏以“防守”爲基本國策的歷史時期。三國時期,在經歷曹-孫/劉赤壁之戰、曹-孫合肥之戰、劉-曹漢中之戰、劉-孫夷陵之戰等幾次較大戰役之後,三國之間形成了以相應地形地貌爲依據的國境線,三國彼此之間居險而守,國境線上易首難攻——孫權攻曹操的合肥之戰、曹丕攻孫權的合肥之戰、劉備攻孫權的夷陵之戰、諸葛亮的出祈山伐魏、諸葛瑾多次向北攻曹,主動進攻者無不以失敗告終。在這種情況下,魏國以位居三國之間最強國的地位,不求進取,只求防守,是自曹丕去世之後連續實行的政策。而司馬懿也樂於完成“防守”的職責:奉命在南面防禦了諸葛瑾後升爲驃騎將軍,奉命在西邊防禦了諸葛亮又升爲大將軍,而司馬懿建議主動進攻蜀漢只有一次,就是諸葛亮去世後蜀國的魏延與楊儀爭奪兵權形成內訌的那一次,這本來是一次相對較好的攻蜀機會,但魏帝曹睿未批准。司馬懿雖然展示過攻擊的能力,主要是在新城剿滅孟達、在遼東平定公孫淵,但這兩次都是平定叛亂,跟國境線上的攻防還是有一定的區別。可以想見,如果司馬懿掌軍的時候,假設正處在魏蜀吳三國爭奪國境線而不是國境線基本已形成的時期,那麼司馬懿必定要以進攻爲主,那麼其防守才能也就顯示不了那麼大的作用和意義,司馬懿的權位也不會上升得那麼快、那麼高。事實上,司馬家族主掌魏國軍政時,實行“一般情況下以優勢兵力進行防守、等待更佳時機才發動對蜀吳的進攻”的軍事戰略是非常合理的,這也爲最終司馬家族重新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

司馬懿逆襲成功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屢試不爽的道理:打江山易、守江山難;強勢者雖然能轟轟烈烈幹一番大事業,但在更多的時候,只有善於防守者,才能一步一個腳印穩健攀升,直到最後登頂。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